APP下载

整合资源 集聚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迈向新高度——写在201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年会举办之际

2011-02-17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建设企业

■ 本刊编辑部

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在上海举办。这是我国产学研界每年一度的盛会,是回顾总结一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经验,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产学研合作战略目标,整合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对于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应深刻认识其内涵,准确把握其发展路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引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知识成果转化以及重点产业重点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了技术创新的效果,加速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保证了经济健康较快增长。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推进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带动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稳步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的探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建立的“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大格局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着不少问题和难点。国家还未建立完善的整体性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教育和产业都还存在政策导向偏差,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分配与保护机制建设尚未成熟,合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牢固的信用基础,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有待探索;高校科研院所追求论文数量,忽视实际创新效果,多数企业注重短期效益,对长远创新活动缺乏动力,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亟需提升。这些问题涉及合作主体、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需要整体考量,综合施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针对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我国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要向企业倾斜,创新要素要向企业集聚,通过建立高效运作的体制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的创新研发作用,鼓励科研院所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第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国产学研合作要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运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要加快相关配套政策落实,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扩宽渠道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大胆出新的社会氛围。

第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最根本的推动力源于人才,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就必须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关注高校及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把优势领域创新团队的培育作为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要继续深化利益分配制度改革,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让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积极性。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科技与工业的重要基地,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明显。上海市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相继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培育创新源泉,优化合作环境,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上海市抓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瞄准行业高端,通过聚焦重点领域优势力量构筑了一批产业高地,并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动高新科技转化,通过对“后世博”科技成果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极大的带动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上海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丰富产学研合作企业投融资渠道,为企业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也是产学研合作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让我们以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举办为契机,整合资源,驱动创新,转型发展,努力发挥产学研合作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产学研建设企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