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态 新 闻
2011-02-17
上 海:上海交大与杨浦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0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杨浦区举行了以“对接十二五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为主题的学习座谈,并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过去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深入合作,开创高校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打造校区联动的新典范。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在讲话中指出,交大把以自身的人才、智力及技术优势服务于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非常希望和杨浦共同走出一条“区校合作、联动发展”的新路。
她希望交大与杨浦区的全面合作能够依托交大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对接杨浦区的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交大附中和附属医院的建设,带动杨浦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结合交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参与杨浦区的科技创业;借助和杨浦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契机,加强与区域各个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大双方的干部交流,交大要输送更多的干部到杨浦锻炼学习,促进更好的合作。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在杨浦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再创辉煌。
中 山:与武汉大学共建“中山珞珈产学研基地”
中山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武汉大学共建“中山珞珈产学研基地”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探索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技术转移模式的一次新尝试。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中山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保持中山全市第一,园区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设备、生物医药、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园区发展的主
导产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借脑引智发展成为支撑园内企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要素与重要抓手。“中山珞珈产学研基地”的建立将推动武汉大学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开发区产业结合,加速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产业化,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开发区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继续领跑。
据了解,此次签约是贯彻落实今年“3.28”中山市与武汉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协议签定以来,武汉大学在中山市迅速成立了中山市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并结合中山产业发展重点调集各类学科资源,在新材料、环保、海洋工程等多个产业广泛布局,同时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在高端人才培养、人文社科领域的优势,开展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题调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尝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构建起了市镇区三级联动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有效地促进了中山的产业转型升级。
南 京:确定2011年为产学研合作推进年
南京市政府将2011年定为“南京市产学研合作推进年”,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高校合作,从四个层面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
一是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包括产学研合作启动仪式和组织团队赴省外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洽谈;二是围绕区域产业特色,由南京区县政府、开发区为主开展高校进园区、专家进企业等主题对接活动;三是围绕南京本地高校需求和优势领域,以东南大学等高校为主体,组织开展企业进高校等系列产学研对接活动;四是围绕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重大产学研对接展示洽谈活动,组织相关区县和企业开展对接。
一方面积极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促进在宁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按照“拾遗补缺、优势互补”原则,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对接,吸引顶尖科技资源来南京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
为了让产学研合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南京市科委多管齐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力度,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南京聚集。
一是组织编印南京市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资源汇编和企业技术需求汇编。收集了在宁14所高校和l8所研究机构共409项最新科技成果,征集到企业技术需求及项目合作信息200余条,汇编成册赠送给各相关单位,使产学研合作活动更具方向性。
二是举办技术对接洽谈活动。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共组织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举办大型技术供需对接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20余场次,新建校企联盟12个,举行了“南京市2011年在宁高校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领导带领企业进高校”、“南航校企对接”等系列的产学研合作活动。
三是深化与外地高校院所合作。组织了中科院-南京市产学研合作园区考察对接活动,组织在宁企业参加了中科院LED成果专题对接洽谈会;接待了“百所高校南京行”代表,推荐南京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举措。
合 肥:“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近年来,在“工业立市”战略驱动下,合肥市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创新经济大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安徽省第三届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合肥市共有江汽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产品等3个项目签约,显示出合肥市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成果。
燕之坊是合肥市一家现代化粗粮食品综合型生产企业,在安徽省第三届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活动期间,通过与江南大学签订合作开发的五谷杂粮粉系列冲调饮品项目,解决了其在杂粮冲调饮品开发中存在的口感差、消化利用率低等问题。
和燕之坊一样,在对接周活动中,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矿山建设集团也分别与相应的高校、科研院所签约,为其在生产中的难题或者欲开发的项目找到了技术支持。
此外,因在产学研合作上具有带头、示范作用,合肥市的安利合成革、毅昌科技、华耀田村电气、华清金属表面处理、天鹅制冷科技、东风机电、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等7家企业被授牌为2011年度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
兰 州: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战略联盟)近日在兰州成立。战略联盟着力打造西北天然药物(中藏药)领域自主创新的产学研“联合舰队”,实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抱团创新。
据悉,由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30余家西北地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组建的战略联盟,以“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力图突破西北地区天然药物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解决当前西北地区天然药物产业资源使用低效和发展乏力等“瓶颈”问题。
“虽然中国西北地区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水平和规模、企业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建设远远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维民说。刘维民认为,西北地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创新平台作用不显著,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够紧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水平总体偏低。
战略联盟建立后,将通过产学研合作、院地合作等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最终形成产业竞争力,为实现西北地区天然药物产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战略联盟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下属的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与定西市成立了中药研究发展联合实验室,与奇正藏药集团成立藏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并与甘肃、青海、天津、南京等地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对天然药物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正在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