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新品种宛椒206
2011-02-17李金玲郑明燕张立瑞
崔 炯 李金玲 郑明燕 张立瑞
宛椒206是利用多年选育的自交系406为母本,与日本三鹰椒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朝天椒优良品种。自交系406长势强,高产抗病,果实朝天簇生,但果实无辣味。宛椒206株型、果型均与406近似,但果实辣味浓。2006~200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开展多点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示范推广,宛椒206表现高产,每667 m2产量可达300~400 kg;抗病性强,丰产性和抗病性均优于对照新一代和内椒1号。2006年以来,在河南邓州、唐河、内乡、新野、卧龙等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逾1.8万hm2。该品种已于2010年10月通过南阳市科技局专家鉴定。
1 品种特征特性
宛椒206生长势强;叶片大,淡绿色;果朝天簇生,嫩果青绿色,成熟果红色有光泽,果面光滑。株高约60 cm,开展度55 cm,单株平均结果66.5个,单果干质量0.83 g,果长6 cm,单果种子数61.48粒,种子千粒质量5.07 g。全生育期约205 d(天)。每667 m2平均产量347.84 kg,比对照新一代增产18.56%,比内椒1号增产36.36%,增产均达到显著水平。该品种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和疫病,抗炭疽病,对这三大病害的抗性均优于对照新一代和内椒1号。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育苗
2.1.1 选地建阳畦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方便、3 a(年)内没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建阳畦。育苗土可用优质农家肥200 kg、过磷酸钙2 kg、磷酸二氢钾2 kg、多菌灵1.0 kg,与适量辛硫磷调匀过筛。一般每667 m2大田至少需建阳畦10 m2。
2.1.2 播种 2月上旬~3月中旬均可播种。播种前2~3 d(天),采用温汤浸种或用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然后催芽。也可干籽直播。播后覆盖厚0.5 cm的过筛细土,覆盖地膜,并搭小拱棚。夜间覆盖草苫,保持地温在20℃以上,出苗前不要放风。为提高保温效果,可建风障,将单层拱棚改为双层拱棚。
2.1.3 苗床管理 幼苗在长到2片真叶时,选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及时放风。放风口设置在背风方向,风口大小随苗龄的增加和天气转暖而逐渐扩大。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0~25℃,夜间17℃左右。子叶充分展开时,选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间苗,2片真叶时再间一次苗,并去劣留壮,使苗距达3 cm,同时拔除杂草。苗期一般不浇水,若苗床过分干旱,可喷适量水。当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可在晴天中午前适量浇水。定植前7~15 d(天),逐日延长放风时间,并加大放风口,同时逐渐揭膜炼苗。
2.2 移栽 选择3 a(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进行移栽。重施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 m2可施入有机肥2 000~2 500 kg、复合肥(N∶P∶K为 16∶16∶16)50~80 kg、硫酸锌 1 kg、硼砂0.5 kg,撒匀后深耕耙平。按垄(含沟)宽80~100 cm起垄,将垄整成龟背形,每垄2行。栽培行距40~50 cm,株距17~20 cm,每667 m2栽8 000~10 000株。
2.3 水肥管理 缓苗后及时松土,遇旱浇水后或雨后及时中耕。开花前田间不旱不浇,遇旱及时浇水,水量宜小,进入盛花期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9月中下旬进入果实成熟期后要控制水分,以促进果实着色成熟。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做到雨后田间无积水。坐果后至8月中旬可追肥2~3次。8月中旬后,切忌追施氮肥,以防果实贪青晚熟。
2.4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立枯病。要求进行严格的苗床土壤消毒和温度及水分管理。可在出苗后选择晴天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田间发现零星病株立即喷药,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
夏季遇连阴雨天排水不良时易发生疫病,要立即喷施5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剂1号)水剂200~300倍液,每隔7 d(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4次。
移栽后为防止小地老虎为害,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喷雾。及时防治棉铃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
2.5 收获 果实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摘晾晒或烘干。也可一次性拔棵收获,收获后的辣椒根对根朝里、果朝外码垛进行晾晒或自然风干,待农闲时采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