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及社区救助对策浅析

2011-02-17王慧诗陈晓东霍立珠李永斌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救助群体社区

王慧诗 陈晓东 霍立珠 李永斌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

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及社区救助对策浅析

王慧诗 陈晓东 霍立珠 李永斌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

论文在界定及贫困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找出在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社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

贫困群体;社区救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使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形成了城市中的诸多的贫困者,贫困和贫困救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我国对“贫困”的认定一般以民政部门的标准为依据,也就是按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月生存所必需的热量、食品、交通、住房、水电煤气费等,再根据所在城市的物价水平划定一个最低线,在这条线之下的就是贫困。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9月,中国城市低保对象约2500万,如果包括流动人口的贫困人数超过了3000万,预计今后每年新增城市贫困人口数不少于70万。根据辽宁省民政厅的统计,截止2010年底,沈阳市人口约835.9万人。其中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约132.5万人,约占沈阳总人口的18%,低保边缘户人口约88.3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

1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

1.1 失业

随着社会的转型,沈阳市失业人口也呈相对上升趋势,根据沈阳市扶贫办公室的权威数据显示,仅沈阳市和平区某街道因失业造成贫困的有700多户,约占全区贫困人口的40%,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居民生活一直无法脱贫。由于失业,不少家庭出现入不敷出情况。调查中发现,在因失业而陷入贫困的低保户困难家庭中,家庭经济支出主要用于“日常开销”的比例达到71%,低保边缘户家庭中,用于“日常开销”的比例达89.2%。家住铁西区的裴女士46岁,95年失业,由于小孩身体不好,就没再工作。其丈夫也失业5、6年了,单位倒闭,一分钱也没有,身体又不好。女儿上中学三年级,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国家对低保户有一定的补助,但并没有使裴女士一家脱贫,仅有的一点补助还不够孩子交学费的,因此,这么多年生活一直非常艰难。

1.2 是残疾或疾病

截至2011年,沈阳市残疾人口约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左右。铁西区残疾人口数量就相当庞大,其中一个街道就有残疾人口712人,约占该街道总人口的1.3%,因残疾、疾病造成贫困的就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0%以上。铁西某社区54岁的夏女士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爱人在世时,不让她出去工作。爱人病故后,自己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居委会干部替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她个人现在的生活节约一点也还能过得去,但是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读书。现在孩子在读大学,如果经济状况没有改善,孩子将面临辍学的危险。

1.3 子女上学

沈阳市因子女上学造成贫困的家庭占贫困家庭的30%左右,有31.9%的低保家庭全家的经济支出主要用于“孩子上学”。被调查的低保边缘户有32.4%用于“孩子上学”。和平区某社区的康先生48岁,他与爱人双双下了岗。孩子今年读中学了,学费很贵,而且还要买各种教材,又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切开销都很大,想省也省不了,因此经济状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全家就以康先生做临时工挣来的钱维持生活。

1.4 单亲或老年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离婚率的上升,因年老、单亲而造成的贫困与日俱增。仅和平区某社区因年老、单亲而贫困的家庭就站全社区贫困人口总数的30%,由于看病吃药的钱占贫困家庭日常开销的63.8%。某社区的张女士52岁,结婚不到两年就与丈夫离婚,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又由于11年前下岗就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仅以给别人做保姆维持家计,生活一直贫困。快30岁的儿子不仅没有工作,而且日常开销却很大,根本不照顾母亲。张女士由于年老腿脚不灵便,因此生活十分困难。

在这些城市贫困群体中,一部分家庭原本生活状况不错,由于失业、年老、疾病等变故,成为贫困群体。还有些贫困家庭是上述多个原因交织在一起构成的贫困,这就使其生活更加困难。

2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为贫困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和医疗保障,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还可以通过身份证明享受社会福利,同时政府又为贫困居民开设扶贫超市和公共图书馆等,并且在节假日等特殊日子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群体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城市贫困群体救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救助工作仅停留在政策执行层面,社区主动性发挥不够

虽然社区对于所辖贫困居民救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基本都是基于国家政策,在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规定和支持下执行落实的救助工作。多数的贫困群体救助还缺少从社区居民生活出发,主动帮助社区贫困居民排忧解难,社区在贫困救助中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2.2 缺少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合作,社区救助工作充分实施受到限制

在对贫困群体实施救助中,社区内各部门之间局限于机械分工,完全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孤立地开展工作,社区救助部门的不同工作环节缺乏有效结合和部门之间交流合作,使得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工作进展缓慢。

2.3 救助工作政策掌握不灵活性,边缘困难群体很难获得救助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的资格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家庭因为其中的个别条件不符合,而无法获得救济,而他们的生活确实很困苦。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往往束手无策,无法帮助这些被排除在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以外的贫困群体,在贫困救助中就会出现帮扶不够的现象。

2.4 救助方式比较单一,注重物质帮扶缺少精神慰藉

城市的贫困群体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不但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也同样要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精神负担。在针对贫困群体的社区救助中通常关注的是贫困群体的生活救助和物质帮助,而忽略了心理抚慰和精神慰藉。社区工作者与困难群体缺乏有效沟通理解,因此,有时会造成受助群体对社区工作者的抵触情绪,给社区救助工作的开展制造障碍,进而致使一些特殊贫困群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3完善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

3.1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横向救助体系

社区是对城市贫困群体救助的基本单位,贫困群体的救助工作要想有效开展,必须搭建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救助平台。以社区为中心,政府有关部分、民政机构、相关社会团体等各个组织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横向的社区救助体系,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通过社区,在最大的范围内帮助城市贫困群体。并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救助工作,更好的改善社区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3.2 形成社区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的模式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人自助乃救助之本。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救助的关键是要将社会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因此,社区在实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的同时,要从贫困家庭自身实际出发,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等现实问题的同时,应该引导贫困家庭转变生活观念,唤醒其自立自助意识,并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生存能力,增强自身发展的潜力,通过促进贫困群体自力更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从根本上摆脱受贫困的处境,避免出现返贫现象的发生。

3.3 建立社会救助与相关优惠政策并行的长效救助制度

为保障贫困群体救助工作的及时高效,应建立“市区(街道)政府—社区—居民”三级贫困救助网络一体化的救助管理与操作体制。即,市区贫困救助机构统揽各项救助工作,并由街道具体分派政策措施、统筹管理;社区具体落实各项救助管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形成救助工作平台;在社区居民积极配合下把临时的暂时性贫困救助措施办成长效贫困救助体系,使救助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并通过社区充分调动本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同抓共管,协力合作,配以就业保障、医疗救助、心理辅导等相关优惠政策,使以社区为中心的贫困群体救助体系充分发挥作用,并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3.4 建设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的社区救助队伍

助人既需要奉献爱心,也需要专业技能。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救助尤其需要专业技巧。社区工作者开展的社会救助仅仅凭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单纯依赖一些以往的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助人方法与技能,也需要有关政策和理论的支持。否则可能会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救助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应当根据贫困群体救助对象和工作任务量,适当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对贫困群体实施专业的社区救助。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能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推广,提高救助实效,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社区救助工作机制。

[1]史柏年.实惠保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唐军.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J].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3]雷钊.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4]陈夏芸.构建和谐完善的城市社区救助体系[J].海峡科学.2007年第6期

[5]林抗铭.城市居民最慨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90

辽宁省教育厅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0342

王慧诗(1988—)女,辽宁大石桥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本科在读;

陈晓东(1964—)女,江苏无锡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教授;

霍立珠(1989—)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本科在读;

李永斌(1987—)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救助群体社区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社区大作战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水下救助抢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救助小猫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