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强对流天气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
2011-02-17梁棘上海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上海201821
梁棘 上海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上海 201821
几种典型强对流天气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
梁棘 上海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上海 201821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气象,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本文对冰雹、飑线、龙卷几种少见典型的强对流天气出现时的观测、发报等地面测报工作进行归纳总结, 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流程和应对措施。
强对流天气;冰雹;飑线;龙卷;重要天气报
1. 出现冰雹时要做的工作
1.1 冰雹、霰和冰粒的区别(表1)
1.2 冰雹的观测和记录
⑴降冰雹时,在气簿- 1中,记录冰雹天气现象符号以及其开始、终止时间(时、分) 。
⑵测站出现冰雹(始发),同次过程中,冰雹直径增大10毫米或以上(续报)。在符合上述标准编发重要天气报时,W0编报“0”。当判定是另一个天气过程在同一天中再次出现的冰雹时,此时仍应重新编报(始发和续报)。
冰雹编报举例如下:例一、冰雹在测站出现时的最大直径为1MM,编发一份W0=0的重要报,过后出现冰雹最大直径为10MM,不再编报。例二、冰雹在测站出现时的最大直径为2MM,编发一份W0=0的重要报。过后出现冰雹最大直径为12MM,再编发W0=0第二份的重要报。过后又出现冰雹最大直径为23MM,再编发W0=0第三份的重要报。再过后出现冰雹最大直径为32MM,不再编发。
当判定是另一个天气过程在同一天再次出现的冰雹时,此时仍应重新编报(始发和续报) 。
⑶降雹时应测量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单位为mm,取整数);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以g为单位,取整数) ,均记入纪要栏。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评比模式,将班级学生一共分成6大组。班级的日常工作,包括板报的刊出,卫生的打扫,班会课的组织等,都由小组轮流进行开展,由班干部负责协调,小组长牵头,组织组员进行工作。小组合作管理班集体是实现学生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个人认为小组合作的开展与以下五点密切相关。
⑷重要天气报要在冰雹出现10分钟内编发出。冰雹随降随化时,可目测估计其直径编报。
⑸在02、08、14、20时的天气报中,当过去6 h内出现过冰雹时,需在报文中加发939nn组。
⑹降雹前低温表要加盖铁丝网罩,但雹停止后应立即取掉。降雹时,仍按雨量计自记迹线读取各时降水量,但须在自记纸背面注明降雹起止时间。
⑺冰雹结束后需进行仪器检查和维护,尤其要仔细检查风杯、风标有无被砸变形,如有应及时修整。
2. 出现飑线时要做的工作
2.1 飑出现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飑突发性强,风向突变,风速骤增,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这是飑的显著特征。飑出现时,风速突增,一般瞬间风速达到12m/s或以上,持续时间短促,同时,飑还常伴有雷雨和冰雹等现象。除有以上特点外,其他气象要素在前后几分钟内也发生相应剧烈变化,气压急剧上升,气温剧降,短时间甚至会降低10 ℃以上,两者的变化曲线瞬间可分别形成1 个最高值和1 个最低值,这也是判定飑的基本标准。
2.2 飑与相似天气的区别
飑线过境虽与雷暴出现所产生的一些要素变化特征相同,但飑更为强烈,因此要从它的“突”和“急剧”2 个显著特征加以判断。它可从自记资料迹线特别是气压和气温自记迹线中反映出来,迹线直线上升或下降,而雷暴出现时往往没有这么明显。
2.3 飑的观测和记录
记录飑时,由于情况复杂,当时可能难以判定,允许事后补记,错记的也可事后改正。飑只记开始时间,但当风速≥17.0m/s时应同时记大风及大风起止时间及上海规定的大风的最大风速及风向。当风速≥20. 0m/s时,别忘发大风重要报(不定时)。
⑴在气簿- 1中记录飑天气符号及开始时间(时、分),大风天气现象符号及开始、终止时间(时、分) 。
⑵出现大风时,若不是在担负拍发热带气旋地面加密观测报期间,要发大风的重要天气报,一天(20: 00~20: 00 ) 只发一份大风报, 不续报。
⑶在02、08、14、20时的天气报中,当过去6 h内出现过大风时,要在报文中加发911 fxfx915dd组,其中fxfx和dd挑自过去6 h内出现的极大风速及其对应的风向。
3. 出现龙卷时要做的工作
3.1 龙卷风的表现特征
⑴水平范围小
龙卷的水平尺度很小。在地面上, 根据龙卷风的破坏范围来推测, 其直径一般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 最大可达1km左右。在空中根据雷达探测资料判断, 在2~3km的高处,大多数龙卷风的直径为1km左右。再往上, 直径更大, 可达3~4km, 最大可达10km。
⑵持续时间短
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很短, 一般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⑶气压甚低
龙卷风中心的气压非常低, 最低可达200hpa。正是由于龙卷风内部气压的剧降, 造成了水汽的迅速凝结,龙卷风才由不可见的空气涡旋变为可见的“象鼻”式漏斗云柱。
⑷风力甚强
龙卷风的直径虽小, 但其风速却极大, 可达100-200m/s, 最大可达到声速330m/s。其风速分布是自中心向外增大, 在距中心数10m的区域达到最大, 再往外, 风速便迅速减小。
⑸破坏力量极大
龙卷风的破坏力非常之大。如1956年9月24日, 上海出现一次强烈的龙卷风, 一座三层楼房被吹塌, 一座钢筋水泥的四层楼房被削去一角, 一个重达110T的大油桶也被从地上拔起, 并抛出120m远。龙卷风的破坏力虽大, 但它的影响范围却很小, 通常在离它几十米的地方就安然无事。如上文提到的龙卷风, 在它渡过黄浦江的时候把定海桥边的一座木房吹到复兴路公园摔得粉碎,而停泊在定海桥头的两艘木船却未受任何惊扰。
⑹龙卷风的移动多为直线
移动速度平均为15m/s, 最快的曾达70m/s。路径长度一般为5~10km, 短的只有300m。个别长的可达300km。龙卷风主要出现在夏天, 多发生在暖湿干冷对比大的两种气团之间的冷锋前部的极不稳定的强对流附近, 空气湿度大。
3.2 龙卷的观测和记录
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造成严重破坏。当本站出现龙卷时,应在龙卷出现后10分钟内发出重要天气报;如有另一龙卷(可理解为另一系统的龙卷,同一龙卷往返不做续报处理)出现,应当续报.当龙卷风的瞬间风速达≥20. 0m/s时,还需发大风重要报(不定时)。
⑴在气簿- 1中记录龙卷天气现象符号及其开始、终止时间(时、分) 。一条龙卷发一份报。报文格式: (WS) GGgg0 IIiii
919 MwDa。
⑵重要天气报要在龙卷出现10 min内编发出,一条龙卷发一份报。报文格式: (WS)
GGgg0 IIiii 919 MwDa。
⑶在02、08、14、20时的天气报中,当过去6 h内出现过龙卷时,要在报文中加发919 MwDa组。
⑷当重要天气报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加密气象观测报重叠时,应先发重要天气报。在编发02、08、14、20时加密气象观测报的时次,整点前半小时内观测到大风、龙卷、冰雹天气现象,且达发报标准时,可以并入天气报、加密气象观测报中编报。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电码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
[3]温丽华.谈谈飑的观测.广东气象.2005. 3
[4]纪文君.龙卷风生成机制的探讨.海洋预报.2003.2
[5]莫丽娜.做好冰雹观测减免错情发生.贵州气象.2006,vol30
梁棘(1968-),女,上海人,助理工程师,曾从事地面预报测报工作。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