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号角——水利部部长陈雷解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1-02-15赵承,姚润丰

中国水利 2011年4期
关键词:水利中央水资源

奏响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号角
——水利部部长陈雷解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月29日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水利部部长陈雷29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以权威的声音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记者: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中国水利问题。这是新世纪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后,一号文件的主题首次指向水利问题。请问为什么中央选择这个时候就水利出台综合性文件,有何背景和考虑?

陈 雷: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加强水利,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就要求尽快对水利作出部署安排。

中央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

二、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

三、水旱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四、2004年以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有必要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

五、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合力。

正是这样,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

记者: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您谈谈如何理解对水利的这种战略定位?

陈 雷: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水利的地位作用有不同的论断。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国家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的内涵不断丰富,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记者: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与以往相比,这一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什么突破?

陈 雷:中央一号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特别是在强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点和新突破。

一是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二是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文件鲜明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守住“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三是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文件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在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水价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这些重大举措,是对各地水利实践探索的总结升华,是对过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发展,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部分中,提出了三个“把”的基本思路,您能给我们解读一下吗?

陈 雷:文件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央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虽然1998年大水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与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相比,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二是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干旱,充分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

通过这三个“把”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把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具体化,使得各部门、各级政府在推进水利工作时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

记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近年来,我国民生水利发展迅猛,请您谈谈什么是民生水利?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民生水利发展的着力点是什么?

陈 雷:水利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水利发展必须做到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内在统一。过去,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保增长,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长期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减,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一是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问题。二是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问题。三是着力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四是着力做好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城乡河湖沟塘整治等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五是着力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价改革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水利问题。

记者:2010年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4句话28个字的总体要求中,“大兴水利强基础”被列在“三农”政策的首位,预示着“十二五”开局之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即将展开。请问2011年我国水利建设有哪些重点任务和目标?

陈 雷:2011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全年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完成30处以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启动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53.3万hm2),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及水环境整治,实现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60万kW。

二是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步伐,完成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开工项目建设任务,实现其他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启动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规划,启动60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三是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加快西南地区 “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抓紧落实西南五省份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兴修小微型蓄引提灌排工程,大力发展牧区水利,搞好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地区抗旱薄弱环节建设。

四是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治淮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库工程,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力争年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km2,深入推进石羊河等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以青海“三江源”、新疆内陆河流域、西藏等地区为重点的生态自然修复。

记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请您展望经过未来十年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将达到怎样的水平?为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陈 雷: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水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水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通过5年到10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我们将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四是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届时,我国现代水利工程设施体系将初步建立,国家和区域层面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大规模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基本解决,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利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水利保障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作用更加凸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利现代化美好蓝图将变为现实。

赵 承 姚润丰

猜你喜欢

水利中央水资源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