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岭矿区松柏地硫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2011-02-15钟才文

中国矿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硫铁矿侏罗系花岗

钟才文

(广东省地质局七五六地质大队,广东 惠东 516300)

广东省惠来县西岭矿区松柏地矿段多金属硫铁矿,处于西岭锡矿场北面500m。此前地质工作主要侧重在勘探锡矿上面,对本矿段的低品位硫铁矿有所疏忽,特别是共伴生的钼、银等未引起关注。经现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段硫铁矿共伴生的钼银等多金属矿,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1 区域地质概况

西岭矿区松柏地矿段位于北东向普宁-陂洋断裂带的南东侧,下侏罗系金鸡组与上侏罗系高基坪组过渡带上。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下侏罗系海相碎屑沉积岩、上侏罗系陆相流纹-英安岩建造。

区域褶皱发育,由下侏罗统碎屑岩组成,组成背斜核部为下侏罗统下段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组成背斜向斜的两翼,为下侏罗统中段的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组成向斜核部为下侏罗统上段的砂岩夹页岩,轴线呈北东向40°~50°走向展布,变化不大,双翼岩层产状变化频繁。区内断裂主要为成岩前及成矿前断裂,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

区内主要分布燕山晚期侵入岩,皆为小侵入体,主要有次花岗斑岩、次安山斑岩、闪长玢岩和石英斑岩。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下侏罗系金鸡组b亚组和上侏罗系高基坪群。

1)下侏罗系金鸡组b亚组(J1jnb)

分布于矿区中部~南部一带,厚度大于800 m,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从下至上大体上将其分为三段。

第一段(J1jnb-1):分布于矿区的西部边缘,全段厚度大于50 m ,为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其下与次英安斑岩呈侵入接触,其上与第二段(J1jnb-2) 呈整合接触。

第二段(J1jnb-2) :分布于矿区中~东南部大片地区,全段厚度约500 m,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石英砂岩。下部含少量磷质结核,上部含植物化石的碎片,本段与上覆的第三段(J1jnb-3)呈整合接触。

第三段(J1jnb-3):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偏中地段,全段厚度大于200m,为石英细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

2)上侏罗统高基坪群(J3gj)

主要分布于矿区的北部,个别呈孤星状分布于矿区的东部,厚度大于100m,下部为英安流纹质含砾晶屑凝灰岩,上部为英安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本地层与下伏的侏罗系金鸡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接触面上断续分布有0.5m褐铁矿层。推断其是沉积间断的标志。

2.2 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根据沉积间断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为下侏罗系金鸡组构造层,总体上是倾向北东东向的单倾构造,倾角15°~40°,局部高达60°。

上构造层为上侏罗系高基坪群构造层,总体上是倾向北的单斜构造,倾角20°~50°。但是,由于沉积基底—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遭受大陆的侵蚀作用,沟谷发育,形态复杂,因此实际上接触面十分复杂。

2)断裂构造

矿区的断裂主要为成岩前及成矿前的断裂,根据断裂与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层断裂和穿层断裂两类。前者主要指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中的层间剥离构造,后者主要为北北西向陡倾角的断层式裂隙。两者往往追踪复合,相互贯通,控制矿区硫化物的成矿作用。

2.3 侵入岩

矿区出露的侵入岩皆为小侵入体,其中与硫铁矿成矿关系密切的为次花岗斑岩,其次为次安山斑岩、闪长玢岩及石英斑岩。

1)次花岗斑岩(γπ53(2))

矿区内已知的主要次花岗斑岩,有Ⅰ、Ⅱ号小岩体。

Ⅰ号次花岗斑岩体(γπ53(2)):分布于矿区中部,地表出露面积约0.03 km2。岩体总体走向近南北延伸,南段形态比较简单,呈脉状产出,宽度20~106m,北段形态比较复杂,呈岩枝产出,总体上倾向东,倾角30°~50°,厚度50~100m。推测侵入作用受层间断裂和北北西向裂隙复合控制,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强烈黄铁矿化及蚀变,形成了硫铁矿体。

Ⅱ号次花岗斑岩体(γπ53(2)):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地带,Ⅰ号次花岗斑岩体的西侧,地表出露面积0.01km2,岩体呈脉状产出,走向近南北,向北倾伏,总体上向东倾斜,倾角30°~70°,厚度变化较大(4~100m)。推测侵入作用受层间断裂和北北西向裂隙复合控制,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强烈黄铁矿化及蚀变,形成了硫铁矿体。

2)次安山斑岩(αρπ)

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出露面积大于0.01 km2,总体与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呈侵入接触,接触界线呈北北西向延伸,倾向北东东,倾角约60°。推测侵入作用受层间断裂和北北西向裂隙复合控制,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强烈黄铁矿化及蚀变,形成了硫铁矿体。

3)闪长玢岩(δμ)

矿区内已知的闪长玢岩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南部,岩体呈脉状产出,走向近南北,走向长大于100m,宽30~50m,倾向东,倾角50°~70°。此外,于矿区的北面上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碎屑岩中,还分布有直径8~70m的等轴状闪长玢岩小岩枝。根据前人资料,可见闪长玢岩穿插入次花岗斑岩,是较晚期侵入的岩体。

4)石英斑岩(λπ53(2))

矿区内已知的石英斑岩,分布于矿区的北东部,呈小岩株产出,走向北北西,出露长度200m,宽5~320m,往北西有第四系覆盖,往南侵入侏罗系地层,接触带附近有锡矿化出现。

3 矿体特征

前期地质勘查工作,查明岩体内外接触带发育强烈黄铁矿化,矿区已发现的主要矿体为V1,控制长度240m,宽度110m,总体倾向北东东,倾角50°~70°,矿体平均含S 10.64%、含Ag 29.82 g/t。该矿体实质上是黄铁矿化次花岗斑岩及轻变质砂页岩。矿体暴露地表部分已风化为含褐铁矿的次花岗斑岩及轻变质砂页岩,成为了硫铁矿体的顶板盖层,该矿体矿化均匀,是埋藏较浅的隐伏矿体。

4 成矿预测

粤东沿海地区(莲花山断裂带以东地区)基底构造属粤东印支被动大陆边缘,在中生代燕山期,该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火山-侵入杂岩在该区大面积分布。由于粤东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W、Sn)带与东南沿海北东向火山-侵入杂岩(Ag、Pb、Zn)带复合部位,因而形成粤东W、Sn、Pb、Zn、Ag成矿亚带,区内分布多个Sn、Pb、Zn、Ag矿床。

近年来,在浙江沿海中生代火山发育地区和临近本区的饶平县溪西地区等地,发现斑岩型钼矿。证明了本区所在的中国东南大陆(粤东-闽东-浙东)地区存在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条件。东南大陆在燕山期中心式喷发和次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并具有多期性和脉动性特点。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各种斑岩体,这些斑岩体由下地壳源岩部分熔融而来,在上升的过程中对围岩挤压产生网状破裂,与围岩发生能量和组分的交换,带动天水发生热对流循环,产生热接触蚀变,进而使有益元素在合适的构造部位、在合适的温度压力下富集成矿。这种斑岩成矿模式的上部是脉状银多金属矿,下部是细脉浸染型铜钼矿。

矿区已发现含银低品位硫铁矿体,矿体产于次花岗斑岩等岩体接触带内外接触带,具有斑岩型成矿的特点,同时根据前期物探化探工作,矿区发现多个B、Mo、Cu化探浓集中心,因此具有极佳的银钼多金属硫铁矿找矿前景。

该区具有斑岩型成矿的特点,极有可能在斑岩体内找到银钼多金属硫铁矿。

[1] 裴荣富.中国矿床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余中平.成矿与找矿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3] 朱裕生,李成杰,等.成矿地质背景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4] 林顺招,陈玉藏. “惠东-潮安中生代火山岩区铜、银、金多金属成矿预测研究”专题报告[R].广东地质矿产局756地质大队,1994,12.

[5] 马东升. “华南重要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专题研究[R].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7).

[6] 中国矿床发现史·综合卷编委会. 中国矿床发现史·综合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硫铁矿侏罗系花岗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万众一心战疫情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浅谈新疆阜康市佳域矿区火烧区特征
香山南麓侏罗系含煤特征分析及沉积背景探讨
矿山酸性废水应用于硫铁矿选矿系统中的试验研究
安子岭矿区硫铁、锌矿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哈山探区侏罗系储层参数计算模型研究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特殊的介观孔缝储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