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历史沧海桑田 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2011-02-14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 峰
1961 年,在新中国水利事业风起云涌之际,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成立安徽省淮河修防局,受安徽省水利厅委派,管理淮河干流安徽段防洪工程。50年来,安徽淮河管理事业波澜起伏,历经艰难曲折。虽然道路坎坷,但不断创造辉煌。在省水利厅的直接领导下,在沿淮各市、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淮河河道管理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服务安徽崛起、支持淮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顾历史,汗水和心血凝聚的奋斗之路令人振奋,经验足以启迪;展望未来,新的机遇、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豪情满怀。
1 安徽淮河管理历经曲折不断飞跃
纵观50年的淮河管理道路,是一段不平凡的风雨历程,历经坎坷曲折,但安徽淮河管理始终不畏艰难,一路前行,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跨越。
1.1 艰难而又曲折的起步阶段
安徽淮河修防局成立之初,堤防工程实行专管机构与群管组织相结合。1964年全系统提出以贯彻“亦工亦农”方针为中心,打好以“收回国有护堤土地,搞好堤防绿化,恢复堤身完整,加强涵闸管理,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的五个歼灭战,淮河管理工作蒸蒸日上,涌现了以颍上县赵战段、怀远县涡齐段为代表的全国先进典型。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使管理工作遭受重大损失。管理体制与机构几经变迁,打乱了正常的管理秩序,淮河管理工作陷入了低谷。
1.2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提高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淮河管理工作出现新的转机,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1991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工作需要,经安徽省编委批准,各级淮河修防单位更名为淮河河道管理局,明确了职责范围。在此过程中,安徽淮河管理以全新的思路,实现了持续稳步提高。1984年阜阳地区工管处提出“抓好颍河一条线,带动全区一大片,开创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奋斗目标。1986年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提出淮北大堤一条线标准化管理的新思路,虽然遭到了1991年大洪水的冲击,但到20世纪末,有3个段被安徽省水利厅授予目标管理三级单位,9个段二级单位,17个段三级单位。
1.3 新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淮河管理抓住了历史性机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04年省政府调整淮河管理体制,将淮北大堤和淮河重要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上划省管,为淮河管理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崭新的平台。2008年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全面推行工程目标管理、责任管理、精细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落实管理制度为核心、分配制度为保障、考核制度为手段,抓住淮北大堤加固的契机,工程管理达标升级进展顺利。到2009年,东淝闸、王家坝闸、曹台闸、窑河闸四个闸管处分别达省一级、二级水利管理单位,2010年颍东、潘集、五河四个河道局分别达省一级、二级和三级水利管理单位,实现了我局河道管理单位升级“零”的突破。到目前为止我局17家水管单位已有7家达到省级标准。
精细管理深入推进,成果丰硕。积极贯彻现代水利管理理念,大力推行水利工作精细化管理,水闸管理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我局托管的上海世博园唯一水利工程——白莲泾泵闸精细化管理实施成功,在上海世博协调局考核中以优异成绩连续获奖;蚌埠闸等水闸管理单位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温家宝总理、陈雷部长视察淮河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河道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旧障清除计划和涉河项目管理系列规定,淮河河道管理更加规范,全面杜绝新的违章,历史违章清除进展顺利。近几年来,配合沿淮地方政府及水利等部门,对淮河违章采砂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建立了两支专业化采砂管理队伍,规范滩地砂堆场,淮河采砂基本实现可控管理。
水利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水土资源利用起步,以树、条、草经营为主,到本世纪公司化发展,水利综合经营规模持续扩大。2010年全局实现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水费、河费等水规费征收较计划目标有较大提升。蚌埠复线船闸、阜阳船闸、合肥基地等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将为水利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设计、咨询、测绘、监理等经营服务范围持续扩张,也预示我局综合经营将会发展壮大。
2 安徽淮河管理的基本经验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辛勤耕耘。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安徽淮河河道管理事业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2.1 坚持科学统领,提升管理水平
安徽省第一代淮河人就把提升管理水平作为追求的目标,按照部颁标准推动管理升级。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安全淮河、健康淮河、效益淮河”的理念,规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局水管单位达到省级以上管理水平。志存高远才能激发斗志,追求卓越方显本色。在实践现代水利管理理念,促进工程管理升级达标的思想指导下,我局水利工程管理全面加强,总体面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 坚持夯实基础,推进基层建设
安徽省淮河管理体制调整以后,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在强化基础、加强基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努力。在推进河道管理单位升级达标中,全局上下齐心协力促推进,共同努力抓落实。抓住基本建设机遇,并配套相应资金,着力改善基层河道管理所办公、生活设施。连续多年开展工程管理、水政执法、人事管理、涉河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公文处理等专项培训,提高基层职工管理素养。细化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业务指导更具针对性。统一工程管理记录模式和内容,使工程日常运行、检查、巡查、养护等标准规范,完整有序。
2.3 坚持作风锤炼与引导,激发管理者的创造力
围绕增强职工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奠定良好基础。提出管理者向管理者、劳动者转变的口号,转变基层职工思想观念。开展“点燃奉献激情、弘扬淮河精神”主题活动,涌现出以朱永云、王侠、刘勇等为代表的先进职工代表。开展优秀管理所长评选和闸门运行工竞赛,使全体职工敬业创业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2.4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适应发展的管理机制
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岗位竞争、双向选择,为干部能者上庸者下、职工敬岗爱岗建立了制度保障。采取创造性措施,积极稳妥化解上划单位历史矛盾和问题,稳定了上千名基层职工思想,并为基层单位争取到稳固的经费支持。梳理修订完善工作制度,自下而上重新明确了1800多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依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
2.5 坚持抓技术促管理,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
在安徽省水利厅支持下建成了防汛抗旱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与河海大学合作,研制开发了河道监测系统。以蚌埠闸为依托,开展了水闸精细化管理标准研究,并取得了预期成果。在怀远等地开展草茎建植,探索应用堤坝水土保持新技术。蚌埠闸研究开发的《水闸工程观测资料管理系统》荣获安徽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怀远局获得省“水利科技先进单位”称号。在凤台、颍上、颍东等地对重要建筑物、重点管理段进行视频遥测监控,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2.6 坚持统筹兼顾,加强与非省直管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近几年来,积极建立与非省直管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支持非省直管单位规范各项管理措施,健全河道管理制度,研究确定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共同落实安徽省水利厅的工作部署,在河道违章控制、涉河项目管理、非法采砂打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2.7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健全制度建设,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领导干部防腐拒变和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防范,抓好厉行节约、“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3 安徽淮河管理面临的历史性任务
安徽淮河管理50年发展历程令人鼓舞,但今后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当前,我国正处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淮河在安徽省粮食生产、能源矿产和航运等方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强化管理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淮河管理技术仍然需要改进,有效管理手段仍然不足,现代水利发展迟缓,管理发展不平衡,水利经济规模仍然不够大。这些都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河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又把淮河治理摆在重要位置,要求用5至10年时间着力解决好洪涝干旱等突出问题,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治淮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现代水利管理思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突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用科学的手段管工程,用先进的理念求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淮河管理水平,确保淮河安澜、沿淮人民安居乐业,为服务安徽加速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3.1 认真贯彻落实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安徽淮河管理改革与发展
2011 年年初,中央和安徽省委相继发布1号文件,提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7月份中央召开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好两个1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部署抓好管理工作。因此,我们要在深度上挖掘,在广度上拓展,深入研究加快淮河管理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要敢于在体制内完善,在机制上突破,力求挖掘管理的最大潜力,释放人的最大能动性,使我们能够更快发展。
3.2 坚持不懈地开展三项管理,努力实现淮河管理高水平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淮河治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赋予了极高的使命。新的机遇千载难逢,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继续深化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和精细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制,实现管理程序规范化,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养护常态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经过几年努力,实现淮北大堤、颍河左堤、涡河左右堤全线达省级以上管理水平,有条件的要积极创建国家级目标管理单位。水闸管理水平要继续保持省内领先,争取国内先进,其中王家坝闸、东淝闸要达国家级水管单位标准。以白莲泾泵闸和蚌埠闸管理经验为示范,加快精细化管理推进步伐,深入开展工程管理标准化活动,做到程序上更规范、环节上更精细。抢抓国家新一轮治淮机遇,完成蚌埠闸、蒙城闸、颍上闸、东湖闸病险工程处理。
3.3 完善河道综合管理机制,维护淮河健康生命
河道管理机构是河流的代言人,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既是河道管理机构的职责,也是神圣的使命。
加强水政监察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提高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淮河河道管理秩序。抓好水法规宣传,开展水法宣传月活动,编印常用水法规手册,指导基层水政执法。继续推行“零违章”,加大力度清除老违障。完善河道日常巡查和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日常监管和考核,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理”。
大力贯彻《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强化淮河采砂管理工作。配合淮委和地方政府组织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协助安徽省水利厅出台淮河河道采砂补充规定、处罚实施细则、采砂现场管理等相关配套办法。强化“四个专门”(专门管理机构、专职执法队伍、专用执法装备、专项管理经费)建设,发挥第一、第二淮河采砂管理大队日常巡查、监管和打击功能,组建第三淮河采砂管理大队。各河道管理单位要全面完成规划外砂堆场清除计划,加强规划内砂堆场建设管理,开展砂堆场规划修订工作,做到水打陆治,坚决遏制非法采砂,使淮河采砂可控、岸滩管理有序。
进一步规范涉河项目审查审批行为,实现项目申报程序化、审批规范化。加强涉河项目施工过程监管,严格质量监督,做到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要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建立巡查档案,务必做到巡查到位、制止果断、汇报及时、查处有力,坚决制止未批先建现象。
3.4 努力发展水利经济,更好地服务沿淮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坚持一手抓工程管理、一手抓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充分发挥工程社会效益的同时,抓住新一轮治淮和安徽省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强化管理,不断壮大水利经济整体实力。集中财力抓骨干,完成合肥土地开发项目和阜阳船闸建设,争取五河船闸扩建改造,实施一批岸线利用项目和蚌埠闸水电站技改扩容。抓住未来10年水利建设大投入的机遇,综合经营年度收入增幅要达到10%以上。继续抓好水规费征收,争取开发区企业河费征收有所突破,河费、水费征收增幅达10%以上;结合我省淮河干流砂堆场规范和整治,争取河道滩地占用补偿费征收总额有大幅提高。加强淮河防护林品种的调研和选育工作,制定淮河防护林建设与管理规划,落实林木管护责任制,力争两年内消灭空白段。积极推进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建设,启动湿地招商引资开发。
3.5 建设高素质管理者队伍,为提升管理水平打好坚实基础
继续坚持“外引、内培、实练”原则,加大基层职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管理者的内涵,提升基层职工素质,使一线职工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加强业务培训,大胆引进人才,择优选聘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深入开展“点燃奉献激情、积极创先争优”等活动,大力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形成适应管理工作形势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浓厚学术研究氛围,广泛开展管理新技术、新手段的研发,开展管理创新,发挥好、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6 稳步深化改革,建立积极创先争优的工作机制
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政策,做好省局机关第四轮内部改革和聘任工作,出台上划单位第二轮内部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全员岗位设置,慎重、稳妥推进事业单位设岗工作,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完善分配制度,在以岗定薪的基础上,把绩效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实绩挂钩,向关键岗位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向贡献突出的倾斜,形成岗位、责任、业绩、待遇相统一的用人机制,激发单位活力。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加强监督考核为手段,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化干部考核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善于谋事、敢于负责的领导班子队伍;按计划精心筹备,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对竞聘到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同时择优选聘高层次人才;继续深入开展“点燃奉献激情、积极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强化管理者的内涵,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倡导服务管理、服务基层、服务发展,调动全体职工倾心抓管理、着力增效益的积极性,将全局工作重心和主要着力点落实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上来,建立积极创先争优的工作机制。
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使职工享有更多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所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职工工资有充分保障,福利有较大提高,基层段所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让全局职工在淮河河道管理事业快速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3.7 发扬团结治水精神,共创淮河美好未来
过去50年,沿淮各市县政府和水利部门对淮河管理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在历次抗洪抢险斗争中体现出的团结一致、共担风雨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难忘。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将继续发挥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主动配合沿淮市县抓好淮河管理,共同推进安徽省淮管事业不断前进。继续按照安徽省水利厅制定的管理标准,与非省直管河道管理单位多沟通、多联系,使非省管单位与省管单位一样,促使淮河河道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要积极支持非省直管河道管理单位改善工作条件,为他们争取良好的执法环境。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配合沿淮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共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淮河河道采砂科学、有序、可控。
回顾50年奋斗历程,安徽省淮河管理不断前进的脚步令人欣慰。展望未来,安徽省淮河管理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新时代。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为构建安全淮河、健康淮河、效益淮河,为服务安徽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