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犹豫不后悔/曼德拉的胸襟/总有适合自己的种子/最后的告别
2011-02-12
不犹豫不后悔
印度一位哲学家,饱读经书,富有才情,很多女生迷恋他。
一天,一女子来敲他的门:“让我做你的妻子吧!”
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却说:“让我考虑考虑!”
他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与不结婚的好坏,分别罗列下来,却发现两种选择好坏均等,为此陷入长期的苦恼中。
最后,他好不容易得出结论:人若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时,应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
于是,哲学家来到女子家中,告诉其父亲:“请告诉您女儿,我考虑好了,决定娶她!”
女子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她现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几乎崩溃。尔后,他抑郁成疾,临终将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句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那么前半段人生哲学应该是“不犹豫”,后半段人生哲学应该是“不后悔”。
(摘自《羊城晚报》 汇 儿/文)
曼德拉的胸襟
南非民族斗士曼德拉,因領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而入狱27年。专门看守他的三人,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时,却在就职典礼上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举动——曼德拉起身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各国政要后说,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自己的三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
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起身,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所有的人都静下来了。
曼德拉解释,自己年轻时性子急、脾气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才活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和激励,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苦难时的痛苦,“当我走出监狱大门时,我就清楚,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摘自《今晚报》 鲁先圣/文)
总有适合自己的种子
有一位女孩在高考落榜后,被安排在本村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讲台。母亲安慰她说,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等着你去做。
女儿外出打工,但都半途而废,母亲从没抱怨。
30岁时,女儿凭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成了一位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
一天,女儿问母亲,前些年她连连失败,母亲为什么对自己有信心?
母亲回答,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如果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种适合它的种子,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摘自《健康时报》 贺军成/文)
最后的告别
在美国密苏里州,有一家大公司。
一天,员工们看见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一位长久以来阻碍你们晋升的人去世了,谨邀请各位向他作最后的告别。”
起初,听说有同事去世,大家无不感到难过。继而,他们忍不住兴奋起来:“从今以后,再没有人可以阻止自己升迁了!”
员工们排着长队,向死者告别。可是,当他们向棺材里张望时,却发现只有一面镜子。每个朝里面张望的人,都只看到自己的脸。镜子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只有一个人能限制你的发展,那就是你自己!”
你是唯一能决定自己的幸福、梦想和成就的人,你还是唯一能帮助自己的人。你的老板变了,朋友变了,搭档变了,你的生活仍然不会起变化。只有当你变了,当你跳出自己思维的局限,你的生活才会有起色。
(摘自《意林》 万 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