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球虫病病例报告
2011-02-12姚开保王彦红
姚开保 王彦红
(1.江苏省溧水县畜牧兽医站,溧水 211200;
2.扬州大学动物医学院,扬州 225000)
鹅球虫病是由寄生于家鹅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随着我国水禽养殖业的发展,鹅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集约化饲养程度的提高给鹅球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每年的4~8月份,经常有鹅群感染。鹅感染球虫后,幼鹅会引起死亡,成年鹅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本文将临床一例的鹅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汇报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4 月某养殖户养殖1 000只24日龄的白鹅,出现水样粪便,每天死亡10只左右,病程约有5 d,用氟哌酸治疗不见效果。
2 病理变化
病鹅消瘦,出现水样粪便,活杀后剖检可见肠道空虚、肠管变粗,充有大量的粉红色和黄色的水样或胶胨样液体,肠壁增厚,有许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结节,有的覆盖一层糠麸样物,肝发暗稍肿。刮取小肠粘膜压片检查可见大量球虫卵囊和配子体。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3 细菌分离
无菌操作取得病死鹅的肝、脾和十二指肠,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营养琼脂,均未发现细菌生长。
4 病毒分离
取2只病死鹅的脑、肝组织病料接种鹅胚进行病毒分离,未能分离到病毒。
5 结果与小结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诊断该鹅感染球虫。幼鹅感染球虫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要及时给予治疗,本病例用球虫宁给予治疗后,经过5 d后鹅群停止死亡,病情得到控制。成年鹅感染球虫后会影响其生长,降低抵抗力。江苏有较多地区鹅球虫感染率较高[1]。其中,南京地区也是高发区之一,加强本地区球虫感染防治非常重要,所以注意环境卫生管理,饲养场地应保持清洁干燥,勤换垫草,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经常场地消毒;幼鹅与成年鹅分开饲养;流行季节,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防治;禁止在低洼潮湿及野生水禽常出没的地区放牧。
[1] 李晔,陶建平.江苏部分地区鹅球虫种类调查[J].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8,16(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