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的防治
2011-02-12王继春王丽梅
王继春 王丽梅
(1.辽宁省喀左县官大海动物卫生监督所;
2.南公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喀左 122300)
犊牛腹泻是冬春季节奶牛多发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疾病。病因主要有2个:(1)内因。犊牛消化机能不健全,或由于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不足,犊牛体质虚弱,免疫力低;(2)外因。主要是饲养管理差及环境突变,如犊牛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不好、喂奶不“定时、定量、定人”、奶汁变质、气温骤变、犊牛活动场所阴雨潮湿、泥泞等。笔者在十几年实际工作中,对犊牛腹泻防治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供参考。
1 预防
由于犊牛抗病力低,发生腹泻后若治疗不及时或受到毒力较强的病毒细菌的侵害,往往难于治愈,死亡率较高。
1.1 细心饲养
犊牛出生后及时给予初乳,增强犊牛免疫力。
1.2 严格管理
做到“四定、四看、两严格”,即喂奶做到定温、定时、定量、定饲养员;饲养员对犊牛要看精神、看粪便、看吃食情况、看体温变化;严格消毒、严禁喂变质奶。
2 诊断治疗
2.1 诊断
根据各种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如有条件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2.2 治疗
无论腹泻是由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临床表现大体一致,即脱水、酸中毒和排出稀粪。
2.2.1 把握2个时机 初期缓泻和适时止泻。缓泻是当病犊排粪迟滞,胃肠臌胀,或虽排恶臭稀粪但排粪并不通畅时采取的措施。缓泻可应用人工盐、大黄苏打片或石腊油等加适量防腐消毒药内服。止泻适用于肠内积粪已基本排除,粪便臭味不大而仍泻下不止。病犊明显脱水者,可用收敛药如鞣酸蛋白或吸附剂木炭末内服。对于腹泻时间较长,粪便虽有恶臭味,并混有脓血时不宜用泻剂,也不宜止泻,应当着重消炎和补液解毒。
2.2.2 坚持3个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2.3 加强4项措施 消炎,强心,补液,护理。实践证明,补充体液防止犊牛脱水,会大大提高治愈率。补液要注重抓住“早”和“足”2个环节,即早补液,补足液。3~4次/d,1 500~3 000 ml/次,并注意补碱,当发生酸中毒时,在输液时加入1.1%氯化钾100 ml可解除犊牛低血钾症,提高治愈率。
2.2.4 注意中西医结合
饮食性腹泻(伤乳泻):焦三仙10 g,枳实、厚朴各6 g,栀子、黄芩各9 g,水煎灌服,并绝食或减食8~12 h。
犊牛副伤寒、大肠杆菌感染:用葛根、黄连、黄芩各10-15 g,乌梅(去核)、诃子、姜黄各10 g,车前子40 g,甘草5 g水煎灌服。
配合消炎补液。对于病毒性腹泻可用苍术10 g,厚朴、陈皮、干姜、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各9 g,甘草6 g,诃子5 g水煎取汁灌服。配合强心补液。
此外,后海穴(肛门与尾根间的凹陷处)注射10~30 ml黄连素也有较好疗效。亦可取母牛血液100~200 ml,1次静脉注射,或用20~30 ml 1次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