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州牦牛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1-02-12王晓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5期
关键词:甘孜州龙头企业牧民

王晓波 帅 戟

(四川省甘孜州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康定 626000)

多年来,牦牛已经成为草原畜牧业的代表性资源,牦牛产业是农牧民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其经济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来源。牦牛产业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关系到藏区草地畜牧业经济振兴,民族团结,对于促进藏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甘孜州广大牧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牧民将迎来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牦牛养殖业将成为牧民实现定居后,增收致富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级党政部门和相关技术部门十分重视这一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根据本州牦牛养殖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1 现状

(1)甘孜州广大牧区长期以来在国家的帮扶下,牦牛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到2009年全州牦牛存栏232万头,出栏36万头,实现牧业产值18亿。

(2)牦牛养殖业近年来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市场价格平稳上升,牦牛肉40元/kg,牛奶10元/kg,牛皮120元/张,牦牛绒1 500元/kg,部分牦牛养殖大县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将牦牛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及国内的大城市,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牦牛养殖业将迎来很大发展,牦牛系列产品不仅能走向省外,还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龙头企业在牦牛养殖业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目前,在甘孜州落户的牦牛产品加工企业,有康巴情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龙友谊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稻城汇康实业有限公司、色达康源食品公司,丹巴就有3家公司,九龙、炉霍还成立了乳业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以上企业的拉动,甘孜州牦牛养殖业得到迅速健康的发展。

2 影响牦牛产业发展的因素

(1)甘孜州牦牛养殖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发展不相适应。长期以来以户为主,小规模养殖,除少数牧户养殖数量在200头左右,多数牧户均在100头以下,还有部分无畜户。牧民全靠天然放牧、无补饲、无投资。长期处在原始放牧的低层状态。

(2)牦牛养殖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在甘孜州广大牧区牧民的小农意识还很浓,牧民惜杀惜售思想严重,牧民仍处在温饱水平状态,牦牛养殖业的总群数量在逐年增加,牧户也在增加,而牦牛养殖业赖以生存的草地却在逐年退化,牦牛个体品质也在逐年下降,从而造成甘孜州牦牛养殖业经济效益低下。

(3)甘孜州龙头企业起点低,与迅速发展的牦牛养殖业不相适应。目前在甘孜州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除有几家从事牦牛分割肉加工以外,其余多以牦牛肉干开发为主,管理水平低、市场小、产品单一、品牌不够响亮、实力不够雄厚、国内市场还未打开,要进入大市场,还有待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加工工艺和品牌宣传力度以及更高水平的管理理念。

(4)牦牛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低。牦牛品种原始,生长缓慢、繁殖成活率、出栏率、个体生产性能低,农牧民饲养牦牛的经济效益不高。(1)防疫意识淡薄;(2)饲养环境恶劣,靠天养畜;(3)牦牛饲养管理粗放,至今仍沿袭着原始落后的终年放牧模式,处于“有畜无业”的状态。

(5)牧民长期以来仍以牦牛多少定财富、定地位、互相攀比,形成养牛不卖牛的传统习惯。牧区牧民消费低,每年靠挖虫草、药材就能基本保证生产生活所需。加上大多数牧民只会养牛不会种草,从而引起草地退化、沙化,加剧了草地生态恶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草地生产力降低,优质牧草减少,毒草、杂草、害草比例增加,可利用草地面积减少,草畜矛盾日趋尖锐,严重影响了牦牛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牦牛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 对策和思考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牦牛养殖大县制定牦牛养殖业现代发展规划,要彻底打破牧民养牛不卖或少卖的传统观念,走以草定畜的发展方向,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思想,逐渐形成以保护草地生态为中心,控制牦牛总群数量,努力提高牦牛个体质量,加速草畜转换,减少牦牛越冬渡春死亡率。根据甘孜州牧区自身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牦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加快发展步伐。

(2)进一步加快对牦牛养殖业的科技投入。在甘孜州牦牛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究力度,以适应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国家财政在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建设上要加大投入,适当补贴,奖励牦牛出栏多的牧户,促进牦牛出栏率、商品率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甘孜州牦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搞好培训和科技服务。技术培训可以通过培训养殖大户从而影响一般户的思路进行,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技术基础好、养殖积极性高的养殖户或牦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培训对象,从牦牛自然放牧到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地,从粗放管理到科学管理,人工种草、牧草贮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技术培训。密切做到培训一户,成功一户,发财一户,增收一户,使其成为牦牛养殖典范,再通过这些典范去影响一般养殖户的发展。

(4)要制定和完善调动畜牧科技人员的配套政策。建立州、县、乡、村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广大牧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牦牛系列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推广一批领先牦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增产增收明显的先进技术和典型,为早日实现甘孜州畜牧产业化奠定基础。

(5)积极开拓市场,加速市场体系建设。牦牛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可以说市场是产业的总龙头,背离了市场,龙身招不起,龙尾舞不动。必须把培育和建设市场置于推进甘孜州畜牧产业化的首位,要积极培育销售队伍,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在沿海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设立窗口,通过开展契约供销和网络交易等多种形式,形成生产和销售相连接,州内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大流通格局,建立专业性的批发市场,启动牦牛产品进超市实施联销配售。

(6)重点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必须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高全程服务的综合能力,是发展牦牛养殖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要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要加强监管,政府对龙头企业优惠政策不落实或变相为难的相关人员给予处分和打击。

(7)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牧民的利益关系,运用市场规律,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对一切破坏牦牛出栏的各种行为给予严罚。龙头企业只有真正和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牦牛养殖业方能有活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甘孜州龙头企业牧民
牧民新生活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商人买马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