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1-02-12于红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5期
关键词:草业降水量青海省

于红妍

(青海省草原总站,西宁 810008)

青海省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水系的发源地,其天然草地辽阔,牧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具有粗脂肪、粗蛋白、无氯浸出物高,粗纤维低的“三高一低”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1]。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温暖化、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的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约有近90%的面积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2,3]。鉴于青藏高原草地对畜牧业生产、涵养水源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青海省草地的退化现状进行述评,以便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天然草地退化的原因

青海省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截然分开[4]。天然草地退化原因总体上分为气候对草地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两大类。

1.1 气候对草地的影响

气候是草地形成的首要自然因素,同时对牧草的生长、发育、草地类型的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等均有广泛的影响。

1.1.1 气温低,日较差大 青海省年均气温-6~9℃,气温最高区为循化县,年均气温8.6℃,气温最低区为五道梁地区,为-5.6℃。最暖月7月和最冷月1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5~20℃,-5~-18℃,热量资源不足是青海省气候的突出特点。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夜晚地面热量散发快,气温低,形成了昼夜温差显著的特点,有利于草地牧草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为草地初级生物量的积累创造了条件。

1.1.2 光照充足,潜力大 青海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 500~7 300 MJ/m2。从空间分布看,由东向西逐渐增多,青海湖以东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为5 500~6 200 MJ/m2,而青海南部及西部地区太阳总辐射量为6 100~7 300 MJ/m2;从时间分布看,5~8月间太阳辐射量最多。由于青海高原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总量远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

1.1.3 降水少,分布不均 青海省年均降水量16.7~776.1mm,果洛州的班玛县和久治县是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是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青海的干旱区(年降水量≤300mm)约占全省面积的43.2%;半干旱区(年降水量300~450mm)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6%,因此,青海省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构成了全省气候的主体。从时间分布看,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70%;秋季(9~11月)降水量占全年的10%~20%;春季(3~5月)降水量占全年的20%;冬季(12~翌年2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2%~3%。可见,青海省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变化大。

1.1.4 气象灾害频繁 青海省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大风等气象灾害频频发生,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青海省东部地区,春旱发生频率为50%~65%,夏旱发生频率为25%~45%。1993~1995年全省雹灾面积是同期各类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的28.6%。据1956~1995年统计显示,40年间青海省共发生11次严重雪灾,有4 224.71×104头(只)牲畜不同程度的受灾。近几十年来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对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2 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盲目垦殖草地、滥挖草地植被、过度放牧及无序开发及建设等,均对青海省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1.2.1 盲目垦殖 草地开垦加剧以来,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冬春草地被开垦,导致这些地区的天然草地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青海省20世纪以来开垦天然草地近66.7×104hm2。有些地区不具备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及水利灌溉条件,造成新垦地粮食产量低,甚至颗粒无收,致使天然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并对区域内的草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1.2.2 砍挖草地植被 砍挖草地植被直接影响到破坏草皮层,造成草地地表土壤的水土流失,进而导致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在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中,过度采樵草地植物占31.3%。每年挖药材和淘金季节,草皮被剖开,根系裸露;许多河流人为改道,河床裸露,对草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使得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锐减。

1.2.3 超载过牧 随着人口增加,放牧牲畜严重超载。青海省有退化草地3131.04×104hm2,占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的81.03%。草地生存环境恶化,导致草地植被稀疏和矮化,草地盖度下降30~70%,草地牧草产量平均减少30~50%;造成水土流失加剧,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340×1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青海省鼠虫害危害面积924.41×104hm2,草地毒杂草危害面积215.07×104hm2,分别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3.79%和5.54%。全省黑土滩面积为556.18×104hm2,占全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的55.04%。过度放牧导致植被高度、盖度下降,毒杂草比例增加,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剧增。研究表明,草地退化实际上是植被—土壤系统的退化,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子是过度放牧[5]。

2 发展策略

(1)有效利用草地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是草原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只有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青海省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

(2)有计划、有部署的实施退牧还草、草地改良、黑土滩治理、鼠虫害防治、人工种草、减畜、生态移民等综合工程项目,遏止草地退化、沙化及土壤流失逐年扩大的趋势,使草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草地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3)草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青海高寒草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发适宜牧区草地特点的动植物资源,建立以牧草生产加工、舍饲畜牧业为一体的草业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草业经济,使草产业和草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4)依法治草,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积极推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草原保护制度,实现草原面积总量动态平衡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使草原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和谐发展;推行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

(5)实现草业发展与青海省的社会、经济目标协调发展。草业工作作为青海省国民经济的一部分,要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发展,力争实现草业的现代化为总体战略目标。

(6)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发展草业经济,把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赵新全,张耀生,周兴民.高寒草甸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J].资源科学,2000,22(4):50~61

[2] 李金花,李镇清,任继周.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2,11(1):4~11

[3] 赵成章,龙瑞军,马永欢,等.草地产权制度对过度放牧的影响——以肃南县红石窝乡的调查为例[J].草业学报,2005,14(1):1~5

[4] 王秀红,郑度.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资源科学,1999,2l(6):38~42

[5] 陈佐忠,汪诗平.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草业降水量青海省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青海草业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