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影响下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

2011-02-12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城市化景观

肖 旋 林 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城市化影响下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

肖 旋 林 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乡村文化景观是历代劳动人民生产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承载者。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即如何保存、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文中从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入手,对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发展趋势提出思考与建议。

城市化,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发展

1 引言

乡村的城市化并不意味着把乡村完全变为城市,其实质在于节约乡村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但现实情况中,城市化给乡村特别是传统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人们常因追求形式创新和经济效益而破坏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乡村的空间格局、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文化等均发生相应的转变,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显。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是架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桥梁,包括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及联想性文化景观[1]。乡村景观与文化景观概念的最终产生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源于乡村景观[2]。乡村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沃土,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和自然推进,乡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态,也孕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乡村文化景观是糅合了自然、社会、文化,并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自然社会综合体,是自然与文化的卓越结合。

2 城市化对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影响

2.1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源起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占了国土面积很大的比重。由于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多样,形成的乡村文化景观也是多种类型,各具特色。例如,江南水乡,皖南以徽派建筑、水口园林为特点的古村落,西南哈尼族的梯田,中原地区的农耕平原文化,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等,极具我国特有的乡村文化景观魅力。人们从当初单纯耕作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利用自然,不自觉间就孕育形成了这些带有强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乡村景观。譬如,对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四川的都江堰、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文化景观;再如,与山地利用相关联的梯田,福建安溪乌龙茶基地等[3],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耕作中不经意的“规划设计”。其实,乡村文化景观产生的过程,就是人类最为自然的景观规划。

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 “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与价值观体现在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中。在几千年的耕作活动中,人与其耕作的对象乡村自然环境产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格局。在此文化格局影响下的农村文化被文化学者概括为“耕读”二字[3]。在日常的农业田间生产活动间歇,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也是乡村景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受到较少的外界干扰和侵袭,许多传统文化在乡村得以保留并传承了下来。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如剪纸、皮影、地方戏种、年画、器乐演奏等都在乡村有其深厚的根基与发展。

2.2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2.2.1 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 (如建筑、聚落等)与非物质形态景观 (如风俗、传统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又构成了其自身的地域性特色。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传统的聚居景观,是乡村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类型景观的显著特点。例如,徽州古村落的特征是宗法观念、文化氛围、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4]。

2.2.2 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都是承载了历史与文化意义的实体。乡村文化景观是文化积淀的丰硕成果。村民大都继承了先辈的生活环境、习惯、风俗、信仰等,积累下来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2.2.3 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收入也多用于增添生活必需品。因而,乡村文化景观的产生与物质生产紧密相联。有的乡村文化景观实质上就是农民的日常劳动场所,如梯田、麦田等;有的文化景观就是与田间劳动密切相关的行为活动,如庆祝丰收、农作节日等。

2.3 城市化进程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各种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土地的利用率与生产率有所提高,相应地也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布局趋于零散和无序状态。由于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乡村景观格局不断受到冲击,人地矛盾逐渐突显。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已被现代的生活习惯所取代,景观模式也已落俗于人们所乐于接受的眼光与审美情趣中。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一转变时期的人地关系,研究乡村农业景观、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多数的乡村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然而在城市化进程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如何继续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以实现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及美学的和谐统一,使农村在更新、发展、改造的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地方特色,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继承和发展乡村特色,而不是单纯地复制现代城市的模式,是改变现今新乡村建设过程中千村一面状况的重要手段。

3 探讨与思考

3.1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历史上的农耕文明造就了璀璨一时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其他乡村景观要素的干扰,乡村文化景观也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乡村文化景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当其冲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即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所导致的乡村发展滞后,随之产生的解决手段之一即是农村开始城市化,开始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水准。整齐的农田、现代的洋房建筑充斥着山野乡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两方面都极大威胁了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景观。正是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通过单一的、乏味的模式毫不费力地取代了存在了上千年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农村独特的乡野气息正在消散,极具特色的建筑、村落正在消亡,原有的乡村斑块城市化进程下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只能以单栋的建筑、单个的村落存在,以证明其曾经灿烂过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城市景观早已越来越趋于同化,而随着这股浪潮席卷至乡村,各具特色的乡村地域景观也逐渐同质化,乡村文化景观正变得面目不清。再者,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利益之争愈演愈烈,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有也越来越普遍地发生在我国和周边国家之间。有些本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却被别的国家“夺取”,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越南雅乐、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皮影戏等分别申遗成功。这些无疑是对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一种冲击。

其次,乡村文化景观的内部挑战是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及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漠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迫不及待地想要转换身份。换言之,乡村文化景观的创造主体已经逐渐离开农村土地,放弃了农村生活,留守儿童、留守村现象极为普遍。即使没有离开农村的农民,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直接矛盾无法调节的状态之下,也对传统精神、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持漠然的态度。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习俗已很难见到踪影,人们对传统的文化和景观没有情感的交流与传承。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人们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关注快速致富,对具有价值的文化景观、传统技艺等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进行破坏。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淡漠,乡村文化景观即使在当地没有发生改变或消失,也很难再有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3.2 对策

1)乡村文化景观的保存和保护应该是基于原地、基于原型的保护,应该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文化景观内涵,在保护的过程中挖掘其文化意义。濒临灭绝或已经消逝的,要努力采取措施恢复或进行补救,努力使当地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扬。例如,汶川大地震中被摧毁的羌族村落在重建的过程中就保留了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提高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和观念。村民是当地乡村文化景观的创造者和守护者,独特的乡村文化由他们的祖辈创造,由他们的父辈代代相传,再由他们保护和守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洪流中,能做到坚守的人越来越少。在努力营造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要做好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养与意识。

3)利用旅游业发展的契机,对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恢复。不得不承认,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原始的文化景观造成了冲击,也促进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复苏。对此,多学科、多领域的介入相当重要,要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多个学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发展变迁及历史进程、村落建筑的保护和治理、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考量,从而制定可持续的发展保护策略。

4)制定基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竞争策略,避免乡村文化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趋同化。在这方面,日本的策略值得借鉴。日本对于本国农业倾向性的补偿使得农村仍有大量人员从事农业,特别是带有明确地域指导意义的“一村一品”计划的实施跨度达到了几十年,使得各个地方的农村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产品,随之衍生出的特色文化产品、文化景观也成为日本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其良好的示范效果对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的农村改革建设影响甚为巨大[5]。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等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项目中,中国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入选[6]。稻鱼共生系统即在稻田中养鱼,是我国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乡村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景观需求之间的矛盾。稻鱼共生系统在历史的沉淀中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和内涵,并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云南元阳县哈尼族梯田也是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景观需求相结合的很好实例。

4 结语

在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中,正是由于人们对朝夕相处的自然环境的改造,才形成和造就了我国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可以说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现代文明的入驻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摒弃与否定,如何在现今环境条件下协调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化和乡村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7]。21世纪,更高的哲学理念被人们提上了议程,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乡村文化景观只有保持自身的差异性与地方性,才能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多重背景之下获得其独有的文化地位。只有完成“保留”与“改革”的双重使命,传承和发展其内在蕴含的文脉,才能使我国数千年的乡村文化景观在危机中保存、在传统中更新,展示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

[1]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11):18-21.

[2]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6):90 -96.

[3]杨玲,王中德.差异化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村文化景观的历史成因与未来发展[J].中国园林,2009(1):88-90.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 -665.

[5]胡青.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启示[J].学术探索,2006(6):137 -140.

[6]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J].世界环境,2008(1):62 - 64.

[7]马东跃,李晓储,黄利斌,等.无锡新农村绿化建设及模式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06,4(4):13 -15.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Xiao X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The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China has been creat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wisdom of Chinese working people for numerous dynasties,and is also a carrier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ultur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the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China is suffering impacts and great challenges,i.e.how to preserve,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and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China,discussed the existing conflicts,and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rural culture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the coming days.

urbanization,rural cultural landscape,preservation,development

S731.9

A

1672-4925(2011)05-0026-03

2011-10-19

肖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E-mail:xiaoxuana@hotmail.com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城市化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