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土鸡产业化发展策略
2011-02-12邹晓彬
唐 平 邹晓彬
(四川省珙县畜牧兽医局,珙县 64450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畜产品结束了供应短缺的历史,畜产品供应实现了产销平衡、丰年有余。畜产品生产进入了由追求数量增长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饮食结构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对“土”的畜产品特别青睐,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给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山区内陆县,畜牧养殖业是珙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以土鸡为代表的家禽养殖始终是农民发展养殖业的重点。因此,如何顺势而为,是摆在政府和畜牧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基本情况及优势
珙县地处川南边缘山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山区县,畜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特殊的地理、资源条件决定了珙县具有发展川南山地乌骨鸡为主的土鸡养殖优势。近年来,在生猪市场反复波动,家禽市场比较稳定,特别是土鸡的市场行情十分看好。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土鸡价格高达60元/kg,市场供不应求,而普通商品肉鸡仅24元/kg,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与其他养殖项目相比,发展土鸡具有以下优势:(1)生产短周期、见效时间快、市场波动小、消费需求大、产品价格高等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表现为资源优势明显。川南山地乌骨鸡属于珙县汉苗2个民族人民长期选育而成的、遗传性能稳定的,具有“肉、药、蛋”兼用价值的优良地方品种。(3)自然资源优越。珙县高达70%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退耕还林地和大量的玉米、糠麸等自然资源和饲料资源,适宜发展土鸡养殖。(4)土鸡养殖已初具规模。珙县土鸡养殖多以每户30~50只散养为主,适度规模养殖为辅。据统计,2010年全县适度规模饲养土鸡的农户达2万户,占总农户的25 %;有各类孵化育雏场23个,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发展到了16个。2010年全县土鸡出栏达500万只,创产值近3亿元,利润6 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土鸡利润80元。(5)有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土鸡养殖。据统计,近2年各级财政投入土鸡养殖资金不足100万元,而民间资金投入不少于2 000万元。现珙县农民饲养土鸡积极性高涨,为珙县土鸡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珙县发展土鸡产业化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是客观的说仍然存在问题。
2.1 优质土鸡种源供应困难
尽管珙县出台了一些政策,试图鼓励企业(合作社)建立种鸡场,选留真正的川南山地乌骨鸡,但是,由于受川南山地乌骨鸡适宜散养、年产蛋数量低,饲养成本高等因素制约,目前收效甚微。大部份孵化育雏场完全靠到农户家收蛋、外面买蛋进行孵化,势必造成种蛋受精率无法保证、雏鸡疫病无法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和品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严重制约土鸡产业化发展。
2.2 土鸡养殖组织化程度低
(1)成立的专业合作社虽多、却没有一个全县性的统一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各自为政、独自开展业务,无法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2)全县目前没有建立统一的营销网络,无法对外开拓土鸡销售市场,大家在狭小的销售范围内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形成恶性竞争,无法体现优质优价、无法实现散养土鸡价值,损伤养殖户养殖积极性。
2.3 没有适宜的加工体系和流通体系
(1)受活土鸡销售半径短、大中城市限制鲜活畜禽销售的影响;(2)散养土鸡产品是高端商品,应该瞄准高端消费群体,而高端消费群体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我们的产品却无法运达。
2.4 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落后
许多养殖农户、合作社没有把土鸡饲养提升到高端商品的意识,只注重本地市场,认为比肉鸡价高、有一定利润就行,只有小农经济意识,没有大市场观念,制约土鸡产业化发展。
3 发展土鸡产业化的策略及措施
3.1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为土鸡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县委、县政府成立土鸡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工作领导;(2)建立部门间联习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土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3)确定土鸡产业化发展作为珙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来发展;(4)将土鸡发展列入全县“十二五”规划,制定未来5年全县土鸡产业发展目标(经测算,通过5年努力,可实现年出栏土鸡3 000万只,产值20亿元);(5)将土鸡发展列入当年目标考核,为土鸡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3.2 强化政策支撑,为土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建立以奖代补的政策扶持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奖励扶持养殖大户(如补助鸡苗款、补助建鸡舍);(2)包装项目,鼓励县级各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珙县土鸡发展项目的支持;(3)在政府畜牧担保基金中明确要重点支持土鸡养殖,加大对土鸡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4)继续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政策中倾斜扶持土鸡发展;(5)将土鸡发展所需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包含培训、宣传、跑项目、工作经费等);(6)捆绑使用县级各部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向土鸡发展好的乡镇、村、社及养殖户,积极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调动各基层组织和农户发展土鸡的热情。
3.3 强化品牌宣传,为土鸡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品牌效益
(1)整合品牌。品牌就是市场和效益。市场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已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品牌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是否塑造了强势品牌,是否培育出了名牌。畜禽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人们记得的往往是一个地域的一个特色优势畜产品的总体名称,因此以往天女散花式的品牌结构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要使我们现有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进行品牌资源的整合,通过品牌之间的重组兼并和引导,提高畜禽产品的集中度和知名度,进而培育特色名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目前,全县土鸡品牌十分杂乱,加之总量较少,很难在全省、全国形成市场,不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极强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建议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全县的所有土鸡统一命名。(2)选育好纯种土鸡。对发现的纯种土鸡遗传资源进行认真研究并得到权威部门确认,在确认的基础上,要把遗传资源保护起来,制定具体的选育培育计划,以便日后为提供纯种土鸡种苗。
3.4 构建服务流通体系,为土鸡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要建立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专业村和养殖大户的联系制度;(2)要落实人才培养制度。由于珙县土鸡发展的专业人才馈乏,有必要在系统内,采取送出去培训、短期轮训、到外地大型养殖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等方式提高科技人员素质。(3)组建技术培训班,深入农村,送资料下乡,送技术下乡,把各种培训学校办到村,办到养殖小区。(4)与党校、农业局等部门联合建立培训基地,每年对养殖小区进行1~2次集中培训。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养殖户逐步成为合格的饲养员、技术员。(5)构建加工流通体系。按照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的策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我们要在土地规划、税收信贷政策、标识申报、知识保护、建绿色通道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建加工厂和销售网点,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上下功夫。(6)培育龙头企业。土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政府要强力推动,把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放在土鸡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位置,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龙头企业引进。为此,市县区都要制定扶持培育土鸡产业龙头企业的一些政策。同时,在土鸡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总量有一定突破后,各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做强“珙县煜和山鸡食品有限公司”土鸡精深加工企业,增加产业附加值,形成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土鸡养殖企业要尽快发展壮大。土鸡生产企业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土鸡生产总量、土鸡品质、市场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发挥领军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土鸡养殖户加快发展,成为所在行业的旗帜和标杆。
3.5 采取“十统一”建标准化基地,为土鸡产业化发展提供优质鸡苗和示范带动作用
(1)要统一提供优质鸡源。按照“两集中、一分散”(集中孵化、集中育雏、分散饲养)的模式,建种鸡养殖基地、标准孵化场保证优质鸡源;(2)要统一养殖方式,建议采取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3)要统一消毒防疫、兽药使用严格按操作规程;(4)要统一育成鸡饲养管理模式;(5)要统一按标准修建鸡舍及放养场地;(6)要统一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土鸡饲养管理水平和改变土鸡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打破小农意识;(7)要统一营销模式,首先是要整合县内的各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统一的协会或者专合组织,组建统一的对外运销队伍;(8)要统一佩戴标识;(9)要统一改水、改厕、建沼汽池,改善人、畜居住环境;(10)要统一发展某项产业与土鸡产业相配套的发展模式。如土鸡十茶园十沼汽或土鸡十桑园十沼气等模式。采取“十统一”,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养殖基地建设。
3.6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为土鸡产业化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应建立珙县土鸡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等畜牧行业网站,县、乡、村畜牧服务网络,各种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经济组织,及时收集和发布市场信息,尤其要加强对市场信息变化规律的分析,逐步形成信息采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