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
2011-02-12高玉霞王桂茹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长春3002
张 冉 高玉霞 王桂茹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3002)
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末,中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 10%,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1〕。人口老龄化及相伴而来的健康护理问题已经是 21世纪我国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重视维护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健康。
1 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特点
1.1 老年人心理问题发生率高 上海 60岁以上人口中 70%有心理问题,27%有明显心理问题。吴蓉〔2〕等调查显示,老年人中 50.5%有抑郁症状。辽宁大洼县 60岁以上人群中情感障碍患病率高于 50岁以下人群〔3〕。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社交圈子较以往缩小,容易产生孤独的心理。而且各种慢性病的发生,使得老年人在不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离退休、家庭或邻里关系,亲友病伤状况等生活情境的改变,经济财产状况,疾病保险情况等基本经济和生命安全保障有无都或多或少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抑郁感,情况加剧就容易产生老年精神障碍。
1.2 男性心理状况优于女性 男性老年人情绪和认知的水平均高于女性〔4〕。女性老年人的心理症状和躯体化等方面比男性差。女性的情感更加细腻,可能在面对环境变化、疾病产生等状况时,需要更长时间适应和平复不良情绪。
1.3 心理健康和年龄段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提高。9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达到良的占到 88.46%。70岁以上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要优于较低年龄的老年人〔5〕。可能老年人应对各种不良刺激需要一个过程,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年人的心境逐渐趋于平和,心理波动趋于平缓,逐渐接受各种身心、环境变化和老年人的生活。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能够长寿的一个重要条件。
1.4 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刁利华〔6〕等调查发现,生活满意度与身体健康相关,并且心理卫生与生活满意度越差,疾病患病率越高。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在生活适应方面好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是否有保障,关系到老年人能否维持正常的生活,并且在面对疾病等状况时是否有信心战胜困难。因此,有良好的物质和经济保障,能使老年人更好的度过晚年。城市老年人有更好的保健医疗环境,而且生活方式多样,获取各种信息的范围和途径也很广泛,能使他们增强适应能力。
1.5 文化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 教育水平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学历高者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低学历者。受较高教育者,性格、认知等状况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1.6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理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长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人,其心理衰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老人〔7〕。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战胜疾病和延缓衰老。
1.7 社会支持有助于心理健康 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支柱,老年人所需要的帮助有 70%以上来自于家庭〔8〕。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而且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症状越少〔9〕。家庭是人心理依靠的港湾。现在子女和老人分居的情况越来越多。老年人尤其是失去配偶者,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受到死亡等信息的打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怀。老人能经常和子女交流,并且享受到天伦之乐,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 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
2.1 需求内容越来越宽泛 徐思琴〔10〕对老年大学学员的健康教育知识相关需求进行调查,需求的首位是多发病的有关知识,其次是心理卫生保健知识、饮食与运动指导。而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中,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指导最受欢迎,分别占总人次的 37.6%和 30.3%〔11〕。调查显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客观需求方面有慢性病系统管理、康复指导、照顾者培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主观需求方面前 10位依次为上门服务(30.5%)、慢性病管理(27.6%)、保健指导(26.7%)、健康档案(21.4%)、饮食指导(18.6%)、照顾者培训(13.8%)、专科护理(12.9%)、康复指导(11.4%)、技术性护理操作(11.0%)及家庭病床(11.0%)等。
2.2 需求方式 温贤秀〔11〕等对社区老年病人健康教育方式需求结果表明,社区老年病人最喜欢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获取知识。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能使老年人更加乐意接受各种增强身心健康的方法,并且与相关健康工作者多交流,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的传授。
3 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干预现状
3.1 一般性的心理干预 了解老年的心身特征,针对老年期常见的心身疾病和防治方法,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加强老年人的心身保健。采取综合干预方法,如心理健康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支持性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剧的干预方法〔12〕。目前,精神疾病的早期防治和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7年至 2010年 11月前,“中国-香港-墨尔本三方联合社区精神卫生培训班”已经组团九批赴港学习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技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大六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也准备从 2010年起组织中澳精神疾病社区预防及健康教育培训班。
3.2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每位老年人的具体心理状况不同,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采用个别治疗〔13〕。耐心和患者进行交流,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解答老年人的心理疑问〔14〕。对不同个体实施具体化的干预方法。
3.3 集体心理治疗 将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集中在一起,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知识和预防方法,解决共有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由参加者讲解自身体会〔15〕,让老人相互之间沟通交流,获得一些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4 社会支持治疗 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16〕,使他们了解老年人相关心理问题的知识及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向老年人介绍可以参与的一些社会健身、休闲信息〔17〕,使老年人在家庭及社会的关爱、帮助下,有信心面对心理问题,促进自身心理状况的好转。
3.5 行为疗法 主要包括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放松训练可以采用神经治疗调节磁带进行放松〔18〕;音乐治疗利用感受性音乐治疗〔19〕,使听者在音乐旋律中改善情绪,达到养生疗疾效果。
3.6 认知治疗 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是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重建健康的方法和态度,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
4 小 结
我国社区保健工作始于 20世纪 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较大成效〔20〕。《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将老年人群纳入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将老年期痴呆列为重点疾病之一〔21〕。老人随年龄增长其生理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认知功能减退、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等,加之离退休、社会交往角色的重大生活改变,是老年人躯体和心理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知识水平、家庭状况和理解能力等的不均衡,使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规划。由以上相关调查显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而以往的调查,针对城市或较发达地区为多,而农村地区较少;针对低龄老年人较多,而高龄老年人较少。因此需要不断深入社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建立身体和心理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增强老年人健康锻炼,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促进老年人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适应。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重视农村及高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是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的重要保证。
1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
2 吴 蓉,武江涛,谢昌玲,等.都匀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1):78-9.
3 赵 虹,张淑娟.大洼县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6):760-1.
4 岳春艳,王 丹,李林英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53-5.
5 高新义,周 晨,陈培文,等.新疆克拉玛依社区老年人的孤独状况与心理卫生水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39-42.
6 刁利华,薛 红,苑学愚,等 .老年人心理卫生与 3种老年疾病发病的调查及健康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7-8,68.
7 赖爱萍,华 明,陈 剑 .不同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心肺功能影响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88-91.
8 张拓红,杨 辉,冯 文,等.北京市两社区老年人躯体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3):240.
9 贾 梦,高 健.授受性社会支持对退休老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C〕.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0 徐思琴,杨水英,叶丽花.社区知识型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J〕.南方护理学报,2002;9(6):42-3.
11 温贤秀,康 霞,李福宣.社区老年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0(1):66-7.
12 蒋伯钧,赵立明,马立芳,等 .上海黄浦区某社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5(10):35-7.
13 刘金光,于艳华,克纳新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99-200.
14 宋宏发.中西医结合治疗 88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0;23(6):1975-6.
15 黄智前,卓尚志,黄海瑜,等 .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4):291-2.
16 雷 艳,李 平,项安凤,等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J〕.广东医学,2009;30(2):1940-2.
17 陆安萍.社区护士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31-3.
18 季 康,黄捷英,沈潞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4.
19 孟卫平.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02):131-3.
20 刘洪霞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8B):1413-5.
21 卫生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