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肾论治糖尿病

2011-02-11马会霞柳月娟高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肾阴肾精六味地黄

马会霞* 柳月娟 高秀娟 齐 峰

(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祖国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在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灵枢·五变篇》即有“肾虚则善病消瘅”的记载。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奠定消渴病临床证治的基础。

自刘河间《三消论》立三消阴虚燥热,明清医家普遍重视补肾治法。赵献可《医贯》主张治肾为本,习用加味肾气丸治疗。陈士泽、喻昌也极力主张消渴病治肾,陈士泽主要是主张滋补肾阴,《石室秘录·消渴证治》“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喻昌认为消渴病最后归根于肾,所以治疗时也强调以肾为本。现代医家赵锡武教授认为:糖尿病治疗当以滋肾为根本,同时配合健脾之法。其病本为肾阴不足,影响藏精,由于机体精微物质的丢失,濡养五脏之源减少,造成肺胃津亏,肾阴暗耗,阴虚无力以制阳,阳气燥动而生内热。糖尿病现代分型很多,无论哪种类型,在治疗上终究离不开补肾法。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1 糖尿病肾虚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先天不足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功能完全丧失,靠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本型常有家族史,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较多,家族遗传、先天不足的因素比较突出;2型糖尿病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学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大多责之为肾虚。因此肾虚、先天不足是糖尿病产生的基础。

1.2 肾精亏损

1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或青少年,与肾精亏虚、先天不足有一定关系。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明显增加[1],经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由于肾精亏损,阴虚生热,或复感燥热,导致消渴病变的发生。说明肾虚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现代研究表明肾虚与垂体-肾上腺轴、丘脑-垂体-性腺轴、卵巢功能、胰岛素抵抗有关,这些均证实了糖尿病发病的本质在于肾精不足[2,3]。

1.3 阴阳互损

中医学将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以多饮为主要症状表现,多是由于上焦肺热;中消以多食为主要症状表现,多是由于中焦胃火;下消以多尿为主要症状表现,多是由于下焦肾虚。在临床上许多医家将糖尿病分为早、中、末三期,并且与上、中、下三消的主要症状表现对照比较,认为在糖尿病早期多属于上消,中期多属于中消,末期多属于下消。经中医临床长期观察、实践,在糖尿病早期出现的“三多一少”症状,大多是由于肝肾阴虚、肺胃燥热或气阴两伤,随着疾病的发展,因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内寄元阴元阳,各脏腑依赖于元阴元阳,阴阳又相互依从、互根互用,若病情迁延、缠绵不愈,阴损及阳,变生它症,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2 糖尿病的从肾分型

肾虚分为肾阴亏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亏虚四型,李松林[4]等进行症状评分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虚证四型中肾阴虚型可以单独出现仅表现为口干或者口渴喜饮、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颧红、脉细或者细数等症状。肾阳虚不会单独出现,因为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阴虚日久而阴损及阳,所以往往是以阴阳两虚证型出现。肾气虚也不会单独出现,而是以肾气阴两虚出现,主要是由于阴虚日久耗伤肾气,出现肾气阴两虚。肾精亏虚也不会单独出现,而是兼夹在肾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和阴虚燥热型中。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久影响血液的质地及其运行,久病入络,而致血瘀证。因此糖尿病常见分型为肾阴亏虚、肾阴阳两虚及肾阴阳两虚兼血瘀证。

3 糖尿病的从肾论治

3.1 滋阴补肾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糖尿病发病根本在肾,病机中肾阴亏虚是糖尿病发病的实质,因此滋阴补肾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法,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儿科医家钱乙所创,是治疗小儿肾虚的常用方,近年来在临床上本方及其加减方应用广泛,已成为老年人“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的作用,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有明确的疗效[5-7]。临床上用六味地黄丸加滋阴中药如:葛根、芦根、天花粉、麦冬等,治疗阴虚型糖尿病,改善血糖、口渴等症状疗效显著。左归降糖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的加减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左归降糖方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与达美康相似,并且左归降糖方又能抑制糖负荷后血糖的升高,效果比达美康显著;实验中还发现左归降糖方有增加胰岛素含量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升高的作用趋势。

3.2 温肾法治疗糖尿病

温肾之肾气丸法度为张仲景所设,本方以七分阳药温补肾气,以三分阴药滋补阴血,成引阴入阳之妙。方中附、桂及仙灵脾鼓舞阳气,使下焦少火蒸腾精气于上焦;以生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等以填补肾精,既可潜纳肾阳,又制阳药之温燥。这两者敛阴育阳,相得益彰。唐代医家孙思邈在治疗消渴病日饮一石水者方中选用了附子,同时在茯神丸等治消渴病方剂中配伍了苁蓉、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等温补肾阳的中药,可见其在组方时注重温肾阳之法。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中亦有:对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证“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近现代许多著名医家治疗糖尿病造诣深邃,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主要以施今墨、祝谌予、任继学、岳美中等为代表。施今墨最喜用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认为苍术健脾,元参滋肾,黄芪补脾,山药益肾,药物配伍中阴阳相剂、脾肾共补,用于治疗糖尿病,可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任继学认为病位以散膏为本,而肺、脾胃、肝、肾、三焦为之标,病机以燥为本,但燥邪损伤人体时根据人身之气而产生变化,因此有寒热之分。故常用自拟消渴方以附子、肉桂温阳气而生津化液,阴阳互根互用,阳生阴长,临床疗效显著。岳美中认为老年糖尿病人,病久可阴损及阳而出现阴阳两虚或肾阳虚衰,常用金匮肾气丸或鹿茸丸温补肾阳[8]。

综上所述,糖尿病多由于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肾阴亏虚日久、阴损及阳,最终导致肾阴阳两虚、血瘀证,从而变生多种并发症。对于病机的认识总结为以肾为本,治疗也强调从肾论治为本,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具有改善血糖及糖耐量、改善胰岛功能、抑制肾脏功能损害等作用,均是肾虚本质观点有力的验证。说明肾虚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肾为病机的关键,在治疗上终究离不开补肾法,糖尿病从肾论治是有效方法。

[1]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8.

[2]曾雪榕.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68-69.

[3]王自润.肾虚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03-1405.

[4]李松林.2型糖尿病肾虚证分型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51-52.

[5]吴昆仑.六味地黄丸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成药,2005,27(11):16-18.

[6]张金玉.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4):45-46.

[7]孙林琳,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9-10.

[8]李莹.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518-1519.

猜你喜欢

肾阴肾精六味地黄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