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护理体会及护理措施

2011-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眼部眼科出院

张 磊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视物、表达感情的重要媒介,也是五官之一,是构成人完整的外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眼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2]。眼科疾病属于治疗风险较大的病种,如果护理不当,因为护理人员的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范,将会给患者留下一生的遗憾,更可能造成患者愤慨和医疗纠纷。因此,眼科临床护理研究对于发展现代优质眼科护理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200例,男120人,女80人。年龄25~79岁,平均40.6岁。其中青光眼患者45例,白内障患者50例,角膜炎患者30例,眼外伤患者25例,玻璃体混浊患者20例,沙眼患者30例。其中手术治疗者30例;不同程度视力障碍者110例。

1.2 方 法

选取患有不同眼睛疾病的患者200例。针对其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收集患者护理意见进行汇总、研究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在原有眼科护理服务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提出一套新的符合实际的优质眼科护理服务措施。

2 结 果

发现眼病患者护理需要注意卫生指导,对症护理及手术护理等3方面。通过在出院时收集患者意见以及落实新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

3 护理体会及护理措施

3.1 卫生指导

①注意用眼卫生,很多人整天的皱眉、眯眼,使眼部周围皮肤紧张,皮肤长时间得不到松弛则易出现皮肤老化、皱纹。长期熬夜,无规律的睡眠,长期看电视、玩电脑自然也是眼睛的敌人。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避免不良理化因素刺激,经常保持眼部清洁,在疲劳和干涩时滴眼药水,不用劣质化妆品。提倡脸盆和手巾等日常用品分开使用。不用脏手或不洁的手帕、手巾等揉眼,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到不干净的理发馆、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②在饮食上,要多食多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除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保持皮肤的水份充足,避免眼部肌肤出现缺水问题,经常食用一些含胶质的物质,如猪蹄、鸡爪等,可以保持皮肤的弹性[3]。多吃保护眼睛的水果,眼底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维生素C有维护血管弹性作用,使眼底供血得到保障。③在用眼过度出现眼疲劳时,还可经常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4]。

3.2 对症护理

①因细菌或外伤感染而出现的以眼痛、流泪、怕光等症状时,要按时给患者用药,以各种抗生素软膏或眼药水等为主;严重者给患者患眼包扎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眼部剧痛、伤口扩大并出现大片黄绿色脓液,应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治疗;用药后未能控制应防止角膜穿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②对因眼部疾病而出现视力减退和不同程度视力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多做安全保护,预防跌倒出现眼部出血和外伤。③对青光眼患者应注意患者饮食、情绪等的控制,减少用眼时间,减少饮水,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过分用力,因为青光眼患者的血管本来就极其脆弱,只要有一个细小的血管破裂,就有失明的危险[5]。还要尽量避免便秘。不要低着头做事,血涌上头对青光眼患者危害较大。

3.3 手术护理

3.3.1 术前教育和心理护理

眼部手术影响重大,患者经常会对手术效果表示担心,特别是角膜移植手术、视网膜脱离术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患者常常持怀疑态度,因而影响手术前饮食与睡眠。因此,护士术前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手过程及效果,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打消患者的心理疑虑。因患者视力受影响,心理压力过大,要特别注意与患者对话时的语气,应亲切而和蔼,并介绍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同时教会患者掌握术中及术后抑制咳嗽和抑制打喷嚏的方法,如练习静卧,卧床大小便,用舌头顶压上腭、用拇指压人中穴等。

3.3.2 一般护理

术前应注意有无感冒、体温升高、咳嗽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手术前保证每日排便顺畅,如遇排便不畅,应及时调整,予缓泻药或牛黄解毒片。术前晚上给予镇静药,保证高质量的休息及睡眠。术前3d双眼滴抗生素药水。手术当天的早晨冲洗结膜囊,75%乙醇消毒眼周围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术前1d剪除睫毛,冲洗泪道,常规清洁结膜囊。注意以上处置动作须小心而轻柔,以防加重眼部疾病。术前1h口服乙酰唑胺0.5mg,术前0.5h服安定5mg,用以镇静和麻醉。

3.3.3 术前护理

术前要做好手术室的清洁整理工作,为医生准备0.2%过氧乙酸溶液洗手,擦手毛巾。按医嘱执行眼科各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做好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每次治疗前后均需洗净双手。各种药瓶、滴眼药液、敷料缸,每周消毒1次,各种药品应齐全,手术器械及时准备。滴眼药标记要明显,凡扩瞳药标以红色标记,以示注意,瓶签上写明药名、浓度。

3.3.4 术后护理

术后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保持安静,必要时给予镇痛、镇静药,一般1周后可起床活动。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双眼交叉感染。一般术后双眼包扎5~7d后,改为单眼包扎。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即可换药,以后每日或隔日换药;当纱布渗湿或污染时,要及时更换。每日及时清除结膜囊分泌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眼部。眼部手术一般术后伤口愈合较为缓慢,应让患者有长期保护眼睛的心里准备,并应嘱患者避免咳嗽、低头、用力排便及手术过后眼部受压,以防眼压增高、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积极主动观察患者,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排斥反应等。

3.3.5 出院指导

出院后的眼部保健和自我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首先,出院后防止剧烈运动以免意外损伤,避免烟薰及饮酒、熬夜、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其次,注意眼部清洁,洗脸毛巾、脸盆专用,勿用手触摸眼部,并定期消毒。最后,出院后要定期复查,若眼部出现视物模糊、突然疼痛、结膜充血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交代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当出现腹胀、乏力等症状提示可能有低血钾症发生,应及时补钾。

4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眼科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大患者对眼科护理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提高眼科护理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眼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护理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6]。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规范临床眼科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切实加强基础护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眼科患者有其特殊的病理特点,只有从其疾病特点出发,进行护理,才能使患更有效的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1]邹红.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西南军医,2009,11(5):4.

[2]邓燕妮.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44.

[3]刘兴凤.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4):132.

[4]金文.关于眼科护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3):101.

[5]吴桂芝,侯东明.眼科护理的规范化[J].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2009,4(11):94.

[6]李莉.眼科护理工作研究[J].祝您健康新医药,2010,1(1):25.

猜你喜欢

眼部眼科出院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