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2011-02-11陈嫣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陈嫣红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河源 5170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是老年人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人体创伤大,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因此,在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时,加强病情观察,对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及局部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科学的康复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1]。我科2000年至2009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26例,通过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其中男82例,女44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70岁。其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4例,退行性骨关节炎3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例,有严重疼痛的骨性关节炎晚期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13例。所有病例手术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

1.2 结 果

本组出血2例,脱位3例,下肢深静脉栓塞3例,经积极处理或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其余术后14~25d出院,出院时伤口均愈合拆线。所有患者对手术疗效主观评价满意。随访12~24个月,均基本达到生活自理和不负重工作。

2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1 术后出血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较大的手术,术后伤口渗血较多,为防止关节腔内积血常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术后严密观察血压,股三角区有无肿胀。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及负压引流是否通畅,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必要时挤压引流管1次/h,确保引流的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详细记录,正常50~400mL/d,色淡红,若每天引流量>400mL且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术后24~72h引流量≤50mL可拔管。本组发生出血2例,经处理痊愈出院。

2.2 疼 痛

术后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从而影响伤口愈合时间,同时也可影响患者功能锻炼。故应重视术后的疼痛控制,积极采取镇痛措施。护士首先要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和程度,适当应用镇痛剂或术后使用镇痛泵。

2.3 感 染

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可导致关节置换术失败,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10%~15%[2]。因此,预防感染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抓好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环节。术前及时诊治感染灶:如牙龈炎、甲沟炎、生殖泌尿系炎、皮肤溃疡、糖尿病等;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术前行严格的无菌备皮,切忌刮破皮肤;手术前一日及手术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以降低感染率,术后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3]。手术后患者的病房需进行空气消毒,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术后如果切口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3d后在38℃以上,应及时报告医师;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切口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负压引流器,引流液过多应及时更换负压引流器,以保证引流效果。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脱落,妥善固定。如发现引流液骤减、患者诉伤口胀痛应考虑引流不畅,需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勿做引流管逆向冲洗,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预防坠积性肺炎,尽早鼓励和指导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咯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应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泌尿系感染。本组患者伤口I期甲级愈合,无1例感染发生。

2.4 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是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约占死亡病例的50%[4]。术后应用抗血栓药物: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5],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术后抬高患肢,穿长腿弹力袜,使用下肢静脉泵。鼓励和指导患者尽可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进入肺动脉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6]。如出现突发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脉搏细速、意识模糊为早期肺栓塞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查血气分析,行溶栓治疗。该类患者术后24h最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996年马来西亚Dhillon等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2.5%[7]。老年患者因血液黏稠度高,卧床致血流速度减慢,加上手术创伤导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在临床护理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术后如果术侧肢体明显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被动牵拉引起剧痛等,均提示有血栓形成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本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经处理痊愈出院。

2.5 髋关节脱位

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3%,大多数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应向患者说明预防脱位的重要性,使之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告知具体事项,给每位患者发放宣传小册。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两大腿间放置软枕,防止患肢外旋、内收[8]。术后使用便盆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防止脱位,生活中避免脱位的动作,如:弯腰时不能超过90º,不坐无扶手的椅子,不翘二郎腿。坐位时不前倾身体。不坐低椅子,软沙发。 不能屈髋、交腿或屈腿内收来完成提鞋。正确翻身,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应该清楚可能引起脱位的姿势,同时要注意观察下肢是否等长。患者出院时应使其熟知有关脱位的注意事项。本组病例中发生1例髋关节脱位,由于体位不当造成,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

2.6 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股神经及腓总神经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容易损伤的神经,有报道,损伤发生率为0.7%~3.5%。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足趾活动、皮肤感觉等,如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肢体肿胀、皮温降低、感觉异常等,必须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9]。对术前有病理性髋关节脱位、关节囊挛缩、强直的患者术后更应注意神经损伤症状的观察。本组病例无神经损伤。

2.7 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术后患者宜卧气垫床,每2h协助翻身1次,注意保持床面平整、干燥,保护骨突部位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过度暴露。不宜翻身患者则由护士分别在两侧将患者臀部抬起,让皮肤透气,缓解压力。每天早晚各检查1次,以确定有无肤色改变,以便早期处理。如果出现皮肤变红或其他异常,而且30min内不能恢复,就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直到皮肤恢复正常为止。翻身扫床更换床单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损伤皮肤。因此类手术多为老年人,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应多鼓励咳嗽、咳痰,指导深呼吸,协助叩背,病情允许取半坐卧位,必要时行雾化吸入。本组病例中无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发生。

3 康复锻炼

制定详细的个体化康复计划,教会家属具体的康复训练细节[10],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3个原则。一般麻醉消失后即可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术后1-2天指导患者进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2~3天:患者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术后第4~14天:患者输液停止,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教会患者用双拐行走,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患者如何入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没有做大转子切骨的患者应在6周左右弃拐行走。康复出院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生活要规律,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睡眠。②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③术后半年内,避免患肢内收、外旋,禁止盘腿、坐矮凳、软沙发、侧卧屈髋、蹲便,防止假体脱出,若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及时就诊。④患肢避免过度负重,禁止单腿跳跃。⑤日常活动可视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骑车、跳舞、游泳等。爬山、爬楼梯、跑步有损于人工关节,建议不做或少做。出院后嘱定期回院复查,对此类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本组病例中出院后发生2例髋关节脱位,由于活动不当造成,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

4 体 会

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各器官功能衰退,体质差,多为高危患者,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失血多,生理干扰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怎样才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护理工作者有爱心、勤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5 小 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中,出血及脱位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操作者的正确护理、经验积累密切相关,术后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付波,杨路,闵宏巍,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J].黑龙江医学,2003,27(4):280.

[2]Herverts P.Hip arthroplasty revision(editoria) [J]. Acta Orthop Scand,1992,63(2):109.

[3]张小萍,秦欣荣,梁桂珍,等.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诊断控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19.

[4]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189.

[5]李晓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52-53.

[6]朱建英,欧阳素贞,韩文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75-77.

[7]Dhillon KS,Askander A,Doraismay S.Postoperative deep-vein thrombosis in Asian patients is not a rarity:a prospective study of 88 patients with no prophylaxis[J]. J Bone Joint Surg Br,1996,78(3):427-430.

[8]俞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康复护理[J].中医正骨,2003,15(1):62.

[9]张天宏,史可中,彭刚,等.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伤,1999,11(6):55.

[10]高竹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护理概况[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1):39-41.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