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2011-02-11陈长荣
陈长荣
(吉林省吉林市儿童医院,吉林 132001)
静脉输液是儿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儿科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患儿较易哭闹、易动,不配合、血管又较细、患儿家长的心情又急躁,会影响了护患之间有效沟通。因此,积极做好患儿的静脉输液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吉林市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份患者,1~6岁的呼吸系统患者1200例。其中男患儿654例,女患儿546例。依据小儿血管特点,均采用5.5 号头皮针静脉输液。
1.2 护 理
1.2.1 营造良好的静脉输液环境: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把静脉输液室布置的温馨、清洁,对小儿患者既是治疗的地方,又是休息的地方,室内备好物品及抢救药品。
1.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给儿科患者进行输液室要仔细做好三查七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输液安全,避免医疗护理事故发生。输液前应仔细询问患儿家长有无过敏史(做药品过敏试验时,仔细观察皮试结果,皮试阴性才可应用),熟悉输液药品的性质及用药的目的。静脉滴注过程中开始应控制速度易慢,在无不良反应后才可调快速度,避免发生各种输液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全面了解患者的输液情况。
1.2.3 儿科护士应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要能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多次穿刺。在工作中积极提高护理技术,增强责任心,对待患儿及家属服务态度要好,尊重患儿及家属,有良好护患沟通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在工作中总结技术要领。在患儿输液过程中,依据不同患儿病种特点,做到合理使用每条血管,避免静脉炎发生,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对于一次不能穿刺成功的患儿应多安慰,积极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谅解和信任,调整好患儿输液的体位和速度。在输液进行过程中,巡查护士必须仔细观察每个患儿的病情变化,要做到仔细巡视和观察。如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患儿有出现呼吸困难及全身瘙痒、荨麻疹等症状,提示该患儿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值班医师,依据患儿症状轻重给予抗过敏对症支持治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患儿年龄小,无法准确用语言表述清楚,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可嘱家长一同注意观察,在发现患儿出现了畏寒、寒颤、发热、面色苍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能考虑到输液反应发生的可能,需即刻停止静脉输液保留静脉通路,并及时告知值班医师,遵医嘱进行抗过敏对症治疗。
1.2.4 心理护理
患儿注意力较易转移,喜欢被鼓励和表扬,在输液前可鼓励和逗引患儿,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语言温柔、耐心和蔼、待人亲切,使患儿有安全感,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关系,使患儿和家属信任医院及医护工作人员。当患儿发生哭闹时,尽量用肢体轻轻接触,并亲切温柔的安慰患儿。对患儿要一视同仁、对于患儿的要求尽量满足,消除患儿在输液中的恐惧心理。
2 结 果
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医院各个科室进行多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达96.6%以上。
3 讨 论
儿童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要求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有饱满的热情、强烈责任心、忘我工作态度,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能在工作中总结工作方法。在实施输液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患儿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要做到合理使用每只血管,避免液体外漏,尽量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身体及心理痛苦,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同时特别要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增强护士自身的修养。儿童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能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探索思考,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因穿刺给患儿带来的身体及心理痛苦[1-5]。患儿输液护理是较细致、多方面的、严谨的工作,需要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
[1]潘丽敏.浅谈门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J].吉林医学,2006,27(12):1583-1584.
[2]史慧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8,29(22):2051-2052.
[3]黄瑞玉,王璐.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1):89.
[4]武玉梅.护理安全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86-87.
[5]罗恩宁,陈越声.人性化护理子急诊儿科候诊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