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2011-02-11钱卫斌蔡欣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宣肺病机气道

钱卫斌 张 伟 蔡欣蕊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支气管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并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极难治愈。国外报道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国内患病率约占人口的1%~2%,故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1]。哮喘病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2]。

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及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两类,但这几类药物具有副作用较大,作用靶点较单一的缺点。而中医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治疗哮喘病源远流长,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哮病”范畴,早在《内经》中,许多篇章里就有关于哮病症状、病因、病机的记载。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哮病的诊断疗效标准[3],该标准认为哮病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吼中痰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中医药治疗哮喘重要的是通过缓解期的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之目的,同时可以直接控制哮喘发作期症状。

1 病因病机

1.1 基本病机

哮病发作期的基本病机变化为“风痰”遇感引触,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痰鸣有声。发病时病理环节主要为风痰痹阻,痰阻气闭,以实为主[4]。《症因脉治·哮病》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做矣”。《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1.2 病位

哮喘主要病位在肺,关系脾、肾,总以肺气不利为要[4]。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脾属土,为金之母,脾的转输津液,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基础;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的充盈和成熟;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主水的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三脏相互影响,可致同病,若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壅阻气道,肺失清肃,则为痰热蕴肺型哮喘[4]。

1.3 病理因素

1.3.1 痰

痰是哮喘的首要致病因素,贯穿哮喘病的始终,是哮喘屡发屡止的潜在因素,在此病情演变过程中,尤为重要。伏痰内阻,肺气不利,偶有外感内伤,皆可诱发此病。

1.3.2 风

风邪者,有肺风、脾风、肝风之异[5]。肺风多自外来,触发引动伏痰,风动挛急,出现哮吼痰鸣。脾风,则是指饮食不当,脾失健运,痰生于脾,上干于肺,致痰阻气逆作喘,多于进食鱼虾、海膻等发物引起过敏性哮病。肝风,则多因忧思郁虑、愤郁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动怒伤肝,肝气郁滞,郁而化风,风性挛急,哮吼发作。此外七情郁结,阴血暗耗,血燥生风,阴虚风动,钟摇而鸣,临床也多见。

1.3.3 气

哮喘发作,多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气为肺所主,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孟英说:“肺受病,一身之气皆失顺降之机”。可见气机是否调畅,与哮喘是否发作关系十分密切。

2 治法方药

导师张伟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所表现的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医发病机制以痰热蕴肺,壅阻气道为多。经多年来的临床验证,更加肯定了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之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地位。以此理论为指导,以定喘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来治疗痰热蕴肺型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方中仍以麻黄、白果为君药,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一散一收;改半夏、桑白皮、款冬花、苏子为杏仁、桔梗、浙贝、川贝为臣药,降气平喘,清热止咳祛痰;黄芩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并根据临床经验加用徐长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麻黄,汉魏《神农本草经》载: “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白果,《医学入门》载:“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现代药理学研究标明白果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对气管平滑肌有微弱的松弛作用。杏仁,《神农本草经》载:“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杏仁中中含有苦杏仁苷,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桔梗有抗炎及镇咳祛痰、扩张血管、降压作用,桔梗中所含皂甙,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稀释痰液,而发挥祛痰作用[6]。浙贝,《纲目拾遗》载:“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突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贝有很好的止咳、镇痰及抗菌作用。黄芩,《医学启源》载:“黄芩,治肺中湿热……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徐长卿味辛,性温,入肝、胃经,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临床疗效[7-8]。这都说明了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地位。

3 病案举例

患者,赵某,男,62岁,2011年5月25日第1次就诊。自诉4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喘息,未给予系统治疗,病情反复发作,逐转成哮喘,病发作严重时张口抬肩,在当地医院治疗,未见好转。现症见咳嗽、气促、喘息,说话困难,痰多黄稠,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苔黄腻,脉弦滑。肺部听诊双下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诊断:支气管哮喘。患者拒绝激素治疗,遂来我科就诊。导师张伟教授认为,此为本病的哮病的急性发作期,证属痰热壅肺,应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为治则,以定喘汤为主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来治疗。处方:炙麻黄9g,炒白果12g,炒杏仁12g,桔梗12g,川贝12g(包),浙贝12g,黄芩12g,徐长卿18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治疗2周后患者喘息、气促症状减轻,痰量减少,6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4 结语

目前,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包括: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药物;二是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LT调节剂、色甘酸钠和尼多酸钠、酮替芬等。但这几类药物均有副作用较大,作用靶点较单一的缺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调整人体脏腑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缩短该病的发作时间与频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并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痰热蕴肺是支气管哮喘比较常见的病机,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为要。同时,还应因人而异,随症加减,方可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1]罗文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131-13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7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登 (7) [S].中级医刊,1995,30(10):57.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2-91.

[5]范一平.史锁芳副教授应用祛风宣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2):18-19.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23.

[7]郑世章.徐长卿治疗哮喘一得[J].中医杂志,2001,42(8):457.

[8]曲丽卿,李肇翠.徐长卿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7):392.

猜你喜欢

宣肺病机气道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