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
2011-02-11李志玲
李志玲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糖尿病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的内分泌疾病,以高血糖为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糖尿病可分为两型:I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而致高血糖;II型——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目前全球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至3亿[1]。糖尿病的防治已成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 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
1.1 胰岛素
用于临床的胰岛素种类较多,大致可按材料、作用速度及纯度进行分类。速效产品方面的研究较多,目的在于能快速起效、持续时间短促,适用于餐前使用。而创新的“灵活的胰岛素疗法”则通过睡前皮下注射长效制品达到、维持低水平基础胰岛素[1]。
1.2 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类似物是指氨基酸序列与人胰岛素不同,但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功能及作用与人胰岛素相似的分子。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有:(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索 (优泌乐)和天冬胰岛素 (诺和锐)。(2)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来得时)和地特胰岛素 (诺和平)[2]。
2 口服降糖药
2.1 胰岛素促泌剂——磺酰尿类 (SU)
磺脲类又称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第1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2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及格列美脲等。该类药物通过与β细胞上受体结合,使钙离子内流而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磺酰脲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经饮食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获得理想控制的II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把非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首选[3]。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过敏反应和低血糖反应[4]。
2.2 胰岛素增敏剂
2.2.1 双胍类(BG)
常用的双胍类降糖药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作用机制为抑制食欲及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加强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和无氧酵解,抑制糖异生,还能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及作用,即有一定的胰岛素增敏作用。主要的降糖外作用是减轻体重[5]。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口有金属味。
2.2.2 噻唑烷二酮类 (TZD)
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这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主要机制是选择性地激活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γ受体),从而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而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6]。
2.3 减少糖来源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CIGE):目前医学界已将CIGE列为第3类口服降糖药。此类药物对I、II型糖尿病均适用。主要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利波糖和米格列醇[7]。能可逆性地抑制小肠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消化复杂多糖和蔗糖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升高[4]。可作为T2DM的一线药物[8]。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腹痛、腹泻,而其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2.4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ARI)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有托瑞司它,可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不良反应常有头晕、关节痛、腹痛、腹泻等[9]。
2.5 胰淀素类似物
胰淀粉样多肽又称胰淀素。普兰林肽 (pramlintide acetat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胰淀素类似物,普兰林肽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及抑制摄食。普兰林肽与胰岛素联合应用,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索用量而不增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相对于那些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来说,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8]。2005年3月获得FDA批准,可用于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餐后血糖、控制食欲、减轻体质量的作用。普兰林肽适用于使用胰岛素但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辅助治疗[2]。
总之,现阶段糖尿病药物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虽无法根治,但只要通过合理用药,严格控制血糖,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DM的深入研究,将有更多的治疗DM的新制剂、新方法应用于临床。
[1]阮国虎,营凌燕,李玉灵,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1):56-57.
[2]郑芙林.糖尿病药物治疗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2):2071-2072.
[3]苏丽波.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合理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7):154-155.
[4]陈岷,张伶俐,孙世明,等.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6,17(19):1508-1509.
[5]吴畏.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280-282.
[6]张峻.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J].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61-462.
[7]王华.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0,3(3):123-124.
[8]崔秀玲,张爱荣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7):22-23.
[9]周慧.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2):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