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2011-02-11刘爽
刘 爽
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早期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部溃疡以及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现将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人16例,患者表现为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其症状为患者足部疼痛、麻木、蚁行感,皮肤出汗减少、干燥、甚至皲裂,未发生外伤及感染。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0~65岁之间。
1.2 本组病人为6例,其中3例为混合性坏疽,1例为湿性坏疽,1例为干性坏疽,另1例为足趾和足底部坏疽严重。表现为皮温下降、动脉搏动无力、皮肤糜烂、溃疡分泌的多,皮肤暗褐色、变黑。通过治疗及护理均好转,1例截肢。
2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2.1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首先要教给糖尿病患者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糖尿病的过程。“未病先防”历来为祖国医学所提倡,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通过发放知识手册、播放录像、开办健康讲座及病友联谊会等方式对其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和可预防性。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病程长,加之要面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压力,使患者具有恐惧、绝望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充分理解患者的处境和情绪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进展及治疗效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控制饮食,强化运动。组织病人相互交流,解除情志郁闷心理保持乐观。
2.3 饮食控制程度,视情况而定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尤其是以糖尿病足为首发表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需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每日少食多餐,以粗杂粮为主。但糖尿病足往往是糖尿病病程十年以上才发生的多见,此时患者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创口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臭,生长速度缓慢。若一味控制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则创面组织生长乏源,自然难以愈合。患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鼓励进食,如:多食精肉、鱼汤、猪蹄等富含有精蛋白和胶源蛋白的食物,另一方面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血糖维持在5~8mmol/L之间。从本组治疗、护理的21例患者来看,症状缓解很快,缩短了病程,患者满意。
2.4 足部护理 认真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可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能使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截肢率下降。
2.4.1 日常护理 每晚洗脚用吸水性强的毛巾擦干,特别是足趾间要擦干并防止擦破,可用镜子检查足底皮肤颜色变化及伤口情况。穿鞋大小适宜,袜子柔软、宽松、温暖、避免赤足和外伤。
2.4.2 正确护理足部 指导患者每月自测足部感觉,如发现温觉减退时,应防止烫伤、冻伤,寒冷季节,禁止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保温,可穿加厚棉袜保暖,应用热水泡足,水温<40℃,时间5~10min为宜。对存在胼胝、鸡眼的病人,应禁止乱用成药外敷,更不能用手撕皮,可将足浸泡在温肥皂水中,用木砂纸、浮石轻轻磨掉死皮。
2.4.3 中药浸泡足部 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透骨草、川椒、木瓜、赤芍各30g,桂枝18g,红花、川芎、草乌、麻黄各10g,加5000ml水煮沸后,先熏患处30min,然后再将足部入药液中浸泡,每日二次。此方法对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引起的足部疼痛、麻木以及下肢血管病早期瘀血疼痛、怕冷有一定疗效,但一定注意切勿烫伤。
2.4.4 推拿按摩下肢 通过推拿按摩,舒经活络,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加速细胞对糖的吸收、利用,方法是双手从大腿根部逐渐按摩至脚踝部,再从足尖开始,逐步向上,反复5~10min即可。
2.5 溃疡面处理 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深度、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决定换药的次数和局部用药,对骨质破坏较重的,及时手术清除死骨、死腔,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更不能因清创而暴露侵犯肌腱,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及组织营养,促进创面愈合,中药、生长因子、特殊敷料的使用及皮肤移植等可促进伤口愈合,高压氧舱治疗和胰岛素溶液湿敷对慢性溃疡有一定疗效。
3 总结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多。一旦发生不易愈合,会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应对其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方面,逐一讲解教育。提高糖尿病人重视程度,尤其是有引起糖尿病足相关因素(如:微血管病,外周神经病变)等诱因持续存在的患者,更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开展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活动,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及坏死导致的截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1]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6):375-377.
[2]王瑞洁.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宣教及自我保护[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1):75-76.
[3]潘君.糖尿病足常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8,19(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