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华镇养猪业缘何如此繁荣?
2011-02-11
2010年上半年,饲料价格的不断攀升,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很多养殖户积极性严重受挫,选择弃养。然而,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7处存栏千头生态猪的养殖园区里,却是猪群满园。全镇存栏生猪达近万头,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张华镇的养猪业缘何如此“繁荣”?
一方面,规模养猪场使养殖户吃上定心丸。走进张华镇范庄的生态养猪园区,正赶上养殖户张涛在给猪喂饲料,他介绍:“俺以前都是在家里散养上几头猪,今年俺在小区上了200头猪,准备大干一场。”全镇像张涛一样选择在园区内养猪的农户已达200多户。
因为规模养殖场具有管理规范、销售定向等优点,该镇大力开展“大参观、大学习”活动,带领全镇260余名生猪养殖意向户先后到王杲铺镇、齐河县赵官镇参观生态养猪法,同时多次邀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同时,该镇还引导园区养殖户与诸城得利斯集团签订了生猪回收合同,实施订单养殖,养殖户不但能享受到回收保护价,而且按照“菜单服务”条款,每头生猪还能享受10~20元不等的补助。
另一方面,合作社帮养殖户抱团闯市场。连日来,大崔村的崔秀华忙得不可开交,“俺的养猪场从规划、设计、引种等各个环节,合作社全方位服务,都给俺考虑到了,别提有多省心了。”
以合作社为依托,可以增强养殖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张华镇采取“项目优先申报、信贷优先协调投放、技术优先服务、设施优先配套”等优惠政策,合作社对养殖户从良种、良方、良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实现产销对接,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起稳定的畜产品销售网络,使养殖户“抱团”闯市场。
此外,自然养猪法让养殖户增效益。“俺家猪舍内冬暖夏凉,猪睡的是‘席梦思’,没臭味,还长得快,一头猪可以多赚100多元。”大陈村养殖户陈喜庆高兴地说。
张华镇通过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培训方式,提高了农户养殖技术和水平。同时,采用自然养猪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出栏率和产出率,育肥猪可以提前10~15天出栏,每千克售价高出市场价1元左右,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实现了生态养殖。(摘自《山东科技报》)
2 猪菜大棚混养 生态循环减少疫病
“菜秧喂猪,猪粪入池,沼渣沼液肥田,气灯照明取暖促进光合作用,进而实现农业的高效生态发展。”谈起自创的大棚混养生态循环模式,山东阳谷县阎楼镇吴海村村民张清十分自豪。
“俺的西红柿从不打药、施化肥,杀菌消毒、杀虫都靠无菌沼液,一茬西红柿可以节省2000多元的农药、化肥钱,而且产量比普通大棚高出一倍,上市时间提前一周,这有机蔬菜口感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张清表示,一般情况下,气温低于8℃时沼气池就不产气了,但大棚内温度较高,冬季也能照样产生沼气。他在棚内安装了20多盏气灯,每当阴雨天或是光照时间短、光照不强时,打开气灯就能补充光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促进光合作用,棚内温度也能很快升上来。这都是普通蔬菜大棚所不能比拟的。
猪菜混养大棚养猪的亮点就是安全无公害,全封闭的饲养模式有助于形成适宜生猪生长的小气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发生。(摘自《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