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家岸灌区冬季带冰引水的实践与探索

2011-02-10曹九岗王建华刘洪明

中国水利 2011年9期
关键词:冰盖冰凌李家

曹九岗,王建华,刘洪明

(山东省德州市李家岸灌区管理局,251500,德州)

李家岸灌区冬季带冰引水的实践与探索

曹九岗,王建华,刘洪明

(山东省德州市李家岸灌区管理局,251500,德州)

带冰引水;冰凌冰坝;李家岸灌区

一、李家岸灌区2011年冬季带冰引水情况

2010年年底,山东省德州市面临着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了抗旱保苗及满足灌区农村饮水的需求,李家岸灌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冬季带冰引水工作。与往年冬季引水情况相比其引水流量、引水时间、出现的险情以及采取的除冰抢险的措施都是空前的。一是整个冬季没有停止引水,其中带冰引水从2010年12月27日至2011年2月20日,共计55天。二是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引水流量。引水期间,保持了30 m3/s左右的流量,确保了既不因流量过小而使河道全部封堵,又不致因流量过大水位过高而溃堤。三是采取了空前的破冰除险措施。虽然本次带冰引水流量不是很大,但总干渠运行水位很高,达到并超过设计水位。同时,由于局部形成冰坝,致使局部水位在高水位运行的基础上急剧上升,险象环生。为了确保安全,共出动挖掘机20余台排冰凌、破冰坝,疏通渠道。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强有力的组织措施,顺利地完成了冬季引水任务。共带冰引水1.37亿m3,有效地缓解了农田旱情,为庆云、乐陵水库送水1000多万m3,确保了两县的农村饮水需求。

二、冬季带冰引水险情发生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冰盖形成期

此阶段是指从开始有零星冰块(凌)开始,至水面冰盖形成这段时间。其主要特点是冰块随水流向下游漂浮,浮冰开始影响水的流速,水位开始上升,在障碍物处及水流变缓地段易形成冰坝,是引水最危险的时期。

李家岸灌区本次引水从12月27日开始,由于连续的低温 (最低温度-6℃~-9℃ 平均温度连续6天低于0℃),出现了冰凌。同时,黄河冰凌不断进入渠道,此时为带冰引水第一阶段。12月30日、31日,由于黄河水位上升和调水计划的原因,引水流量由原来的30 m3/s先后增加至40 m3/s和55 m3/s。此时黄河来水冰凌进一步增多,整个渠道内充满了冰块堆叠的浮冰层,厚度达50 cm,致使水位迅速上升,局部渠段超过设计水位0.5 m,开始出现险情。随后几天,个别渠段出现冰坝,致使总干渠在高水位运行的基础上水位急速上升,险情进一步发展。采用挖掘机排冰凌、破冰坝,疏通桥、涵、闸等措施解除了险情。

2.第二阶段——冰下过流期

在第一阶段末,由于天气持续降温,致使冰块冰凌结为一体,形成冰盖。冰盖下面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过水断面,在引水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位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局部也不会产生冰坝堆积现象。此阶段引水特点是水位比平时高,在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比较稳定,是带冰引水比较稳定的时期。

3.第三阶段——冰盖融化期

在天气逐渐变暖时,平均温度连续数天达到0℃以上,渠道冰盖开始明显融化并逐渐开裂、松动,最后导致冰盖分裂成较大的冰块体,并随水流漂浮。此时情况与第一阶段类似,但由于冰块体强度和厚度比第一阶段小,其形成的破坏力和危险程度比第一阶段要小。

此阶段的特点是水位进一步下降,局部有形成冰坝或者浮冰堆积导致水位上升的可能。要注意流量不能变化过大(特别是变大)。

带冰引水过程三个阶段风险度示意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在第一阶段后期是引水最危险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比较危险的时期。②在流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P2几乎是个恒定值,且 P2<P3<P1。 ③第一阶段的结冰与第三阶段的化冰,存在着比气温滞后的现象 (表现为两个阶段的危险度上升期曲线为凹形,这从后面的冰块融化试验中可得到验证),主要是水温受地温等环境温度的影响造成的。

图1 带冰引水过程风险度示意图

三、带冰引水三个不同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带冰引水的危险程度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有四大因素,即环境温度、流量、渠道内部阻水因素及外部除冰疏通因素。在引水三个阶段过程中,四种因素都影响着引水的安全,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不同。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四种因素对引水影响都很大:如果气温突降很多,浮冰厚度会增加,且易形成冰坝;引水流量增加过大,冰块冰凌堆积加快,形成冰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渠道弯曲、由陡变缓以及桥、闸等阻冰处极易形成冰坝;外部除冰因素是疏通水流、确保引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流量。此时已形成固定冰盖,厚度可达30~50 cm,如果维持一定流量大体保持不变(变幅不超过±10%),冰下过水断面保持相对稳定,水位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此阶段是最安全的。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同。由于此阶段属冰凌融化期,冰体的强度比第一阶段要小,形成冰坝的概率将降低,引水危险程度P2要小于P1。如果保持流量不产生大的变化,是可以有效消除风险的。

四、试验观测

1.引水过程中水位的变化特征

从本次带冰引水实测资料分析看出,带冰引水期间,冰凌冰盖会减小过水断面,改变水流形态,影响过水流量,水位比平时要高。但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段以及不同渠段,变化也不尽相同。

①在第一阶段中后期,浮冰凌堆积是由下游向上游延伸推进的,水位壅高也是自下游向上游发展的。

②从总干渠看,干渠水位存在上游涨下游跌或上游跌下游涨的规律;同时,受气温昼高夜低的影响,水位上午10:00左右开始回落,至下午17:00最低;而夜间水位涨,凌晨水位最高。

③在第三阶段后期临近开河前,冰盖厚度明显减小,水位下降明显。

2.水下冰块融化试验

在本次引水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做了水下冰块融化试验。选取了比较规则的冰块,由测流桥上破冰放入总干渠水下不同部位,同时测量水流温度。

从试验结果可知:①在第二阶段,即深冬寒冷时,水下温度基本是0℃,水下的冰块基本不融化;相反,由于水下冰凌挂附,冰块体积还会增大。②水温的回升比气温有滞后性。表现在冰盖融化方面就是平均气温在0℃以上几天后冰盖才明显融化。结冰时正好相反。③当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水中温度达到0℃以上时,水下冰块融化很快。

3.冰坝易发地段分析

冬季带冰引水,在冰盖没有完全形成以前,容易形成冰坝,给引水带来极大的风险。易形成冰坝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渠道弯曲、断面变大、纵坡比由大变小等使水流变缓处,二是桥梁、水闸等阻冰处。这些地方都容易形成冰坝,都是防守重点。

冰坝对引水的危害主要是其水下形成的阻水体。根据浮力原理,对于活动的冰块形成的冰坝,水下冰体的体积是水面上冰体体积的9倍,形成阻水断面,是冰坝对冬季引水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而桥梁、涵闸处,由于有混凝土支撑物(桥柱、闸墩等),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支撑物温度也很低,它在阻冰的过程中会很快与冰块冻结为一体,支撑上浮冰块不会下沉,形成的冰坝体水面下阻水面积相应比较小,对引水的危害相应会小一些。

五、带冰引水的应对措施

冬季带冰引水,水位高,水情变化快,风险大,但只要掌握了带冰引水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风险也是可控的。

①带冰引水水位比较高,要根据各引水渠道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最大流量。根据李家岸灌区2010年引水情况,以不超过40 m3/s为宜。同时,在第一阶段的前期就要达到最大流量。在第二阶段渠道全部冰封后,不宜再增加流量,更不宜在第一阶段后期和第三阶段前期明显加大流量。

②从整个冬季引水过程来看,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防守的重点。最危险时期是第一阶段后期,即冰凌封河前期,最低气温-6℃、平均气温0℃以下维持4天以上,就进入这一时期。

③防守重点由下游向上游转移,防守部位在桥、闸等阻冰处,水流转弯、河渠断面变宽、河道坡降变小等处。其中转弯处、变宽处、变缓处发生阻水冰坝造成的险情最严重,防守机械也不易靠近,要引起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④防守除冰机械以挖掘机特别是长臂挖掘机比较适宜。在第一、第三阶段,在重点部位要设置一些机械来清除冰凌、冰坝。■

责任编辑 韦凤年

TV67

B

1000-1123(2011)09-0029-02

2011-03-10

曹九岗,局长,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冰盖冰凌李家
“称霸”试衣间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冰凌花
冰凌花
李家正 釉·画
数到一万捉迷藏
冰凌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冰凌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