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外科治疗体会
2011-02-10冯忠良
冯忠良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越溪卫生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患胆结石的患者的数量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步加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摆脱病魔所带来的困扰,临床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摆在所有医学界同仁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课题[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而又可靠的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这一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患者病例25例,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体会进行回忆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这一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患者病例2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64~82岁,平均年龄67.8岁;部分为胆囊结石无症状型,其余患者都有右上腹胀痛的病史,但是均无黄疸病史,病史0.5~13年。
1.2 方法
这一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患者病例25例,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体会进行回忆性分析。
1.3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平行于右肋缘2~3cm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及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并拉开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腹膜。用盐水纱布隔开胆囊下方腹内其他脏器,用小型直拉钩拉开显露胆囊及胆囊三角。手术关键在于解剖胆囊三角,先提起胆囊,识别胆总管,仔细解剖胆囊三角,视术中情况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显露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并明确胆囊管与肝总管和胆总管的三角关系、结构分布,先钳夹、切断及结扎胆囊动脉,再用一丝线悬吊胆囊管,对胆囊管进行结扎。术中视出血和漏胆情况是否置腹腔引流管。间断缝合胆囊床及逐层关闭腹腔。
2 结 果
抽样中的所有25例患者进过治疗后全部治愈,并按期出院,没有死亡病例报告,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症状。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患胆结石的患者的数量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步加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摆脱病魔所带来的困扰,临床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摆在所有医学界同仁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课题。在所有老年人群中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都有不小的困难,年龄本身并不会对手术的本身造成影响,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体质的不断减弱,抵抗力的不断下降,外科手术对其所带来的危险性也就会随之增大,因此,欲使老年胆道手术的并发症能够降低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使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加[2-4]。
3.1 临床特点
①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老年患者对于疼痛和刺激的敏感性相对比较差,其临床表现往往和实际的病情不相符,所以,仅仅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作为病情程度诊断的依据是不够的,容易导致误诊,而耽误治疗。②老年患者的主要脏器机能出现下降表现,胆道易出现感染和阻塞现象,从而使得胆道的压力增高,进而使脓性的胆汁逆流入血液,造成病变速度加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③很多患者在患该病的同时还同时患有很多其他病症,这使治疗的难度加大,使老年人抗病和对手术耐受的能力不断下降,且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5]。
3.2 手术
目前尽早进行有效合理的手术仍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①时机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要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因人而异。急症者如果经过12h的有效支持治疗后,症状仍然没有缓解,就可以进行手术。如症状有所缓解,则可在入院后的1个月内进行手术。②引流管放置:对于急症患者和胆总管探查以及胆肠吻合者来说放置引流管是必要的。③麻醉方式选择及合并症的处理:以全麻最为安全,可以保证供氧充分,麻醉完全,使牵拉反应减少。合并症要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术中进行心电监测,术后加强护理[6]。
综上所述,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对老年胆结石病进行治疗,必须对病情有准确的判断,进行周密的围手术期监测,选择最合理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且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1] 王秋生,张阳德.内镜腹腔镜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1-258.
[2] 沈炎明.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应用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18(5):259-260.
[3] 贺双奇,张宁,吴显荣.手术患者术前护理访视效果评价[J].南方护理学报,2006,11(7):51-52.
[4] Hellberg.A,Rudberg C,Kullman E,et al.Prospective ran dom ized multicen trestudy of laparoscopic vers us open appendicect omy[J].Br J Surg,2009,86(1):48-53.
[5]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7-327.
[6] 武正炎.普通外科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