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联合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1-02-10沈柏兰胡德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沈柏兰 胡德朋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功能科,江苏 金湖 211600)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超与TCD联合检查的意义,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金湖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08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92例,年龄45~87岁,平均64岁,所有病例均经CT或MEI确诊,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2 仪器与方法

颈动脉彩超检查用美国LOGIQ500彩超诊断仪,线阵式探头,频率7.5MHz,依次检查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及颈外动脉颅外段,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下方2cm处、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1cm处后壁中内膜厚度(IMT),并观察有无斑块,注意斑块的大小及性质。正常颈动脉内膜光滑,IMT>1.0mm,分叉处>1.2mm,>1.2mm表示斑块形成;同时检测血流速度及频谱指数。TCD检查采用德力凯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为2MHz,经枕窗检查基底动脉、椎动脉,经颞窗检查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经腿窗检测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频谱信号。将频谱形态变纯,RI增高等作为脑动脉硬化的判断标准,同时观察血流速度,将血流速度增高(峰值流速>120cm/s)、涡流、湍流及乐性杂音出现等作为脑动脉狭窄的判定标准[1]。

2 结 果

208 例颈动脉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167例,发生率80.3%,其中136例为多发性斑块,发生部位:颈总动脉分叉处98例,颈内动脉起始处55例,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共检出脑动脉狭窄>50%16例,占7.7%。TCD检查脑动脉硬化伴流速增高92例,脑动脉硬化伴流速降低67例。

3 讨 论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引起脑梗死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疾病而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供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供不应求现象所致[2]。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而动脉硬化是一种在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缓慢发展的疾病,并且多为全身性血管改变,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显著特征。斑块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处血流速度缓慢,涡流的产生,致使内膜受损,脂质沉积,进而促使斑块形成。本组病例斑块好发部位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处,与其他报道一致[3]。全部病例中检出脑动脉狭窄16例,这说明,颈动脉狭窄、闭塞引起颅内动脉低灌注不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因素,而不稳定的斑块易脱落出血,是脑梗死栓子的主要来源之一[4]。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发展过程早期内膜中层的增厚,继而逐渐斑块形成,颈动脉是人体最接近体表的大动脉血管,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其血管壁情况,测量内膜-中膜厚度,评价动脉硬化的发病情况,有研究表明颈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5]。因此,颈动脉彩超检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较准确性检查在脑梗死的诊治过程中有很重要临床价值。

TCD是一种无创作性检测颅内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诊断技术。通过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方向、速度、频谱形态、音频特点等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脑动脉弹性及有无痉挛、狭窄、缺血等病理状态[6]。TCD可反映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无测支循环建立,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颈动脉彩超与TCD联合检测,既能提供颅外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还能对颅内动脉血流情况进行评估,不仅提高了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与血流动力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1]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9-202.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34.

[3]钱建林,宣丽敏,周卫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观察[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1):42.

[4]孙小妹,方亚平,费名红.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35.

[5]许竹梅,赵永平,范平.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0,8(2):168.

[6]焦明德.实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74-75.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