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针一穴一次出奇效

2011-02-10北京至阳燎原中医技术研究院100053林军庭

中国蜂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蜂针一针穴位

北京至阳燎原中医技术研究院,100053 林军庭

《辩证中医蜂疗札选》一书是笔者经二十多年研究与临床、四年撰易稿,2008年底于世界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讯已刊于《中国蜂业》杂志2009年第7、8期、2010年第6期,《蜜蜂杂志》2010年第1、2期有关页位介绍过,可能仍有不少中医蜂疗者不太熟悉,为扩大认知,现将该书中部分内容综合摘录发表,并加以补充。

本文主讲:一针一穴一次治疗出奇效的病状、穴位、手法及原理等,希望对读者有启发。

1.感冒:取右液门穴(《辩证》书中P114:指参见《辩证》114页)。

定位:握拳,第四、五指之间,背部指关节凹陷中。

手法:垂直点压右液门穴3分钟后加蜂针点刺。

机理:感冒者大部因冷热不调所致。液门者,阳经之精液、血津出入之门,有清热散邪、养血通络之效,调节三焦之功,而人体脏器主在右侧,点穴刺激,加上蜂毒的温灸作用,免疫上升,感冒乃治,故一针一穴且一次治疗右液门穴特效。以上论述模式下略。

2.咳嗽:取孔最或肺俞。

3.落枕(颈犟):(P283)

方一:后溪。通督脉,八脉交会之一,通全身经络。

方二:外关。奇经八脉穴,有调节十二正经、气血并疏通全身经络。

方三:悬钟。足少阳经穴,为足三阳络。极效。

方四:落枕穴:位于二、三指间,掌骨关节背面交集处点压酸胀感是穴。

4.肩周炎:中平(奇穴,足三里下一寸)。(P245),点穴3分钟以上,后蜂针点刺。

5.腰肌劳损:天柱。足太阳经,通于腰部,是本经穴治本经病状,下病上治。

6.腰伸直困难:右太冲。(P125),中医肝主筋之论,筋顺则腰伸直不困难也。

7.环腰痛:右足临泣。环腰为带脉,足临泣为足少阳经穴交会带脉,故奇效。(P60)

8.坐骨神经痛:气海俞。点压五分钟。后加蜂针点刺。特定穴位:气达,血则活,膀胱经才会通,通则不痛。(P240)

9.腰突症:外关。(详见《辩证》一书P115)

10.腓肠肌痉挛(俗称:小腿抽筋):膀胱俞或委中。(P247)

11.肱骨上髁炎(网球肘):天宗。(P88)

12.足跟痛:(P247)

方一:足跟点(手穴):大陵与劳宫连线间,近大陵1/4处,强调3~5分钟点压。

方二:大钟:足少阴之络穴,别走太阳,有滋阴补肾之功;同时,有近治作用,为局部穴位治局部病患。

13.头痛:治法多。中渚或悬钟,均为少阳经,通脑部,上病下治也。(P238)

14.头晕:(美尼尔氏症)。申脉(足阳跷经起点,八脉交会)或行间加中脘,特效。

15.眉骨痛:独取昆仑(本经穴)太阳经通,其痛则止。上病下治也。

16.呃逆:照海或膈俞或内关(降逆特效)。

17.嘶哑:照海或列缺。八脉交会穴。

18.皮肤瘙痒:三阴交或风市(治皮肤病要穴)。(P260)

19.荨麻疹:大肠俞(笔者经验取穴)。(P260)

20.胃痉挛:神道(笔者新特发现)。立愈。(P231)

21.急性“胆性疼痛”(笔者定名):证见下腹痛则腹泻,连续多次不断。独取右胆囊穴,点压3分钟加蜂针点刺立愈。(详见P232或P92)。

22.阑尾炎:右阑尾穴(奇穴,右足三里下二寸)点压3分钟以上,立愈(P114)。笔者2000年一针一穴一次现场治愈一例,至今11年无复发。

23.心绞痛:右天宗。点压1~3秒钟立愈(最新发现)。注意:此治疗平时要熟练,急用时别误了病患。(参见 P236)。

24.肋间神经痛(笔者认为:亦应属“胆性疼痛”):独取阳陵泉或支沟,现场立效。(P60)

25.阴囊潮湿:前列腺反射区(足穴)或右中髎效佳。笔者认为:此症是前列腺炎的先兆。中西医效差。(P238)

26.月经过多:关元俞。(笔者经验取穴)

27.乳腺增生:厥阴俞(乳腺反射区)(病轻效尤佳)。(P249)

28.痛经:点压解溪或血海或合谷后加痛部热敷,绝妙至极。(详见P91)。

29.四肢无力:合谷或大包(“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灌溉五藏”)。

30.腕无力:痿症病因为肺热,列缺泻之。

31.走路不稳:三阴交下一横指(特穴)。

32.血尿:臀中(髂前上棘至骼后上棘连线中点下2横指压胀点)或肾上腺(足穴、同涌泉)。点压3分钟后蜂针,均一次愈。(P236)

33.尿潴留或尿失禁:膀胱俞,立愈。膀胱功能失约也。双向调节。(P237)

34.眼结膜炎:右太冲,立效。目主肝(为右侧)。(P153)

35.麦粒肿:蜂针点刺阿是一次即愈。(P154)

36.婴儿吐乳、同时不寐:左内关。迅速(0.5秒)极轻微蜂针点刺,一次即愈。左内关穴乃植物神经紊乱调整首穴。(P115)

37.急性咽痛:右列缺。肺之络穴,疏风解表,宣肺调气。奇经八脉交会手太阴经之穴,通任脉。(P116)

38.踝关节扭伤。方一:一般肿痛于“丘墟”部:点压阳陵泉3分钟后蜂针,点刺显效或痊愈。下病上治。方二:点压患侧在健侧的对称点,三分钟,用蜂点刺之,立愈。左病右治也:中医的整体观,全面调整性,此法乃笔者发明的“十大治则”之一。(P129)

39.牙痛:治法太多且立效,下举一例:

上牙痛:内庭。足阳明之荥穴,清虚火,育阴血。

下牙痛:合谷。手阳明之原穴,经气集中之部位,走行于下齿。

另外,均可蜂针劳宫,阿是穴等,立效。(P282)

40.膝关节痛(蹲下易,站起时难):外关。外关治多种关节痛,强刺激,使寒邪外泄,故立效。(P287)

41.脚冷:涌泉。引火归源,则愈。(P287)

42.脚心热:涌泉。与上同穴,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P287)

43.大便里急,或次数多(排除胆囊炎):肺俞拔罐即可,肺与大肠相表里。立即愈。下病上治。(P289)

44.牙龈出血:右曲泉,肝藏血,治右曲泉,肝热消,上出血则回归,牙龈血没了,上病下治。

45.鼻出血(无论男女老少)两眉内尖连线中点上一横指点压三分钟。几秒钟止血,三分钟后,血小板凝结,所以血不出了,特效。

46.月经不调:独取臀中(上文32点已描述穴位位置)。约5~7次愈。

47.功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点压“隐白”后蜂针点刺,后加灸。

48.通乳:少泽或莴苣籽煲水喝。

49.催乳:天宗。

50.退乳:足临泣。

51.糖尿病:降血糖要穴:左公孙,立效,后加胰俞。

52.糖尿病急性发作,每天喝水17kg,肺俞穴3分钟点压后,不思饮,中医的釜底抽薪之法,清肺热。

53.面瘫:点压健侧“下关”穴5分钟后,蜂针点刺,立显效。

54.扁桃体炎:15岁以上病人,取蜂针速点刺扁桃体一天一侧(防肿)1~2次愈;点压并将蜂针点刺扁桃体穴或左尺泽1~2次可愈。

55.左侧三角肌痛,治20天无效。进入了治阿是的误区,病因在副交感神经,治左脾俞,效佳。

56.晨刷牙前后干呕,服慢咽舒宁不灵,治左内关或膈俞愈。

57.腰扭伤:点扭伤穴(手三里下一寸)时,病人配合慢慢扭腰部,3分钟后完好如初;急性腰扭伤,钢针点刺人中放血亦可。

58.左髋关痛:治健侧对称点,立愈如初,神效。

59.食指甲角外0.5寸处(桡侧)化脓不愈。点压加蜂针中府一穴一次而愈,绝妙无比。

60.急性耳聋:立治臀中二分钟立愈。

61.视物模糊:医明(奇穴:医风后2横指)效佳。

62.肩关痛并肘关痛,取手五里立愈。

63.颞颌关节痛,张口和说话不灵活,治外关或天鼎立愈:不提倡治阿是穴。

64.湿热阴痒:独取有蠡沟,可获显效。

65.腿脚无力:独取风市。

66.哮喘:肩中俞(大椎旁开2寸以内,均佳效)。

67.胸痛:侠溪。

68.脱肛:百会(举托升阳作用),下病上治。

一针一穴一次出奇效的经验汇编,首先要强调取穴的准确。古今不少医书上讲的“压痛点”是穴,笔者认为:是误区,应改为“压胀点”是穴。治疗中,强调对穴位的点压和取下蜂针点刺之刺激,其方向、力度、时间等是穴位治疗的“三要素”,要一一到位。一点不到位都不行。同时注意因病、因时、因人而异,以达最佳疗效。

说明:所选穴位绝大部分不是“阿是穴”。

治疗前一定辩证分析病情,找出病因,从而确定取穴。这样精少的选穴基本避免了病人在常规治疗中的疼痛和过敏。这也是所有医患最感头痛的事。

猜你喜欢

蜂针一针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医者
掌握规律 善用蜂针疗法
夏季穴位养心
吴一针
蜂针疗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李万瑶临床常用蜂针针法研究
医心
蜂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