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1-02-10刘静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9期
关键词:早搏室性步长

刘静秋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并发症,如低血压、脑、肾脏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心力衰竭等。我们观察了我院2009年07月至2011年03月84例室性早搏心脏病患者,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在室性早搏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的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Ⅰ-Ⅲ级,持续时间>1 h的患者。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及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新近出现的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IV级的患者。共观察符合以上条件及排除标准的患者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27~73岁。

1.2 给药方法 停用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然后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包,3次/d,温水冲服,4周为1疗程。

1.3 监测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所有入选患者均持续进行心电监测,用药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描记12导联心电图各1份以备比较。

1.4 疗效评定 所有患者按治疗后室性早搏变化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四种。显效: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恶化:症状加重、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同时也观察药物有无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标准为:出现治疗前没有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或恶化[1]。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后,84例患者中71例(84.52%)心悸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常规,小便及大便常规,出、凝血象、肝肾功能,血脂及血糖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改变:用药前、用药4周心率(HR)、PR问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见表1,与用药前比较各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性心律失常变化情况:84例患者服稳心颗粒4周后,43例室性早搏显著减少,显效率为51.19%(43/84)(P<0.05);28例室性早搏减少50%,因此总有效率为84.52%(71/84)。(P<0.001)。13例无效,无效率为15.48%(13/84);无恶化患者。此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有显著性抑制作用。2例出现上腹隐痛、恶心,3例出现轻微头昏,2例出现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7/84)。因未影响治疗,未停药,1周后不适消失。未有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有时患者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步长稳心颗粒,其主要成分为党参、黄精、甘松、琥珀等,经动物试验,其结果表明,本品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调整,可改善微循环,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症候者。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心脏病的总有效率为84.52%(71/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7/84)。我们得出,步长稳心颗粒能有效安全的控制室性早搏心律失常,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普遍推广使用。

[1]王丽敏.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145-145.

猜你喜欢

早搏室性步长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