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体会
2011-02-10刘国芬李娜赵淑玲
刘国芬 李娜 赵淑玲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体会
刘国芬 李娜 赵淑玲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不但减少患儿痛苦,而且还能够及时给药,更是抢救的关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谈几点体会。
1 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基本功训练
首先要热爱本专业,刻苦专研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首要条件,只有扎实加强基本功训练,认真负责的太度,全心全意用真心去扎每一针,才能不断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在无菌操作时特别是抢救危重的患儿时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一针见血,就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基本功训练。
2 争取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及配合
由于现实生活中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后,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有一个群体人员来陪伴,且表现的情绪特别紧张,不知所措,因而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唯恐一针不能见血,给孩子带来痛苦,做为一名护士,既要充分理解又要有心理准备,即使患儿家长有不当行为或者语言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去理解和体谅家长用温和的语言,爱抚的动作对待患儿,用小儿玩具哄逗患儿,对儿童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要成为儿童的贴心人,力争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3 熟练掌握小儿静脉解剖分布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分支较多且表浅容易看见,不易滑动,呈浅蓝色无搏动,管壁薄,易被压瘪,血管固定,回血呈暗红色,与动脉的区别是;静脉有一条浅的静脉沟血管较细,呈浅蓝色,穿刺时,可向心穿刺方向,也可离心方向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细小,宜选择较平直的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的分支,头顶浅静脉,穿刺时好固定,易于穿刺成功。
小儿肢体静脉特点:弹性较好充盈较差,较表浅固定,手感针感差,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血管的特点选择合适针头,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穿刺:①细小静脉见于发育不良患儿,故静脉也较细,呈花纹状,应该选择较细而斜面较小的针头,局部可做适当的热敷;②滑动静脉,见于消瘦的患儿,静脉显露好,活动度大,静脉管壁厚,管腔小,静脉呈条索状,此时应选择较粗大的静脉,应用较锐利的针头,进针角度约 30°~40°。用巧劲刺入静脉;③脆弱静脉,见于营养不良,贫血及长期消耗性疾病的患儿,高热患儿,血管脆,弹性差,穿刺时极易穿破血管,因此穿刺角度不得超过 30°,穿刺前用干棉签做局部压迫充血,在注射见回血后放松止血带时动作要松要慢;④空虚静脉,见于大量脱水失血性休克患儿,此种静脉呈扁形,管腔干瘪,虽肉眼能看见,但注射往往感到困难,穿刺时可用手沿着静脉向心方向按压,或者轻轻拍注射部位,使静脉充盈,再行穿刺。刺入皮下后,可采用挑起缓慢进针法,针头进入管腔内有一种轻快感觉,但往往不回血。这时可用手挤压调节夹以下输液管对静脉内稍加压力或可用注射器轻轻抽一下,一般可见回血;⑤深在静脉见于肥胖和浮肿患儿,此种静脉从皮肤表面看不见,应按静脉走行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或在皮肤上触到空虚感为之血管。探索摸出血管的深浅度位置,方向及管腔大小再行穿刺,宜选用较长而略粗点的针头,当针头碰到血管壁时常有一种很小的阻力感,进入血管腔内阻力消失,见回血后,再稍将针头放平少许进入静脉,进针角度约为 40°左右;⑥因寒冷或失血末梢循环不良的患儿,穿刺前可用热敷等方法,促使血管扩张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4 穿刺时的注意事项
穿刺时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消毒穿刺皮肤后手持针头以不同角度刺入静脉后,有的可见回血,此时应迅速推压,把回血压入静脉,以防回血凝固造成针头阻塞,有的未见回血,但往往有阻力减少的感觉,此时轻轻回抽可常见回血,若仍无回血,可注入少许液体,如无肿胀则表示针头已穿入静脉,若发生肿胀需另外再找一处重新穿刺。
5 保持液流通畅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液体流畅情况,如遇有液流不畅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并予以解决,如因固定位置不当时,应及时纠正,遇有血液凝固或血管收缩,少按压输液管加压,此外在寒冷的季节还要注意保暖和输入液体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液体顺利输完。
总之,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关键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的职业道德,要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任何情况下对患儿做静脉穿刺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要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部位和特点,并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血管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穿刺,在实际工作中,要多体验,勤操作细心观察,多总结失败原因分析及经验,就一定提高我们的静脉穿刺技术。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注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