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麻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1-02-10黄其椿李初英赵艳红赵洪涛刘吉敏周瑞阳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麻类红麻剑麻

黄其椿 ,李初英 ,赵艳红 ,,赵洪涛 ,刘吉敏 ,周瑞阳

(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5;3.广西南宁市房产管理局白蚁防治所,南宁 530023)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2009)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已成为时尚的主题。麻的天然特性,顺应了时代潮流,已经成为时尚消费的最佳选择。全球对天然纤维的需求量每年正以8%的速度增长,麻类纤维织物的需求量更是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天然纤维已是发达国家的主导消费产品,其比例高达70%~85%,麻纤维产品更为发达国家所追求。在欧美,麻制品消费几乎占到天然纤维总量的20%~30%”[1]。可见,麻类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回顾过去,广西的麻纺产业经历了辉煌、巅峰到滑坡、萎缩再到逐渐复苏的过程。为更好推动我区麻类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本文拟对我区麻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1 我区麻类产业现状

麻纺工业是广西纺织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58年就成立了南宁市麻纺厂,最辉煌的时期为1987年,全区11家麻纺企业完成总产值达8695万元,也就是从这年起,整个行业开始出现滑坡势头,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强农惠农力度加大后才逐渐复苏。目前,广西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黄/红麻、火麻(即大麻)、苎麻和剑麻等。

1.1 黄/红麻

广西黄麻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前几乎县县均有种植黄麻的习惯,1958年逐步被红麻所取代,到目前仅在各县零星种植做菜用。广西于1951年从浙江省引入红麻在桂林种植成功,1954年向柳州、玉林、南宁等地推广,逐步代替黄麻生产。1957年全区已推广0.82万公顷,几乎取代了黄麻并逐步在全区各地迅速推广,到1966年全区红麻种植面积达4.769万公顷,总产55万担。当年全区黄红麻种植面积达最高水平(面积5.615万公顷,总产3.54万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维持在2万公顷左右,每年给全国提供红麻种子500万公斤左右,成为我国重要的红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化纤影响,2008年全区红麻种植面积在0.5-0.55万公顷,繁种面积0.013万公顷左右,年产纤维10708吨,年产红麻种821吨。主要集中在合浦、扶绥、桂平,柳州、贵港、南宁等地,主栽品种为青皮3号。

其主要问题是:红麻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子市场无人管理;红麻纤维无专业人员收购,无质量标准,不分等级,纤维杂质多,难以出售;红麻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主要为麻线、麻绳,以作捆绑甘蔗之用,其红麻纤维70%从孟加拉国进口,经济效益低下。

1.2 火麻(即大麻)

广西河池巴马一带大石山区历来有种植火麻和食用火麻油的习惯,巴马有“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九”之民谣。广西火麻为油用火麻(收获籽仁),全区种植面积0.3667万公顷,籽仁总产量300-400吨,品种为当地农家种,种植模式以与玉米间套种为主,一般在3月播种、11月收获,生育期长、产量低;其种籽2/3以上出售,1/3自留食用;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火麻仁为主要原料开发了火麻茶、火麻油、火麻胶囊、火麻蛋白粉和火麻洗护品等产品。

1.3 苎麻

广西各地均可种植苎麻,现在主要集中在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地,1987年全区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西苎麻纺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受化纤冲击等因素影响,广西苎麻企业已基本破产,2008年全区苎麻种植面积仅为0.05万公顷,原麻总产量1066吨。

1.4 剑麻

剑麻是广西主要亚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广西的剑麻生产是从1954年5月开始,1965年5月引入H.11648麻品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目前,全区收获剑麻面积1.33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南宁、玉林、崇左、钦州等地,总产纤维5.2万吨,占全国的58%,广西剑麻产业相对集中在农垦,占广西总产量的85%,平均单产6500 kg/hm2,居世界首位。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较高,正引领着广西剑麻的发展[2、3]。

2 麻类产业发展前景

麻类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纤维之一,是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棉、麻、丝、毛”被成为四大天然纤维。除用作传统的纺织用途外,麻类的药用价值、造纸、建筑材料、食用价值、饲料用途、水土保持、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多功能用途还处于探索阶段,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出一个巨大的麻类新兴产业,势必成为我国21世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4]。

2.1 黄/红麻发展前景

黄/红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纤维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盐碱、速生、耐贫瘠、纤维产量高等特征,其纤维质地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具有抗静电、抑菌、易降解等优良功能,素有“黄金纤维”、“软质纤维”之称。黄/红麻4个月生长期内,纤维产量约7000-7500kg/hm2,干物质可达30t/hm2左右,其巨大的生物产量为林木的3-5倍,极强的二氧化碳同化能力是森林的4-5倍,全杆抄制纸浆品质可与阔叶林相媲美。该生长期内排氧量为26558.4kg/hm2,吸收CO2为36517.8kg/hm2,为速生阔叶林的4倍,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作物,倍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黄/红麻传统产品为麻袋、麻布、麻纱线、土工布、毡状席垫等。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黄/红麻纤维不仅可加工高中档棉麻混纺服饰面料、床上用品、黄麻地毯、家居用品(地毯、挂毯、手提袋、鞋、帽、工艺品)等,其秸秆、种子和副产品还被广泛应用于麻炭、麻塑、造纸、板材、医药、食用、油用、能源、环保等领域。尤其是长果种黄麻的嫩叶茎富含硒、钙、膳食纤维和氨基酸等营养保健生物活性物质,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蔬菜品种。

发展黄/红麻可充分利用洲地、低洼地和旱地盐碱地。据估计,世界上有4-9.5亿hm2的盐碱地,我国有1亿hm2高盐碱地,0.2亿hm2的山坡地,而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沿海三市有近7000公顷的盐碱地,全区各地有大量的坡地可供种植。发展红麻生产既不存在与粮争地,又可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把发展黄/红麻生产列为国家的重大计划而给予支持。2009年联合国为促进世界天然纤维的发展,将2009年列为国际天然纤维年,以促进各国政府对天然纤维生产的重视与政策支持。由于黄/红麻纤维产品具有纯天然、可再生、能降解、透气舒适、防霉抑菌、无污染等特性,顺应了时代潮流,受到了国际市场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重视[5]。

除上述发展前景外,广西还可以打造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黄红麻繁殖基地。一直以来,广西就是全国黄红麻种子的主要产地。广西具有黄红麻种子繁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选育出的中晚熟黄红麻品种,在广西繁育种子,引种到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可以大大提高黄红麻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纤维、麻骨产量和纤维品质。按广西合浦2010年种植中杂红产值计算:熟麻5250 kg/hm2,5.6元/kg;麻骨 6000kg/hm2,1.5 元/公斤;种子 600kg/hm2,8 元/公斤。三项合计产值 43200 元/hm2,效益还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广西发展黄/红麻前景极为广阔。

2.2 火麻(即大麻)发展前景

火麻(即大麻)功效显著。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α-亚麻酸经过人体代谢,可以产生鱼油中最重要的两种成份:EPA和DHA,是脑脂肪的主要成份,被誉为“植物脑黄金”。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对便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肠胃病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是医药界确认的主要长寿绿色食品之一。火麻油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

广西拥有适宜的自然条件,我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地在北回归线以南,年平均气温17℃-22℃。根据火麻对温度的要求,月平均温度在8-10℃以上即可种植,而广西2-8月份的气温正适合火麻种植的要求且避免了和其他主要作物争夺用地。火麻耐旱、耐贫瘠,而巴马及临近县均是山区,大部分均是丘陵、贫瘠坡地,所以种植火麻有独特的优势,发展潜力很大。广西火麻种植区山坡地多,山区交通欠发达,火麻以收获麻籽为主,耐贮、易运,一般不存在产品难卖的问题[6]。

巴马长寿带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长寿区域,在坚实的群众种植的基础上,只要建立健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火麻加工、销售体系,很容易形成规模生产,实现火麻产业经济。近年来,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利用麻籽加工出美容护肤(每套可达500元以上)、食用油等一系列产品十分畅销便是证明。此外,火麻纤维浆体优于棉花纤维和马尼拉麻纤维浆体,可用于生产电解质纸、过滤纸香烟纸、钞票纸,亦可用作模板、纺织品、面料、地毯等;麻秆芯色泽好,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较低的成本价,可用于铺垫动物窝,不仅容易处理,也是很好的堆肥原料。因此,开发火麻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3 苎麻发展前景

苎麻起源于中国,素有“中国草”之称,具有纤维长、拉力强、吸湿性好、散热快、绝缘、防菌保健等特性,是天然纺织纤维之珍品。可与棉、毛、丝、化纤等混纺交织,弥补以上纤维性能的不足。以其为原料制成的服装,具有“粗犷而不失典雅、挺括而不失轻盈”的风格。其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比棉织品高出两倍,经济效益好。在“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衣着新时尚和“舒适、大方、保健”消费新理念正风靡全球的今天,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7]。

广西各地均有种植苎麻悠久历史,特别是桂北地区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地。如平乐县广西华兴苎麻纺织有限公司资产重组项目建设成功预计年销售可达1.8亿元,可创造利润1550万元,年可上缴税金1000万元,预计5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该项目以苎麻为原材料生产苎麻纱和苎麻纺织品,制成的纺织品质量可与纯棉制品相媲美。当前国内国际上对我国棉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来看,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4 剑麻发展前景

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的热带纤维作物,是一项宝贵的热作资源。其纤维具有色泽洁白、质地坚韧、拉力强、弹性好、耐海水浸泡、耐酸碱、耐摩擦、不易脆断、不易打滑的特点,长期以来广泛用于航海、渔业、石油、交通运输、工矿、林业、建筑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防和经济战略价值[2]。一年种植,粗放管理亦可多年收益,推广市场一片广阔。

据了解,广西剑麻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69亿元,年产值过亿元,是国内最大的剑麻制品加工、销售综合企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广西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也是国内最大的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剑麻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现开发有剑麻细纱、高档钢丝绳芯、剑麻捻线、无油剪毛工艺绳、高密度剑麻布、剑麻地毯、工艺品等各种规格近300多个品种,有20多项科研项目和两项发明专利。该公司以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及高效快捷的售后服务享誉国内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一些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标杆企业的战略合作发展伙伴。产品在历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屡获奖项,“剑玉”牌获建国60年以来广西最具影响力品牌。因此说,广西剑麻事业的辉煌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3 发展对策

3.1 配合做好规划种植区域布局,优化产业带建设

我国麻类种植有较强的地域性,长江流域的苎麻,东北地区的亚麻,黄淮流域的红麻,雷州半岛和海南省的剑麻,已初步形成规模。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生态和气候优势,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麻类,推广优良的麻类品种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麻类区域布局,加速形成新的麻类产业带,要顺应苎麻上山、红麻西进的趋势,稳步适度扩大栽培面积,并逐步形成麻区特色。红、黄麻在维持黄淮海麻区的情况下,广东麻区将逐渐西移至广西而形成广西红麻区[1]。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可在合浦、扶绥、桂平、平南等桂东南、桂中地区发展红麻产业带,在巴马、东兰、凤山、凌云等桂西北地区发展火麻产业带,在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桂北发展苎麻产业带,广西大部发展剑麻产业带。

3.2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

在打造好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岗位专家、南宁黄/红麻试验站、南宁剑麻试验站的基础上,申报建立国家麻类作物改良分中心(黄/红麻中心),争取更大的资金、人力投入,加大对麻类产品新用途,高产优质新品种,高效栽培,节能环保生物脱胶和生物制浆技术,纤维乙醇、纤维基材料和麻类生物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

3.3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努力打造和培育像广西剑麻集团一样的麻类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实施“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麻类产业本身积累资金少,政府和金融部门应给予政策倾斜、利息优惠、定额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广西是农业大省,许多地方适合种植麻类作物,因此,我们坚信,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带动下,并以2009“国际天然纤维年”为契机,各方面通力协作、携手并进、克难攻坚、依靠科技、科学发展,作为我区重要的天然纤维资源之一的麻类产业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熊和平.我国麻类产业现状与对策[Z].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的讲话,2009-02-05.

[2]陆均钊.广西剑麻产业发展战略构想[J].中国农垦,2005(10):38-40.

[3]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2009年度麻类产业经济分析报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孙进昌,彭源德,皮珊.麻类作物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农产品加工[J],2010(3):66-68.

[5]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黄/红麻“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

[6]吴建明,李初英,赵艳红,等.广西大麻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4):229-232

[7]孙学兵,汪剑鸣,诸葛明.江西苎麻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江西棉花,2002,24(3):37-39.

猜你喜欢

麻类红麻剑麻
流式细胞术测定玫瑰茄及红麻的基因组大小
剑麻原纤生物脱胶工艺研究
中轻度镉污染耕地中不同品种红麻生长特性和栽培方式研究
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六届一次常委会议在上海召开
不同红麻品种修复中轻度镉污染农田试验
国内外服用麻类纤维鉴别研究综论
资料
6月剑麻市场监测分析
让剑麻回到剑麻,让花回到花
2017年9-10月麻类纤维及麻制品进出口情况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