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日本国大分县 学习一村一品运动

2011-02-10王晨

中国果菜 2011年7期
关键词:县内一村大山

中国果菜杂志社驻日本国首席记者 王晨

“一村一品”运动的发源地

“一村一品”运动源于日本,最早出现在大分县的大山町。大山町位于大分县西部,只有7%左右的面积是耕地,是大分县最贫穷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大山町发现种水稻1年只有1次,而且受地域限制,种梅子和板栗单位产值高、效益好,还可以开展深加工,进一步增值,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因此,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发展稻米和畜牧业,而是鼓励村民栽种梅子和栗子,并以“种梅子、种栗子,让我们去夏威夷”为口号来进行推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大山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72年实现了村民去夏威夷旅游的梦想。1979年大分县在全县范围内提倡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提出各地向大山町学习,每个市町村尽可能生产值得自豪的产品,迅速引起较大反响,使大分县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一村一品”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效仿,“一村一品”运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村一品”运动的涵义

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就是挖掘或者生产具有地方特色,值得该地区骄傲的产品,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之成为畅销全国乃至世界的拳头产品的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运动。“一村一品”是一个形象说法,可以是一村两品,也可以是一村几品。所谓的“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几个村,甚至是一个乡镇。所谓的“品”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也可以是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行业的产品。“一村一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产品开发生产托起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过程。目前,“一村一品”模式已推广到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村一品”运动的鼻祖

1979年当选日本大分县知事的平松守彦,就任知事不久便在大分县内的市町村长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想法,并于1980年在大分县的各市町村开始了这一运动。平村守彦先生是日本大分县人。1949年他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通产省工作,后来担任过国土厅地方振兴审议官等职。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1975年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开始时任大分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副知事,从1979年起任大分县知事,并开始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大分县开展“一村一品”运动30年来,使大分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模式也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村一品”运动在平松守彦先生的推动下,走出大分,走向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地区均借鉴“一村一品”运动,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新途径。如今,“一村一品”运动已在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一村一品”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来到中国。平松守彦先生先后10多次来华考察和交流。鉴于他通过推进“一村一品”运动为地方经济所作出的贡献,2002年,中国政府授予平松守彦先生“友谊奖”。平松守彦先生于2003年卸任大分县知事,2005年任NPO法人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仍在倾心致力于推广“一村一品”运动。

“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原则

一是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创造具有地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可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产品,它不仅限于土特地区创造活动、体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二是自主自立,锐意创新。选择和培养什么作为本地区的“一村一品”,这完全由当地居民自主决定,并进行创新和技术研究。一个村子可以推出三品,两个村子也可以推出一品。政府只是从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培养人才。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正是因为有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富有挑战精神的地区带头人,才会有该地区“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

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发展过程

(1)知事向县内各町村长提出了“一村一品”运动的实施办法。

(2)知事亲自走访县内各地,向居民讲解运动的内容。

(3)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高运动的气氛。

(4)为支持各地区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充实了县内的研究指导机构。

(5)为培养推进“一村一品”运动的地区带头人,开办了各领域的人才培训学校。

(6)为了搞活“一村一品”产品的流通,在县内外开展了扩大销售渠道等各种宣传活动。

(7)表彰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致力于“一村一品”运动,且成绩突出的单位。

“一村一品”运动在大分县产生的成效

“一村一品”运动给日本大分县带来了生机,使各地区焕发了活力。从2002年全县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的情况来看,最多的是开发“土特产品”共338件,其次是“建设地方设施”共148件,“地区文化”居第三位共133件,以下分别为“创造地区活动”111件,“环境”80件,合计810件。实际上,每个成果都代表着一个地区,从而被指定为“一村一品”,并以此为核心,积极开展振兴地方经济的活动。单从全县“一村一品”的土特产品来看,品种已由1980年的143种增加到了2001年的336种,销售额从359亿日元增加到了1410日元,20年来,分别增加了1.3倍和3倍。

(未完下期待续)

猜你喜欢

县内一村大山
春天的大山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神木”倒了
专家下村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一村三英烈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