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绿色屏障建设生态林业
2011-02-10撰文何阳鹏
□撰文/何阳鹏
衢江区地处钱塘江源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95.87万亩,森林覆盖率72.9%,近年来,衢江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中国竹炭之乡”等荣誉称号,衢江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乌溪江国家水利风景区、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及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脊龙门、药王山、九龙湖等多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
打造“森林衢江”,实现城在绿中
衢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坚持“生态建区”发展战略,区领导带头植树造绿,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衢江的热潮,形成了全民兴绿的良好氛围。2月9日,是2011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浓浓的年味还未退散,区领导干部、群众等1600多人来到衢江经济开发区以及各乡镇的22个植树点开展义务植树,种下了各类树木2.2万多棵,共270亩。
在每年的义务植树活动中,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带头植树造绿,有力地促进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也推动了全区绿化造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实施造林更新3.92万亩,林木封育2.51万亩,建设生物防火林带83.2公里。如今,全区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时期的64.6%提高到72.9%,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4786亩(含生产绿地),绿地率35.89%,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城市人口计算达12.63平方米,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提高了197亩、5.69%、5%和2.93平方米。
开展村庄绿化,实现村在林中
近年来,衢江区以创建绿化示范村为载体,把村庄绿化与发展经济林果、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乡村绿化快速推进。
黄坛口乡茶坪村是位于衢江南部的一个村庄,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25万亩,全村总人口881人,年人均收入6580元。该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筹集151.8万元资金用于村庄绿化美化,已完成进村公路、水渠两旁绿化1800米,村公共休闲绿地1350平方米,乔木树种绿化面积比重达90%,中心村绿化覆盖率为47%,基本建成了较完善的村庄绿化系统。至目前,全区共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7个,市级绿化示范村22个,生态示范村23个。灰坪乡、湖南镇、黄坛口乡3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如今,一个个文明和谐、村美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衢江大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实施生态保护,实现民在“氧吧”中
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原则,衢江区把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开展了公益林区划界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公益林经营权再次确认及公益林扩面等工作。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后,库区大面积山林实施了封山育林,重点公益林禁止经营性采伐,一般性生态林不得成片采伐,不得利用阔叶林烧制木炭。
生态环境虽然改善了,但林农长期以来靠木材经营为生的模式被打破了。区委、区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实施下山脱贫。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分别在高家、云溪、廿里等平原乡镇营建了郑村、希望、廿里、华家等四个安置小区,组织库区农民下山出库异地安置。从2004年至今,库区已有7000农民下山出库实现异地安置。二是发展竹产业。竹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政府的扶持带动下,毛竹基地生产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全区15万竹农仅一产就实现竹业增收5000余万元。通过实施竹林的培育,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如举村乡林场有1000多亩竹林山,最初每亩立竹量不到50株,通过进行抚育改造,亩立竹量增加到了120株。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建设重点公益林74.8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9.92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44.88万亩。2010年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921万元,全区1.6万家农户直接享受到了生态公益林的补偿。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效益逐年提升,生态景观也大为改善。根据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实地监测,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公益林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达1.5万个/平方厘米。因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2010年衢江区被浙江省绿化委员会、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公益建设示范县”。
依托优美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
在发展森林旅游中,衢江区坚持“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加快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山水文化旅游区,包括神奇秀丽的紫薇山(天脊龙门、药王山、关公山)及九坛沟,有绿水青山的九龙湖(卧龙山庄、梦龙山庄、湘思岛、月亮岛、仙霞湖等),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境内有各类树木500余种,野生名贵中草药560余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是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休闲旅游地。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是高峡水库的代表,是低山区库塘湿地、河流湿地的典型类型。湿地公园“一江两湖、两岸青山、山水相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类型丰富,且极具特色。据综合科学考察,乌溪江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186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Ⅱ级保护植物7种;湿地维管束植物93科254属369种,占浙江省湿地维管束植物种数的33.5%;有水生无脊椎动物45种,脊椎动物24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保护动物18种。
在两大国家级公园的带动下,衢江区的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天脊龙门、药王山、九龙湖等生态旅游区,不仅深受沪、杭、甬、宁等城市游客的喜爱,也给周边农家乐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如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九龙湖,目前已开发建成九龙湖水上乐园、湘思亲水园、月亮岛、湘思岛、太阳岛等一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设施,年接待旅客10余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达600多万元。湖南镇元墩后、湘思及黄坛口乡等沿九龙湖行政村,利用杨梅等果园开展自采游农家乐项目,有效地增加了库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岭洋乡村民还在湿地公园内湖南镇水库大坝创办了“大坝渔村”,推出“游湿地公园、观节理石柱、品大坝鱼头”的农家乐特色项目,特色的美食、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