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我省“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进行时
2011-02-10撰文蔡纪珍实习生蒙薇夙
□撰文/蔡纪珍 实习生蒙薇夙
4月21日,由刘瑾等成员组成的世行检查组到我省检查“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进展情况。此次世行检查组的任务是检查和评估项目实施进度,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确保实现项目的发展目标。检查组分别到富阳平山村及安吉赤坞村、黄杜村、南北庄村、汤口村等地考察项目林,访问农户。在检查组考察期间,农户纷纷向他们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拥护和欢迎。自实施这个项目以来,树种得更多了,环境变得更美了,来旅游度假的人多了,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是一个美化环境、造福人民的好项目。
我国政府从1985年开始与世界银行开展林业合作,20多年来,世界银行对中国林业改革和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我国是目前世界银行最大的林业贷款国,先后实施了“林业发展项目”、“大兴安岭火灾恢复项目”、“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和“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除“林业持续发展项目”正在实施外,其他项目均已竣工。
为了进一步发展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保障我国的国土生态安全,2003年,国家林业局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申请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中国人工林资源培育项目”建设的意向。此后,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并根据国家发改委《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林业局对“中国人工林资源培育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2006年,该项目被世界银行纳入2007—2009财年贷款滚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国家林业局决定在山西、辽宁、河北、安徽、浙江5个省区实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
我省实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必要性
我省旨在通过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建设,改善项目林林分结构、林地植被覆盖,增强项目地区森林生态功能,改善环杭州湾森林以生态为主导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林业管理水平,增加森林经营收入,并为其他地区推广具有重要公共产品效益的多功能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模式提供示范。
环杭州湾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家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区域,环杭州湾区域西部山地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环杭州湾林业景观生态体系构建的重要区域、生态敏感区域,是浙江省政府规划的重点林业生态恢复地区。
环杭州湾地区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龙头作用,对森林生态的需求迫切,并且林业发展条件比较好。但是,目前纯林生态功能较低,不能满足社会的森林生态需要。我省项目地区属于浙西北山地丘陵生态区,该区是杭嘉湖地区水源供给地,是杭州等浙北地区重要城市的生态屏障,主导生态功能是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与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该区面临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山溪性河流落差大,蓄水能力差,加上雨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由于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抬高。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是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1994年实现消灭荒山的任务、2000年如期实现“十年绿化浙江”的目标之后,我省营林和森林生态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有林经营、现有纯林生态修复成为新阶段林业工作、森林生态建设的重点。目前,人工林基本上是连片的纯林经营,并且经营措施对森林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森林增长,使森林长期生产力降低。因此,非可持续的、生态功能低的人工林经营模式需要加以改变。
环杭州湾森林资源中,乔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仅40.45立方米/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83.86立方米/公顷的48.2%,林分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0.08公顷,为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的62.5%,森林生态功能比较脆弱,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另一方面,我省山区经济发展和广大林农的收入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经营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林业特色产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源泉,林业发展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目前环杭州湾生态圈中的一些环境问题,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要,打造良好的生态圈。
我省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进展情况
自全国项目实施启动以来,省项目办于2010年12月22—23日专门组织召开了项目工作会议。会上,举行了项目法律文件和各项规定、营林技术、询价采购等相关内容的培训,部署了项目实施工作。
我省项目建设内容为低效纯林生态修复,实施面积约2.5万公顷,总投资2.8亿元,建设期为6年,项目区分布在环杭州湾的富阳、临安、安吉和德清4县(市)。建设模型6个,分别为阔松混交、阔松竹混交、阔杉混交、阔杉竹混交、阔板栗混交、阔茶叶复层混交。
安吉县是我省最主要的项目地区,贷款额占总数的一半,全县共有15个乡镇79个村的5645户农户参加林业综合发展项目。
项目生效以来,安吉县立即召开项目启动会和专题技术培训,签订了省、县级资金转贷协议,制定了项目实施办法和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项目总体设计和项目年度计划编制,并全力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完成项目整地、劈山、挖穴面积约3673公顷,完成计划的124.3%;完成项目造林2841公顷,完成年度计划的96.1%。其中:阔松混交林600公顷,补植的苗木包括女贞、木荷、青冈、乐昌含笑等品种;阔松竹混交林241公顷,补植的苗木包括女贞、木荷、弗栎、香椿等品种;阔杉混交林539公顷,补植的苗木品种包括冬青、木荷、青冈等;阔杉竹混交林511公顷,栽植了苦槠、青冈、榉树、女贞、木荷等品种;阔板栗混交林450公顷,栽植了苦槠、青冈、杜英、女贞等品种;阔茶叶复层混交林501公顷。项目完成投资3722.3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27.5%。
除安吉外,富阳、临安、德清的项目也在蓬勃开展中。在国家林业局世行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帮助以及分管厅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省、县项目管理机构的精心组织,广大林农的辛勤劳动,全省项目2010年度实施进展情况良好,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
我省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效益分析
该项目完成后,将产生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一是增加混交林比率和林地植被覆盖度。项目完成后,阔叶针叶等混交林比例将增加11.89%,能够改善项目地区的气候条件,减少病虫害、森林火灾、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减轻灾害损失。林地灌木、草本层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将增加70%,项目林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将提高到76%以上。二是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项目完成后可减少地表径流105万立方米/年,增加森林蓄水量达920万吨/年,相当于建成库容量为920万立方米的水库,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410万元/年。三是减少水土流失。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注入河流的泥沙达6.08万吨,减少土壤肥力损失0.13万吨/年,固土、保肥和改良土壤等间接经济效益73万元/年。四是增加森林蓄积量和森林固碳能力。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森林蓄积量为林木5.7万立方米/年,毛竹4.4万吨/年。可增加吸收二氧化碳8.6万吨/年,相当于一座2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项目林可制造氧气6.2万吨/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效应十分明显。五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通过项目建设,林分结构更趋复杂,为各种动物、微生物、珍稀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社会效益。一是提高林业科技和管理水平。项目建设将锻炼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林农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多功能森林经营、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而且通过落实林权体制改革政策,引入一系列先进管理手段和经验,改善林业管理水平。二是提供就业机会。项目建设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项目预计提供700多万工的直接用工机会。三是改善自然环境、投资环境,提高生态意识。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提高森林的生态保障能力,有效抵抗自然灾害,减少泥石流、干旱、台风暴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项目建设进一步营造环杭州湾优越的生态环境,提升环杭州湾的知名度,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为更好地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服务。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经济效益。经过各种数据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木材、竹林产品、果品、茶叶等林产品总量将会增加,其中增加木材80.14万立方米,竹材8亿公斤,竹笋1.8亿公斤,茶叶鲜叶79.95万公斤,而板栗干果相应减少827.37万公斤。因为该项目的林产品有珍贵大径材、特色饮料茶叶,是森林生物资源产品。社会未来发展越来越依靠可再生资源产品,包括林产品,所以市场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状态,但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将制约供给水平,使得森林产品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建设使项目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这些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又会带动其他服务、消费行业,使经济得以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