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指征变化临床分析
2011-02-09龚令
龚 令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 404500)
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手术技术的改进,剖宫产被视为较安全的手术,并且近年呈上升趋势,但也蕴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术时、术后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从而危害产妇的健康,本组通过本院2006~2010年2 778例剖宫产手术指征临床分析,从而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生产产妇共2 778例,其中剖宫产926例,占32.56%,孕周37~42周之间,孕妇年龄在22~43岁之间。
1.2分析方法 本资料统计各年度的分娩总数、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主要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从而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此资料剖宫产指征主要分为:骨盆异常与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巨大胎儿及产程异常因素和其他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建立数据库,计算相应的构成比和率,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剖宫产率与阴道助产率的比较 2006~2010年间,本院剖宫产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2010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比较 2006、2007年胎宫内窘迫、骨盆并排列首位,2010年社会因素上升排列至首位,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由2006年14.18%上升至2010年 21.2%,胎宫内窘迫时剖宫产率由2006年23.21%下降至2010年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P<0.01)。前两年与近两年比较,妊娠合并症剖宫产率上升,产程异常则下降。见表2。
表1 各年度剖宫产、阴道助产的例数及各占分娩总数的比例
表2 各年度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比较(%)
3 讨 论
3.1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手术及麻醉方式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加之患者担心阴道助产对胎儿的损害,从而剖宫产率提高且逐步呈上升趋势。
3.2 剖宫产指征比较
3.2.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本院5年统计中居首位,分析主要原因:产前宣教与围生保健相对不足,孕妇对生产的知识缺乏,家属对剖宫产的认识不足,加之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给产科医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与困扰,对于一些强烈要求的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而放宽手术指征,避免纠纷发生。
3.2.2 胎儿宫内窘迫 本统计中胎儿宫内窘迫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因产前B超、胎儿监护、妊娠合并症的治疗,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有所提高,近年来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产程中早发现,积极处理。
3.3 降低剖宫产率过快增长的方法 近5年来本院剖宫产率为33.4%,明显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5%以下。而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本资料分析主要建议如下:(1)加强产前宣教与产前保健,让孕妇充满自信心,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消除患者和家属认为剖宫产是最安全和新生儿聪明的误区。(2)指导合理营养,避免巨大胎儿发生。(3)分娩时开展温馨服务,无痛分娩、导乐分娩。(4)加强产科医生及助产士的责任心和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及医患沟通能力。(5)正确认识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手术指征。(6)产科医生要鼓励和支持孕妇采取阴道试产,不能过早确定试产失败。(7)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积极治疗后鼓励患者经阴道试产,如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1]张坚,李萍,谢静燕.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的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60-61.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810.
[3]李小琼,王品霞.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十年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47-648.
[4]常淑芳,郭娟,孙江川,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6):641-642.
[5]李娟清,石一霞.七省市剖宫产率调查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5):306-308.
[6]胡群英,王延洲,王琳,等.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6):651-652.
[7]龙丽霞,奕桦,左肃芳.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1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4(25):243-245.
[8]吕述彦,曹继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25):115-116.
[9]刘建,陈红.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止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6):655-656.
[10]束晓明,王海蓉,曹继藴.改良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在瘢痕子宫的应用周[J].重庆医学,2010,39(6):73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