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师及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

2011-02-0905008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王力王丽辉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医疗疾病服务

05008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王力 王丽辉

健康、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师及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

05008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王力 王丽辉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享有健康和促进健康是公民的重要权利。确立健康管理专家这个职业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着重介绍了健康和健康管理的形势和任务,健康管理师的出现,以及健康管理在中国发展前景的展望。

健康;健康管理;发展前景

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很多看似健康的人其实已经处于疾病发生初期。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超重和肥胖、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实施健康管理,是提高公众健康素质,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重要保证。

1 健康与健康管理

1.1 什么是健康 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仅是人体自身的问题,而是与整体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密不可分的。生物-社会-生态环境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健康是人们每天生活的资源,而并非生活的目的,同时,公民健康又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巨大的社会财富,是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享有健康,追求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是每个公民的重要权利。健康是环境、人文、社会与个人因素互动的结果,单靠生物医学是不能完全解决健康问题的。

1.2 什么是健康管理 健康既然是资源,就能被管理,也需要被管理,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健康管理呢?健康管理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2];是在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改善计划,并鼓励、促使和帮助人们主动采取行动来改善和维护健康[3-4]。健康管理的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和西方古代医学文献中都蕴含有积极的健康管理思想。我国2 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难经》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病和病后康复3个方面的积极措施。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针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了卫生防病科学知识。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提出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1992年,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的金钥匙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1.3 现代健康管理理念 现代健康管理是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和健康管理理念,将现代医院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贯穿于整个健康体检服务工作的全过程[5]。其目的在于通过健康体检的手段,发现不健康状态、疾病前期和疾病危险因素等健康问题,在针对个体化体检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被评估人的遗传史、家族史、患病史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的目的,使健康人拥有健康、亚健康人促进健康、病人恢复健康,从而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服务成本,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同时,要针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跟踪、预测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早期预警[6]。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诊断或预测其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和转归,更有效地控制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健康体检的主要任务。

2 健康管理师

SARS之后,国人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的社会发展需要。在这样的形势下,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2004年组织有关专家探讨是否有必要设立一种新职业来满足社会健康管理的大量需求;2005年,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了健康管理师新职业的申报工作。2005-11-2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函复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将医疗救护员等2个新职业纳入卫生部特有职业范围的函》(劳社厅函[2005]425号)中指出:“同意将医疗救护员、健康管理师2个职业纳入卫生行业特有职业范围”。健康管理师应运而生,健康管理师就是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7]。

健康管理师职业具有4个特点:健康信息采集者和提供者,健康促进推动者,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和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功能是指本职业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或本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其职业功能主要包括五大项: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健康风险因素干预,指导、培训与研究。

健康管理师的潜在就业市场大,包括健康保险公司、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部门、医院和非医院的健康体检机构、国际旅游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及部队的相关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政府机关部门、健康和保健部门、教育和研究机构等都有对健康管理师的需求。健康管理师制定包括饮食、运动及用药的个体化健康计划,并督促实施,把健康理念变为健康行为,以达到控制病情和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避免和延缓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自我管理、改善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8]。

3 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

3.1 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迫切而且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我国人口学特征的变化 我国人口特征不仅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步入老龄化社会,更有着人口老化起步晚,速度快,数量大;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的特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现在经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阶段,国民人均生产总值至少在5 000美元左右;而在我国20世纪末成为老年型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1 000美元[8]。在经济尚不发达,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犹如“穷人得了富贵病”,困难可想而知。

3.1.2 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严重 2001年,中国前10名主要死因中,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恶性肿瘤3种慢性病居DALYs(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的前3位。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3大行为危险因素[9]。

3.1.3 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人口老年化、疾病结构变化与医疗需求、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据统计,过去10年,我国门诊和住院费由1 363亿元增加到5 838亿元,其中30%归因于老年医疗费用的增长。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由1993年的164亿增加到2003年的1 487亿,占总费用的比重由12%上升到26%[10]。

3.1.4 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 自1998年我国改革公费、劳保医疗制度至今,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与1993年相比,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下降了60%。新制度难于发挥应有的医疗保障作用,下岗和失业人员、待业人员、老年人、儿童等脆弱群体更是游离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外。健康保障制度改变的直接结果,是卫生费用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居民个人。有数字表明,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1991年的38.8%上升到1995年的50.3%,到2001年已达60.5%[11]。

3.2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3.2.1 市场需要是健康管理行业兴起的基础 尽管20世纪60年代就有医生采用健康危险评估 (HRA)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如同其他行业的兴起一样,健康管理行业的兴起也是由于市场的需要所促成,特别是由于人的寿命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以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为目标,系统、完整、全程、连续、终身解决个人的健康问题的健康管理服务显然在中国有着巨大的需求及潜力,也正在并逐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产业前景远大。近两年来国内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出现及发展趋势,已经显示出为健康管理埋单的苗头。不难预见,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专业人才的不断成长,市场需求和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保险业、信息产业和健康管理产业的联合与互动,将有力推动和加速健康管理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将逐步建立并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理念先进,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滞后 自2001年国内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到2007年,健康管理走过了艰难而重要的7年。其先进的理念,对国内健康服务的全新视角和理解,逐步获得了认可和追捧。2006年,我们明显看到,以健康管理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培训在增多,甚至有业内人士称2006年是“健康管理年”。2007-10-20《中华健康管理杂志》创刊[12],2007-11-01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国内在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健康产品、服务模式、运行模式、服务范围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3.2.3 专业人员匮乏 健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其中,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健康促进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运动学和营养学都是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至今为止尚无大学培训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这方面人才的各大医院有的是招聘即将毕业的医学方面的大学生,再专门请专家进行这方面的单独培训,不过更多的是大家一边干一边学。2005年国家建立的健康管理师职业,至今已经有近百人考取了这方面的资格,但还是缓解不了目前此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13]。

3.2.4 市场混乱,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目前,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名词,市场上的百家争鸣和无序竞争给大家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茫然。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3.3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健康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来控制疾病,达到健康促进的最大效果[14]。通常认为,对评价个体给予了评价结果又进行了健康教育者效果好于只给予评价结果者,进行了健康危险评价又给予了评价结果者效果好于只进行评价者[15]。健康管理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公司以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已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开支的良好作用[16]。

3.3.1 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事实上,在美国,首先广泛应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正是保险行业。控制投保人群的健康风险、预测投保人群的健康费用,是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主要“用武之地”。2004年,中国保监会为实质性推动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连续颁发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正华健康、昆仑健康、阳光健康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筹建批文。其中,人保健康于2005年率先获准开业,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17]。

随着人保健康业务的不断展开和逐渐深入,该公司指出:从健康保险的经营目标看,健康管理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满足健康服务的需求;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健康诊疗风险控制,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扩大利润空间。由此不难预计,不远的将来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3.2 健康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人群。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健康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主要在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企业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与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等3个方面,其出发点及归宿点都是为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美国健康与生产效率管理学会(IHPM)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健康与生产效率整合与员工健康有关,从而影响其工作绩效的所有数据和服务,它不仅测量健康干预措施对员工健康的影响,还测量干预措施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18]。”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员工健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疾病预防而非治疗获得了企业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不少企业已将员工定期体检作为保障员工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企业引入了员工健康风险评估项目。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规范,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体检后的健康干预与促进,实施工作场所的健康管理项目将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主要方向。

3.3.3 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民群众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二级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19],健康管理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在以下3个方面提供帮助:第一,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第二,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第三,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管理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望成为社区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

4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健康管理是一个新兴起的学科和行业,在我国起步很晚,健康管理的技术和理论还相对比较滞后,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人人都需要健康,人人都需要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一个朝阳产业。作为新兴健康产业的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师将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健康管理服务不断发展和完善,健康管理师将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形成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最终,健康管理师将成为控制疾病的重要生力军[20],也将成为人们健康的“守护神”。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2]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3]吴海云,潘平.对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2):65-69.

[4]Zhao Y,Ash A,Ellis RP,et al.Disease burden profiles:an emerging toolformanaging managed care[J].Health Care Manag Sci,2002,5(3):211-219.

[5]王燕,张毅,修海清,等.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实践[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67-468.

[6]尹树田.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07,11(2):41-43.

[7]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

[8]陈庆瑜.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2):73-74.

[9]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R].2006.

[10]黄建始.健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探讨[G].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高层研讨会汇编,2005:附页.

[1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7.

[12]黄建始.热烈祝贺《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18):22.

[13]黄建始.健康管理在中国[Z].2008年健康管理师培训课件,2008:26-28.

[14]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98-300.

[15]Edington M,Karjalainen T,Hirschland D,et al.The UAW-GM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uccessful outcomes[J].AAOHN J,2002,50(1):26-31.

[16]樊功为,张晶晶,王大文.医院医疗质量建设的初步探索[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6):555-558.

[17]陈君石,李明.个人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1):30-32.

[18]陈文贤,高谨,刘宾,等.健康管理的新理论与实践价值[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10):580.

[19]钟欣.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国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N].南方都市报,2008-01-04.

[20]陈方才,牛丽莉,王汉华.对健康管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旅行医学科学,2007,13(3):45.

Health is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and national prosperity.It is an important rights of citizens to enjoy health and health promotion.Setting a new profess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health.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tuation and tasks of health and health management,the emerg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ists,and the development outlook of China's health management.

Health;Health management;Development

1005-619X(2011)12-1065-03

2011-10-09)

·健康疗养与健康管理·

猜你喜欢

医疗疾病服务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