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交流中跨语境的共享内容:批判与捍卫

2011-02-09廖德明

关键词:听者吉姆相似性

廖德明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3)

话语交流中跨语境的共享内容:批判与捍卫

廖德明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3)

共享内容意指话语交流中为说者与听者所共同知道的内容,也是话语理解活动中重要的方面。但是对于说者与听者能否在话语交流中取得共享内容,近期语言学界却存在争议。关联理论者以及彻底的语境主义者否认存在共享内容,认为只存在最大相似性,而J.Hawthorne, H.Cappelen和E.Lepore则坚持承认共享内容,并从言语报道、信念归属、同一性与相似性和断定的评价四个方面对非共享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关联理论;语境主义;话语交流;共享内容;言语报道

话语理解一直以来就是交流的核心环节,话语理解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话语表层理解,即对话语字面意义的理解;二是话语深层理解,即对话语意图的把握。易的是对话语字面意义的理解,难的是对话语意图的把握。话语意图是话语字面意义所要体现出来的话者的目的,是更深层面的理解,也是交流行为产生的内驱动力。因此话语交流要能顺利进行,不仅仅要理解话语字面的意义,而且更要理解字面意义所覆盖的意图。

听者要充分地把握说者的话语意图,必须要具备一个基础,那就是说者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要为听者所知道,即说者A与听者B,A说的话是S,S所表达的内容是P,这个P必须要为B知道,只有这样交流才能顺利进行。P是说者与听者所共同知道的,称为共享内容(Shared Content)。但是对于说者与听者能否取得共享内容,近期语言学界却存在争议,而本文则对这种争议进行比较深入的探析,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否认共享内容(Non-Shared Content)

关联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的支持者都否认在交流的过程中存在共享内容,认为话语交流依靠的是说者的话语内容与听者理解的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D.wilson & D. sperber的关联理论其实是一种认知心理理论,它把话语理解看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建立在两个关联原则基础之上,一是认知原则,即最大关联性;二是交流原则,即最佳关联。“成功的交流不在于说者与听者之间思想的准确复制,我们把交流看作是对相互认知环境的放大,而不是对思想的复制。”[1]在关联理论看来,话语理解就是根据说者所提供的话语内容,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实现说者所传递的内容与听者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因此,关联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如何寻找交流中说者内容与听者理解结果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对说者内容的复制。

A.Bezuidenhout 加强了这一观点,明确表示交流中的共享内容是不可能的,听者所能得到的是与说者内容相似的东西。“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拒绝这样的观点,即认为能在交流中寻找到说者与听者所共享的一些内容。在交流中,我们需要承认的仅仅是与说者相关的话语内容(speaker-relative utterance content)和与听者相关的话语内容(listener-relative utterance content),以及在这两种内容之间具有的相似性关系(a relation of similarity)。……这并不意味着对字面解释需要一致性的否定,而是说,这种一致性是说者表达的思想与听者理解的思想之间的相似关联程度。”[2]

R.Carston赞同A.Bezuidenhout的观点,他也认为在交流中只能找到相似性,找到足够好的理解。“交流的成功取得很少是在于听者对说者意图交流的内容的完全复制,像任何明示刺激一样,一种话语通常不是只有一种单一的解释,而是大量非常相似(very similar)解释中的任何一种,如果听者揭示了它们中的一种,那么理解就是成功的,或者是足够好的(good enough)。”[3]R.Carston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一个说者说出一句话s来试图交流一个命题q,解释者用一系列的命题p1…pn来解释,它们与q是不同一的。但是没有关系,只要这些解释p1…pn与q是相似的,那么这就是足够好的解释。

几乎所有坚持关联理论的语言学者都认为在交流中只能找到说者话语表达内容与听者话语理解效果之间的相似性,否认存在能够为说者与听者共享的同一的话语内容,即当一个说者说出一句话s,试图交流命题q,听者将不能直接获得q,听者只能获得与q相关联(或相似)的一些命题。

其实不仅坚持关联理论的语言学者否认交流中的共享内容,所有那些被H.Cappelen &E.Lepore称为“彻底的语境主义者(Radical Contextualists)”[4]的学者都是赞成非共享内容的,如J.Searle、C.Travis 和Tecanati。

二、捍卫共享内容(Shared Content)

但是在另一部分学者看来,交流的成功进行与理解的达成是建立在共享内容基础之上的,否认共享内容必然带来一系列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与言语行为。J.Hawthorne, H.Cappelen和E.Lepore是坚持共享内容的典型的代表,特别是H.Cappelen和E.Lepore,他们认为所有坚持非共享内容的学者的解释与理由存在问题,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批判[5]:

(一) 言语报导(Speech Reports)

NSC的理论不能够解释我们的报导实践(reporting practices),即对他者所说言语的报导的解释力是不够的。比如一个人吉姆说了一句话S,这里为了说他所说的,可以用下面的形式来进行表示:

(1) 吉姆说了p

如果我们把吉姆的话解释为已经断定了p,那么我们最终将会获得S语句表达的信念。但是如果NSC的理论是正确的话,归属于我们的命题与吉姆意图用话语交流的命题是相似的,而不是同一的。NSC的理论不得不告诉我们怎样理解这种语言活动,它仅有两种选择:

(a) 说像(1)这种话语报导字义上是错误的。

(b) 说即使吉姆不意图交流命题p,(1)也能够是真的。

但是这两种选择在理由上都是有问题的,以事例(2)进行说明:

(2) 这也是莎莉所说的

根据NSC的理论,我们正在做的是下面这些:我们获得一个解释的命题,这个命题与吉姆意图交流的命题是相似的;我们也获得了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是与莎莉意图交流的命题是相似的;同时在说(2)时,我们又在宣称吉姆和莎莉在断定一个唯一的命题。那么NSC的支持者必须要能够对这种矛盾的状况提供合理的解释,事实是他们无法提供这样的解释。

(二) 从断定到信念归属(Belief Attributions)

在一些语境里,如果我们相信(1)是真的(我们也相信吉姆是诚实的),那么我们就能推出吉姆是相信p的。因此在一些语境里,(1)和(2)的真将会使我们推出吉姆和莎莉都是相信p的。

如果NSC是正确的话,这个程序将会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最后得到的解释命题不是说者意图交流的那个命题,而是与说者意图交流的那个命题相似的命题。我们肯定不会相信所有那些与我们相信的命题相似的命题,如果我们相信的话,我们就会相信每个东西。NSC的支持者的解决策略只能有两个:

(a) 认为我们使用这个程序进行的信念归属是错误的。

(b) 宣称这个信念报导“A相信p”是真的,即使A不赞成p。

但是无论选择哪一个解决策略,都会推出相反的结论,因此如果NSC是真的话,那么把断定的内容归属于信念的使用就将会陷入危险之中。

内容共享的语言实践是与其他出现在非语言生活的实践(比如行为、活动、信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关于共享内容的信念是错误的,那么一些关于非语言实践的基本信念与理解也会陷入危险之中:

话语内容的稳定性与非言语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重要的,我们相信我们能够给许多人同样的指令,我们相信他人所说的能够证实我们的信念,我们也相信我们能评价他们所说的,而这需要有一个共享内容来承担这些非言语的行为。而那些认为在跨语境中没有共享内容的理论将会使这些非言语行为建立在错误的信念基础之上,会使我们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混乱。

(三) 同一性与相似性(Identity and Similarity)

NSC的支持者认为,像“A说了p”“A说了B所说的”“我同意A所说的”“我确切理解我所说的”……这样的语句在跨语境中是不需要内容同一性的,需要的是内容相似性:

批判1:同一性是传递的,而相似性则不是

考虑这样的语句:

(3) 如果A所说的是B所说的,并且B所说的是C所说的,那么A所说的是C所说的。

同一性具有传递性,所以上面(3)是成立的,但是如果A所说的是相似于B所说的,B所说的是相似于C所说的,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得到:A所说的是相似于C所说的。这样根据相似性理论,(3)就是错的,但是因为(3)不可能是错误的,所有只能是相似性理论的解释不成立。因此,“A说了p”与“A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并不是简单等同的。

(4) 如果A说了p,并且B说了p,那么A所说的与B所说的是相同的。

相似性理论对此的解释则是不成立的:如果A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B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不能简单地得到A说的与B说的是相同的。

批判2:相似性的观点不能够解释“完全说了某人所说的那些”和“说了相似于某人所说的那些”之间的不同。

如果把“A说了p”看成是“A表达了一个相似于p的命题”我们就没法解释像下面这样的句子:

(5) 他几乎(almost)说了p,但是他没有

(6) 他说的那些与p非常接近(very close),但不是p

(7) 他说的那些是相似于p的,但不真正(not exactly)是p

最典型的是:

确定专家群体的主观感知价值(ppvmn)M×N与(npvmn)M×N,其中由于指标实际值低于最低参考点的应急方案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需剔除存在npvmn<0的应对方案。令筛选出的方案基于TOPSIS排序思想,可将期望水平参考值作为正理想评估值,最低要求参考值作为负理想评估值,则与可理解为由决策专家群体确定的应急方案epm在指标cn下的实际表现情况与期望值或最低要求值之间的主观感知距离,进而确定各应急方案的实际表现情况与正负理想值之间的加权主观感知欧式距离:

(8) 他没有说p,但是他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

根据相似性理论,“说了p”意指“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因此(8)就应该指:

(9) A没有说相似于p的东西,但是他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

这很明显不是(8)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相似性的理论对这样的语句是没办法作出合理的解释的。

批判3:使用“相似度”与“相对相似性”也是不明智的

(10) A相似于B更甚于C

(11) A是比较象B

根据相似性理论,“A说了p”就是“A表达了相似于p的命题”,而且是相似度很高的,但是这两个句子还是不同一的:

(13) A说了p命题

(14) A说了非常(very much)相似于p的命题

批判4:无同一性的相似性

下面这是合理的:我们要理解别人说了相似于p的东西,我们首先要理解别人说的p。相似性是寄生于同一性之上的,如果相似性理论是成立的,那么在语言中就没办法来谈论话语表达的相同性,因为我们在谈论A与B 是相似的,而这需要我们首先直接谈到A和B。

(四) 断定的评价(Assessments of Assertions)

考虑下面几个语句:

(15) 我同意吉姆所说的

(16) 这个是真的

(17) 这个是有问题的/不可接受的/不理性的。

(18) 这个是没有证据的

NSC不能很好的处理象这样的语句,因为:

在说出(15)或(16)的时候,说者并不是同意与吉姆赞成的命题相似的命题,而是同意吉姆所表达的同一命题。

在说(17)或(18)的时候,说者并不是在评价与吉姆所断定的命题相似的命题,而是在评价与吉姆所表达的同一命题。

要评价他者所说的,首先要确定他说了什么,然而NSC的理论对他者所说的报道实践的解释却是不成功的,这种不成功直接对我们报导内容的评价带来影响:

(1) 大量的语句不一致。最大的担忧在于:如果NSC是真的,那么接着当我们认为我们正在评价他者意图交流的东西时,我们真正地是在评价与那个命题相似的一些命题。因此当我们认为我们正在评价他者所说的时,其实我们不是。当我们正在收集一些证据和论证来驳斥他的断定时,我们也不是。我们的评价总是远离我们的目标。我们从来不会真正达成一致或不一致——我们总是错过我们真正的目标。毫无疑问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说者意图交流的那个命题。

(2) 变化的真值。在一个解释语境C1里,话语“吉姆所说的是真的”能够是真的;在另一个解释语境C2里,它能够是假的。假设在语境C里,A说了语句S意图交流q,在C1,p是充分相似于q的,因为q是真的,所以语句“A所说的是真的”是真的。在另一个解释语境C2里,p是充分相似于r的,r是假的,因此语句“A所说的是真的”是假的。因此在C1里,A所说的是真的,但是在C2里却是假的。他话语的真值将会随语境改变而变化,这是NSC蕴涵的两个本质问题,它们导致了一种被描述为“弱弄巧成拙(weakly self-defeating)”[6]的状态。“弱弄巧成拙”意味着在交流中一种状况的真却不能用于被交流,没人能够理解或者评价它是真的还是假的。NSC就是这种交流的“弄巧成拙”,它首先预示着NSC支持者思考和意图交流的命题不是他们听众所得到的命题,交流的仅仅是与此相似的一些命题,肯定是与NSC支持者心中的命题非常不同的。

三、我们的观点

交流中话语意图的理解必须要以使交流顺利进行为目标,“强调的是听者对言者的信息认知,侧重的是语言理解问题”。[7]只要交流顺利进行了,那么说明话语双方的理解就是到位的,如果交流没能顺利进行,那么就说明双方的理解存在问题。根据这一目标,我们认为交流中的理解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强理解”(或者是准确理解),即说者A说了S意图交流p,而听者B直接把握p。在这种交流中存在共享内容p,我们平时简单的交流大都是这种形式。比如:

(19) A:我家有一条可爱的小狗。

(A意图交流“我家有条可爱的小狗”)

B:恩,我知道。

(B得到“我家有条可爱的小狗”)

一种是“弱理解”,即说者A说了S意图交流p,听者没有直接把握住p,而是把握住了r,但是r → p。比如:

(20) A:我和我丈夫关系特好,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坐在一起聊很久。

(A意图交流“我们有共同语言”)

B:看来,你们至少有很多话可讲。

(B得到“我们是谈得来的”)

A 意图交流的“我们有共同语言”与B获得的“我们是谈得来的”这两个命题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从B却能得到A,那么也说明B是理解了A的意图,也是能够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弱理解”是有别于相似性的,因为r是相似于p的,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从r能够得到p;一种是从r不能得到p。(20)就是第一种情况,是我所说的“弱理解”,但是第二种就不是,比如:

(21) A:我家有一条可爱的小狗。

(A意图交流“我家有条可爱的小狗”)

B:哦,原来你家有条狗啊。

(B得到“我家有条狗”)

A意图交流的是“我家有条可爱的小狗”,B却得到了“我家有条狗”,A交流的与B得到的是相似的,但是从“我家有条狗”却得不出“我家有条可爱的小狗”,因此在我看来这种理解情况总会使我们的交流看起来不自然,别扭,不能使我们的交流顺利地进行。

在交流中最希望的是第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受交流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交流语境、主体的认知等,不是每种交流都会以第一种方式出现。换句话说,交流的成功取得并不是一定非要存在共享内容,可能说者没有把握p,而是把握住了r,只要r → p,这也不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

[1]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M]. Basil Blackwell: Oxford,1986: 192−193.

[2] Bezuidenhout A.The Communication of De Re Thoughts [J].Nous, XXXI, 1997: 197−225.

[3] Carston R. Explicature and semantics [J]. Davis S, Gillon B, eds.Semantics: A Rea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76.

[4] Cappelen H, Lepore E. Insenstive Semantics [M]. Basil Blackwell: Oxford, 2005: 67.

[5] Cappelen H, Lepore E. Relevance theory and shared content [J].Burton-Roberts N, ed. Advances in Pragmatics, Palgrave Macmillian. 2006: 38.

[6] Hawthorne J. Knowledge and Lotterie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78.

[7] 廖德明. 会话中主体的语言信息动态认知[J]. 中南大学学报,2008, (3): 420.

Abstract:Shared content known by the speaker and listener in utterance 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course of understanding the utterance. But can the speaker and listener really obtain shared content? Relevance Theory and Radical Contextualists consider that content sharing is impossible, with onl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most similarity.J.Hawthorne, H.Cappelen and E.Lepore insist that content sharing exits, and systematically criticize non-shared content from Speech Reports, Belief Attributions, Assessments of Assertions and Identity and Similarity.

Key Words:relevance theory; contextualism;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hared content; speech reports

Shared Content in Different Contexts: Criticizing and Insisting

LIAO Dem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Renming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H030

A

1672-3104(2011)02−0161−05

2010−04−29;

2010−1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09YJC740058);四川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

廖德明(1976−),男,四川仁寿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编辑:汪晓]

猜你喜欢

听者吉姆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吉姆餐厅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