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工作配合体会

2011-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彭辉王海艳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全麻体位手术室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彭辉 王海艳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使患者消除疼痛与不适,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是保证手术开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麻醉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并且要掌握足够的麻醉知识,强化服务配合意识,协助麻醉医生积极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现将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1 术前教育 麻醉前1 d护士到病房为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安抚患者,消除或减轻患者对麻醉与手术产生的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室环境,询问过敏史及手术史,强调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目的(禁食固体食物至少8 h,禁饮2 h)。女性患者询问月经史、嘱其摘掉首饰,全麻病人摘掉假牙,以免气管插管时误吸引起窒息。

1.2 麻醉前准备

1.2.1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在麻醉状态下,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室温过高,影响患者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患者机体散热太快,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温度由巡回护士根据室内室温做适当调节,一般控制在22~25℃,冬季适当调高至26~27℃,相对湿度为40%~50%。

1.2.2 麻醉设备及药品准备 手术开始前,手术室护士应协助医生准备麻醉用物,如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心脏除颤仪、电动吸引器及宽胶布等,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手术中所需的特殊药品都应准备齐全,以保证麻醉手术中能够及时地取用。

1.3 麻醉前用药 合理的麻醉前用药可稳定患者情绪,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麻醉前通常给患者注射鲁米那、阿托品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的作用,降低基础代谢及反应的应激性。如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常给患者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2 KU,可预防术中出血。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将患者用推床推送至手术室,以免因步行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

2 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麻醉前手术室护士应与麻醉医生共同按照“手术安全核对表”里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对,即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皮肤情况、药物过敏史、各种皮试结果等,核查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施展麻醉。

2.2 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麻醉开始前需建立1条或多条静脉通道,妥善固定,以防滑脱。全麻患者手术前,麻醉医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连接三通延长管,以方便术中加药、输血。由于术中多为口头医嘱,所以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2.3 体位的配合 椎管内麻醉开始前,护士应协助医生摆放麻醉体位,并在床旁照看,防止患者坠床和体位变动。手术中需要摆放特殊体位时,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共同完成,要求固定牢固,使患者舒适、安全,便于医生操作,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避免皮肤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2.4 全麻的护理配合 由于全麻诱导期用药剂量大,麻醉风险高,麻醉药对心血管作用影响剧烈,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巡回护士应密切配合,了解全麻常用药物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静脉给药。全身麻醉诱导前,护士应将患者妥善固定,准备吸引器,便于气管插管后吸痰,全麻诱导药需标识明确,严格核对,以防静脉推注时拿错药物,减少意外情况发生。麻醉开始后执行麻醉医生医嘱,注射诱导药,协助麻醉医生插管。全麻苏醒期间,调整好体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保暖,防止低温导致患者寒战或麻醉苏醒延迟。

2.5 输液和输血的配合 麻醉和手术中补充血容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补充血容量。小儿、老年人及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如术中需输入库存血时,应先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输入,并且血液要经过加温后输入,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当大量输血时,需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酸钙10 mL,以中和枸橼酸。

2.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处理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熟悉各种抢救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循环及呼吸系统都有干扰作用,因此手术开始后,护士要善于观察和识别不同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术中出现意外,要做到紧张而不慌乱,迅速与麻醉医生配合妥善处理。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观察术中失血情况,给药要及时,剂量浓度必须准确无误,紧急情况下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3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护送患者回病室,途中密切观察输液管路是否通畅及呼吸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头晕等,并注意保暖。与病室护士详细交代所施手术的名称、部位、麻醉方式、术中用药、皮肤情况及麻醉过程中病人的基本情况、术后麻醉注意事项等,待病房护士测完血压正常后返回。于术后3~5 d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体会

手术护士与麻醉医生是一个工作整体,手术过程需要相互密切配合。所谓“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从患者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无论何种麻醉,巡回护士均应陪伴在患者身旁,不随便离室,并与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地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1]魏革.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全麻体位手术室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