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全国胰腺疾病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2011-02-09郭晓钟李宏宇王兴鹏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郭晓钟 李宏宇 王兴鹏

整理者单位:110840 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郭晓钟、李宏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兴鹏)

·会议纪要·

2011全国胰腺疾病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郭晓钟 李宏宇 王兴鹏

2011年全国胰腺疾病高峰论坛于2011年8月12~14日在沈阳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主办,辽宁省医学会和沈阳市医学会共同协办,沈阳军区总医院承办。参加会议代表超过800人,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郭晓钟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及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近80位出席本次会议。大会共邀请国内及德国、澳大利亚的24位专家围绕胰腺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等方面内容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充分讨论。

樊代明院士首先报告了肿瘤治疗中的难点及新途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概括了肿瘤治疗中的难点,并提出新的治疗途径,使大家开阔思路、瞄准前沿,继续不懈地对肿瘤治疗进行深入探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攻克这一顽症。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报告了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指出有胰腺疾病无肝硬化病史,伴有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考虑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并提出了诊治的特点及对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社长向与会专家及代表介绍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与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现网上期刊稿件编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协同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袁耀宗教授做了关于糖尿病和胰腺癌关系的研究报告, 1型或2型糖尿病会使胰腺癌发生风险增高约20%。针对糖尿病或肥胖的有效治疗可帮助降低胰腺癌的发生风险,但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促泌剂可能增高胰腺癌的发生风险。而对于明显胰腺癌家族史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应该密切随访。德国慕尼黑大学Friess教授报告了胰腺肿瘤外科治疗策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兴鹏教授做了胰腺癌发生与发展-Hedgehog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报告,胰腺在前肠内胚层起源的器官中具有独特的发育信号调控机制,发现了Hh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表达显著上调,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恶性进展和有望改善胰腺癌的预后,这些发育信号将为寻找特异性标志物和治疗靶位提供一条独特的思路。沈阳军区总医院郭晓钟教授对其团队25年来在胰腺癌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发现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意义最大;通过对胰腺癌研究为其早期发现、控制转移及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了平台;通过由动物模型到人体的研究探索了胰腺癌无痛微创的治疗途径。并利用干细胞、纳米技术及机器人设备对胰腺癌进行诊治提供新途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晓平教授报告了DC疫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根据吉西他滨的敏感性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军事科学院王立生教授报告了MicroRNA调控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芯片、PCR高表达和干涉技术证明microRNA-486-5p是调控肿瘤细胞的重要microRNA;Foxo1及PTEN是microRNA-486-5p的重要靶基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的报告提出了循环中正常水平的生长抑素有助于降低0ddi括约肌的张力;应在早期针对SAP高危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及奥曲肽等。这些新观点的提出有利于临床医师对这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再认识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教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报告了SAP感染的防治,发病率显著增多,死亡率居高不下,感染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SAP要注重早期的预防,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内镜治疗及穿刺引流是重要手段。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赵晓晏教授介绍了SAP感染的处理、外科及内镜或阶梯化治疗方法。阶梯治疗是治疗SAP的正确路径,建议微创引流治疗胰腺坏死后脓肿具有创伤小、引流效率高的特点。北京朝阳医院郝建宇教授对SAP的评分做了比较,详细介绍了Ranson、APACHEⅡ等评分标准优缺点,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各种评分标准预测SAP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田字彬教授系统地解读了SAP营养支持(EN)治疗方法和依据,建议SAP早期应用肠内营养。

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报告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系统地介绍了AIP的发病机制、诊治等内容,目前我国对AIP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作了关于慢性胰腺炎(CP)诊治策略的报告,阐述了CP的治疗手段除戒酒、饮食调整、止痛剂、胰酶替代和生长抑素外,必要时可选择手术和内镜下治疗。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分析了CP的危险因素,酒精和吸烟是CP的独立危险因素,遗传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升高,CP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黑龙江省医院任旭教授作了ERCP胰管支架应用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胰管支架的类型及在各种疑难、复杂胰腺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此类无痛微创技术操作难度大,临床疗效显著。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金震东教授介绍了超声内镜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包括EUS对胰腺癌诊治、细针穿刺活检等,这些前沿技术对胰腺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深圳市人民医院朱惠明教授报告了SAP的腹腔内镜治疗,应用腹腔內镜进行腹水吸引、网膜囊切开引流、置管腹膜透析等操作,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SAP急性炎症反应期MODS患者较有效的方法。

另外,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的Pearce教授报告了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PEI),许多病因可导致PEI,PEI临床评估难度很大,胰酶替代治疗仍然是治疗PEI的主要手段。澳大利亚医学院Toouli教授报告了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及处理。河北医科大学白文元教授报告了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临床应用现状与评价。直接或间接胰功能试验是临床应用的方法,但因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临床受到限制。各种胰功能试验的最大缺陷在于不能区别胰腺癌。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工作会议,委员们就学组今后的工作作了认真的讨论,并对制定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作了分工。初步讨论了增补胰腺学组成员的五个标准。

本次会议历时2天, 该论坛是胰腺病学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为中、外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学术平台,这对推动我国胰腺疾病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帮助广大消化专业同仁提高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0.3760/cma.j.issn.1674-1935.2011.05.025

郭晓钟,Email:guoxiaozhong1962@163.com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