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述略

2011-02-08钱承军

传媒 2011年7期
关键词:创刊中共中央报刊

文/钱承军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事业是与党同时诞生、同步前进的。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着党的事业和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党报党刊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过程。据不完全统计,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各机关、部队、团体及个人在30年间所创办的各种报刊,总计不下4500余种。这些报刊在创建新中国的伟业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华彩乐章之一而成为永恒。

建党初期

党的报刊早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后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党诞生之前,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创办了一批报刊,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报刊,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由原资产阶级民主报刊转化成面向一般读者的报刊。最显著的是改组后的《新青年》,原是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是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阵地。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加强了对广大读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但仍未失原来同人刊物之色彩。

二是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为对象,为建党做准备而创办的理论刊物。这就是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任主编,编辑、出版和发行都是秘密的,是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必读教材,更是中共各地早期组织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筹备建党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是向工人宣传劳工运动的通俗性刊物。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随即在工人中活动,并相继创办了以“劳动”二字命名的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如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创办的《劳动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劳动音》、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创办的《劳动者》和1921年2月创办的《劳动与妇女》等。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从此诞生。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开始筹办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于同年9月在上海创刊,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党的刊物。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罗章龙、王荷波等人也先后参加编辑工作。《向导》为宣传贯彻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及后来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后,中共中央创办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1923年7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瞿秋白。该刊着重宣传国民革命运动,它和《新青年》、《向导》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形成当时中共中央强有力的舆论宣传阵地。

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出版机关报《劳动周刊》。这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编辑主任张特立,实际主编是李启汉。北京党的早期组织于1921年7月创办了《工人周刊》,主要负责人有罗章龙、李大钊、高君宇等。1922年6月,《劳动周刊》被公共租界当局以“登载过激言论”、“鼓吹劳工革命”的罪名勒令停刊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也被迫迁至北京,将《工人周刊》作为总部的机关刊物,由邓中夏担任主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各地的分部和一些地方工会组织也出版了自己的报刊。如《山东劳动周刊》、武汉《劳动周报》、长沙《劳动周刊》等。这些工人报刊在反映工人罢工高潮、总结斗争经验的同时,十分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群众。

1921年12月,党领导创办的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以上海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在上海创刊。由党中央宣传部负责人李达亲自领导,重要文章多经他审阅修改。主要编辑有王会梧、王剑虹等,陈独秀、沈雁冰、邵力子等人也常为该刊撰稿。1922年6月,《妇女声》停刊后,中国共产党将妇女宣传重心转移到了由邵力子为总经理的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妇女周报》上,这是当时唯一能够反映全国妇女运动全貌的妇女刊物。其主编之一、著名共产党人向警予在这个新阵地上积极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妇运主张。

党的早期报刊是在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下,借鉴了列宁办报思想与苏联党报经验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既运用了外国经验,也因根植于中国大地并面向中国社会和劳苦大众,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体现在党对报刊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强调报刊的阶级性、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诸多方面。这对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对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日后党的报刊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伐战争时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一大批共产党员的帮助和主持下,以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报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5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张太雷首先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之后,毛泽东出任该部代理部长,创办了著名的国民党中央政治机关报《政治周报》,并担任该报主编。

这一时期出版的由共产党人主持经办的其他统一战线刊物,还有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出版的《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出版的《革命工人》、国民党青年部出版的《青年工作》等。

国共合作后形成的有利局面,使得党领导下的各种报刊都能独立出版、公开发行,一度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兴旺的报刊网状发展态势。

大革命前创办的《向导》等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继续担纲舆论导向作用,并能够面向全国发行。五卅运动高潮中诞生的《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最早的一份日报,编辑部设在上海市闸北华兴路56号的一个石库门客堂里,条件极其简陋。炎热的天气里,身体有病的主编瞿秋白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赶写社论、编新闻,还亲自编排、校对,直至付印出版。晚上他还要听取记者们的汇报,组织他们写稿。尽管工作艰辛异常,但他认为“这项工作比在大学讲台上有效得多”。该报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社会影响极大,出至10期后销售量即达3万份。

这一时期,党的地方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共北京地方党组织主办的《政治生活》周刊、萧楚女主编的中共河南区委机关报《中州评论》等;青年团报刊有在全国青年中具有巨大影响的刊物《中国青年》及《平民之友》、《青年工人》等;工农报刊有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中国工人》和指导农民运动的《中国农民》等;而最具代表性的妇女报刊,则是1924年1月创刊于天津的《妇女日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创刊于1928年11月20日。1930年8月15日,与《上海报》合并为《红旗日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共产党报刊一概被查封,一些由共产党员参与的国民党左派报刊也被查封或改组。中共报刊的出版中心由此转向武汉。《向导》、《中国青年》等都迁至武汉,加上武汉地区原有的《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党声》杂志以及工农青妇女等各类报刊,又形成了一股较强大的革命报刊力量。但随着国民党内部蒋、汪两大派系形成“宁汉合流”,局势再度恶化。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等革命报刊活动家相继被杀害。《向导》停刊,《中国青年》迁回上海,许多革命报刊或被迫改组,或被查封停刊,或转入地下。中国共产党报刊工作自创建8年以来,历经艰难、苦心经营才得到的初步繁荣发展的局面,就此遭到严重摧残而进入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迁至上海,在白色恐怖之中继续领导革命斗争。为了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中共各级各地组织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在上海及其他地区秘密出版地下报刊,重建党的报刊网络,使中共报刊事业又较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秘密出版发行的报刊约288种。据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官方统计,1929年全国的“反动刊物”比1928年增加了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54%。在出版的党报党刊中,级别较高、影响较大的是《布尔塞维克》、《红旗》、《红旗日报》、《上海报》等。

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红旗日报》,1930年8月15日创刊于上海,后改为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机关报。

《布尔塞维克》是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理论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第1期的《发刊露布》指出:国民党“已经不是从前的革命的国民党了,而是屠杀工农民众,压迫革命思想,维持地主资本家剥削,滥发钞券紊乱金融,延长祸乱荼毒民生,屈服甚至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此后中国的革命,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起领导的责任”。针对国民党当局对革命报刊实行封锁、扣留、查禁的压迫政策,该刊采取了一种迷惑敌人,躲避检查的权宜之计。从1929年起,它经常用伪装封面和变换刊名的方法面市。曾用过的刊名有:《少女怀春》、《爱的丛书》、《新时代国语教科书》、《BOLSHEVIK》等。这种“化装”方法,也是当年许多中共地下报刊为了与敌人进行合法斗争,尽量避免敌人查封,以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常用手段。

1931年11月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党的报刊事业亦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与过去党的报刊作为政权的批判者和群众运动的向导,主要强调揭露和指导有所不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根据地的执政党,党报党刊也成为执政党的机关报刊,肩负着支持革命战争、宣传政权建设、组织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艰巨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底到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止,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9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红色中华》、《青年实话》、《斗争》、《苏区工人》等。同时,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出版了不少报刊,如湘赣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17种,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24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28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33种,川陕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12种,闽浙赣(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16种,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3种,琼崖革命根据地出版报刊约5种。

人民军队报刊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十年内战时期由中共中央军委、中央革命军委、红军总部创办的报刊约28种。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创办的报刊约52种,革命根据地红军报刊约15种,国民党统治区兵运报刊约9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31年12月由红军总政治部创办的《红星》报,较出色的还有1932年8月~1934年9月出版的军事政治理论刊物《革命与战争》、1933年由红军总司令部出版的军事性刊物《红色战场》等。

抗日战争时期

1936年底,在“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后不久,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日问题开始谈判,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也于1937年1月由保安县城迁往延安。此后,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中共报刊摆脱了过去主要处在秘密状态和流动作战、辗转迁移状态下艰难生存的困境,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府,也是整个抗战时期中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

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共出版各类报刊约80余种,报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教育及新闻业务等方面,组成结构上既有中央级报刊,也有地方小型报刊,从而逐步形成了以党中央机关报刊为中心的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多级报刊系统,在宣传抗战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陕甘宁边区及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及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党的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在理论上也得到充分阐释和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其间,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报刊有:创刊于1939年2月7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创刊于1939年10月20日的中共中央党内理论刊物——《共产党人》;创刊于1939年1月15日,由八路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军事、政治综合性刊物——《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于1939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青年运动委员会主办,以帮助青年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青年》;创刊于1939年6月1日,由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妇女》;创刊于1940年2月7日的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创刊于1940年2月15日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中国文化》;创刊于1940年3月25日,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的《边区群众报》。

194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延安出版大型日报《解放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同时,将《新中华报》、《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这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大型日报,毛泽东题写报名并撰写发刊词,阐明了报纸创刊的宗旨和任务,论证了党报使命与中国共产党使命的一致性:党报就是要准确地宣传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及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教育人民群众、指导革命工作的武器。该报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总编辑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艾思奇、廖承志、范长江、钱俊瑞、石西民、梅益、徐迈进也曾先后作为《解放日报》的主要负责人,为这张报纸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日报》在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出版,不断改进,及时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它不仅宣传了党的政策,鼓舞了军民斗志,也为各解放区乃至新中国培养了一批特别能战斗的新闻队伍。它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卓越的宣传业绩和丰富的办报经验,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页,成为中共新闻史上一座里程碑。

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最早的机关报《红星》报,1931年12月创刊于江西瑞金,由邓小平主编。

中共各级组织还在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及海外创办了大量报刊,比较重要的有: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日报》,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江淮日报》、《盐阜大众》,在武汉创办的党的机关报刊《群众》和《新华日报》,成都的《华西晚报》,浙江临安的《民族日报》,上海孤岛的《译报》、《导报》,香港的《华商报》(晚刊),法国的《救国报》(后改名为《救国时报》)等。

解放战争时期

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理论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

抗战胜利带来了中国社会背景的根本性变化,使得国内阶级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报刊工作的中心任务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军事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和转移。1945年9月14日,正在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急电中共中央并转华中解放区负责人,指示他们尽快派人去上海等地办报。在内战全面爆发前的一年时间内,中共在国统区创办、经营报刊的大致情况介绍如下。

上海。这一时期党的报刊主要有:中共上海地下党于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领导创办的《新生活报》(后改名为《时代日报》);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创办于1945年9月21日的《联合日报》;先后由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上海局文委领导,于1945年10月9日创刊的《文萃》周刊;为了代替《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主办中共中央机关报进行宣传,于1946年6月3日恢复出版的《群众》周刊。

北平。1946年初,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由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一短暂的有利时机,利用在北平可以公开活动的合法地位,于同年2月22日迅速筹办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解放》,由叶剑英、李克农率领的中共代表团直接领导,钱俊瑞任总编辑。这是继重庆《新华日报》后,中共在国统区创办的第二家公开发行的党报。

华南。1945年9月初,中共中央致电中共广东区委,指示迅速派人去广州、香港开辟报刊宣传阵地。1945年11月13日,中共于战后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家党报《正报》创刊。另于1946年1月4日在香港恢复出版统一战线报纸《华商报》,于1947年1月31日在香港创办了《群众》周刊香港版。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和平与内战问题,成了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呼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揭露反动派内战阴谋,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报刊工作任务的中心内容。重庆《新华日报》主要围绕以上内容,积极组织宣传报道,并同《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和《大公报》展开多次激烈论战,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不同党派之间一次重大的舆论交锋事件。

解放区党的报刊事业同整个战局的态势相似,经历了一个发展、收缩与再发展的过程。日本刚宣布投降,八路军、新四军冲破国民党的禁令大举向沦陷区进军,收复了大片失地,解放区迅速得到扩大,报刊事业也随之有了很大发展。截止1946年上半年,即内战全面爆发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各地解放区报刊就新增约225种。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解放区中共报刊的宣传紧紧围绕“反内战,促和平,民主建国”的中心工作来展开。

内战全面爆发初期,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和转移阶段,战术上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争一城一寨之得失,暂时放弃了一些城市和部分地区。这就使得解放区的报刊事业由发展转变为收缩,办报环境也随之恶化,许多报刊从城市又撤回到山区和乡村出版,出版周期有所延长,发行范围缩小,数量减少。

1947年下半年,解放军在战场上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区不断扩大,解放区报刊事业逐渐走出困境得到恢复,由收缩转入再发展阶段。随着战事的节节胜利,一座又一座大、中城市被相继解放,中国共产党报刊事业的中心,有史以来从真正意义上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对解放区的报刊工作极为重视,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和刘少奇的两个“谈话”上。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晋西北兴县蔡家崖村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并作了重要讲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主要阐述了四个观点:报纸要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要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报纸工作人员要向群众学习;报纸要办得尖锐泼辣,鲜明活泼,有朝气,富有战斗风格。1948年10月2日,在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刘少奇来到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和华北《人民日报》社举办的记者培训班,并发表重要讲话,后称《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这两篇讲话被公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1937年12月创刊。1948年6月,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华北局《人民日报》。

1949年7月1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在北平成立,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新闻队伍,以及国内不同党派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实现了胜利会师。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49条明文规定:“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禁止利用新闻以进行诽谤,破坏国家人民的利益和煽动世界战争。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体的革命报刊事业,在历经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机关报《苏区工人》报, 1932年在福建长汀县苏区创刊,后迁到江西瑞金。

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所走过的30年历程,是奋斗、开拓、创造、胜利的30年,形成了艰苦奋斗、政治家办报、集中统一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一系列党的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贯穿其中的一条最主要的红线就是“两个联系”。

中国共产党从创办自己的报刊之日起,目的性就十分明确:即为了革命,为了推进革命斗争而进行宣传鼓动,不能空泛地坐而论道,而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劳动界》、《劳动音》等工人报刊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都是结合工人的实际生活来通俗地宣传马列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共产党》月刊发表文章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样适用于中国,并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来分析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例如,阐述中国农民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重要意义这样的问题,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

《新青年》季刊宣称,该刊的任务是“研究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分析现实的社会运动”,以“助平民劳动界实际运动之进行”。《中国青年》善于针对青年中存在的问题发表文章,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向导》则申明:“本刊并不像别的报纸一样,只发表空议论,本刊所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这充分表明《向导》的宣传是和广大群众的革命实践密切联系的。

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青年实话》,1931年7月创刊。

党的报刊活动家由于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很注意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刊。例如,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专门刊登启事,欢迎工人投稿。设有《读者投稿》、《工人投稿》、《通信》等栏目,刊登了许多工人的来稿和来信。该刊编者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进行具体组织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了上海机器、印刷等工会,这在中国报刊史上是一种破天荒的举措。恽代英主编《中国青年》时率先身体力行,多次组织学生“到民间去”,深入工厂、农村,调查基层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工农民众的疾苦和要求。蔡和森主编的《向导》,刊登了大约160多篇政论,都是联系实际、分析精辟的好文章。该刊也长期辟有《读者之声》专栏,发表了许多读者的来信、来稿及编者的答复,内容很丰富,联系群众很广泛。《向导》宣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也是“中国人民的喉舌”,较早地表达出中共报刊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再如,著名记者范长江于1935年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采访,首次公开披露红军长征的史实,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等不朽作品;夏衍则深入到底层社会进行实地采访,写出了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包身工》。

上述这些事例说明,党的新闻报刊工作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到社会实践和群众中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才能顺利前行和不断发展。

回顾党的报刊事业可歌可泣、壮丽辉煌的历史,对于今天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如何继承和发扬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两个联系”,充分发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的特殊优势,把党报党刊办得既能真正受人民欢迎,又能生动活泼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一个需要大力研究的长期性课题。

猜你喜欢

创刊中共中央报刊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百强报刊
创刊40周年抒怀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1994:创刊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创刊寄语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庆祝《烹调知识》创刊二十周年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