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011-02-08雷梅莹熊熙蓓
徐 杨,雷梅莹,冉 箭,熊熙蓓
(1. 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7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 100120)
电力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徐 杨1,雷梅莹2,冉 箭1,熊熙蓓1
(1. 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7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 100120)
通过对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现状的回顾和总结,并结合国内外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实例,提出适合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策略:在以整体性保护为准则,以先进设计方法和技术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线索,以经济政策为基础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城市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业遗产;城市周边型电厂;保护;再利用;可持续发展。
1 概述
2010年5月,国电电力朝阳发电厂实施爆破,结束了38年的发电史。一场国家层面的淘汰落后产能之战已如火如荼的全面展开,而电力行业的淘汰任务首当其冲,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这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电力建筑,总是优先被“清除”的对象。
然而,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人们在简单、机械的爆破和拆除过程中,也在逐渐的自我反思,这些废弃的电力工业遗产能否被赋予新的用途而重新焕发生命力?
2006年4月,为了倡导人们关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工业遗产,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江苏无锡举行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会议。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行业共识性文件:《无锡建议》,以号召全社会一起来关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
2 我国现有电力工业建筑概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工业建筑已成为工业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业布局上来看,电力工业建筑一般都选址在距城市较偏远的地区,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曾经的“郊区型”电厂现在成为了“城市型”电厂,面临着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调整和改造;与此同时由于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替代,一批电力工业建筑正遭到被拆除的命运。然而它们大多远没有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一方面拆除这些产能落后的电力工业建筑是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的承诺,但另一方面拆除后再重建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又违背了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找一种折中的方式,既保护了曾经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电力工业遗产,也能使该地块的经济价值更有所提升,成为今天的工业建筑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
对于部分面临被拆除的城市型电厂来说,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更加作为一种工业化的特殊建筑形式来说,都值得现代社会去记忆和保护。首先,电力建筑中的烟囱、冷却塔等其巨大的体量的已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标性构筑物,有着极强的辨识性;主厂房等可适应性的高大空间为再利用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其次,这些电力工业遗产正是电力行业发展史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诠释,是各个时代特殊的工业艺术美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以一种特殊的工业语言阐述着它特有的价值。而如何在城市功能重组的过程中,对城市工业遗产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当前我国众多城市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3 国外电力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现状及案例
工业遗产保护活动最早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美国作为城市更新运动的发源地,首先开始对当时最不为建筑保护所关注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并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即不同于简单的修复,而是重新调整建筑内部空间。如今的再利用更注重于如何使既有的工业建筑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进而带动地块及周边地区更大发展的潜力。
在众多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中,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伦敦泰特美术馆原为班克塞(Bankside)发电厂,1994年~2000年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龙设计改造而成。这两位瑞士建筑师的设计无论对原发电厂的空间组织和所在区域城市肌理的改动,抑或视觉冲击力来说都是最小的,他们非但没有弱化原有建筑的体量和质量,反而加强突出了这种工业建筑的特质,并将其推向极致。
在电厂的内部改造中,原来巨大的涡轮发动机大厅是一个152m×24m×30m的巨大的虚空体,被改造为展示大厅,巨大的钢柱及上面粗壮的铆钉支撑着完全暴露的屋顶构架;原有的屋顶天窗被保留,宏伟的空间使光线漫射朦胧,从而形成一种纯粹精神上的升华;大厅中也不断播放着原发电厂的生产噪声以留存历史。
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外观上来看,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加建在原发电厂房顶上两层高的矩形“光梁”以及烟囱上的”光盒”。它在水平方向的伸展从构图上平衡了原发电站中央竖直烟囱的垂直性。摆在沉重砖墙上的玻璃盒子,在白天融入到灰色的天空之中,黄昏时却变得通体透明,锐利的光体打破了原先萨瑟克区死气沉沉的天际线,重新唤醒了旧建筑的再生。
由旧发电厂改造而成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把城市引入建筑,延续了伦敦19世纪工业城市的脉络,每天它吸引着来自各地无数参观者。除了那一件件伟大的艺术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就已成为一个承载了伦敦工业历史沿革最生动的展品。
4 国内电力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现状及案例
我国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则始于1980年代后期,但由于经济、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等问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大多还是采取“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造成许多工业废弃建筑难逃拆除的噩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对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热浪正在悄然兴起,并逐渐获得政府部门和建筑界的支持。上海苏州河沿岸旧产业建筑群改造和北京798工厂改造等都是旧工业建筑融入当代生活的典例,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伴随着上海世博的契机,我国首个由电力建筑而改造利用的项目也在世博园内落成。
世博会主题分馆“城市未来馆”由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电厂主厂房改造而成,再生性的改造见证了上海城市工业文明的进城,体现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同时也浓缩展示了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
主厂房的改造保留了主要结构和内部部分设备,在兼顾使用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工业建筑的原有肌理,再现工业文明意向。保留原厂房汽机车间内的吊车作为未来展厅中的观展工具;保留位于厂房中部的9号发电机组(见图1)、13号炉的主要附属设备及屋顶平台粉煤灰分离器作为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见图2)。
图1 保留发电机组展示
图2 原煤仓间煤斗示意展示
由电厂烟囱改造而成的巨型温度计被称为世博气象信号塔,具有气象预报、预警和温度显示等多个功能。无论从浦西哪个入口进入世博园,人们首先看到的便是高高耸立的温度计。精心改造的烟囱不仅成为世博园一道特殊而亮丽的风景,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塔交相辉映,也是城市废弃构筑物改造利用的成功范例。
城市未来馆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座由老厂房改造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见图3),它运用了多项生态技术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江水源热泵、主动式导光、自然通风、绿色建材、水回收利用、结构加固、半导体照明和智能化集成平台等多种技术,成为一个展示新能源、新技术、新理念的绝好平台。
图3 上海世博城市未来馆剖面示意
由此,将旧电力工业厂房改建成演绎未来梦想的绿色建筑,这一举措具有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寓意,也让这座见证城市历史的百年工业遗迹获取了新生,是对世博会“足迹→城市→梦想”这一时间轴线的最好演绎。
5 电力工业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策略
电力工业遗产饱含着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是城市个性的一个有力注解。对它有选择的和有效的保护,不光是保存、保护了一处建筑或遗址,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因物化证据的人为湮灭而被割断。
推平一片厂房建房地产楼盘与保留厂房将其改造成为再利用的遗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声誉且同时还具同样的使用价值相比,其实际意义和价值空间是大为不同的。本文根据对既有的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回顾和总结,提出如下可持续改造利用的策略。
5.1 整体性保护的改造策略
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改造和再利用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保护的原则。很多建筑的加建部分都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对原有建筑破坏严重。应该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改造与扩建的成功经验,力求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其环境。因此,整体性保护改造策略是电力工业建筑改造的基本准则。
5.2 适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同时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对原建筑在结构、环境、设备上的评估与考证,并对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可行性的判别,是改造与再利用的技术基础。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符合社会需要而建筑本体结构损坏严重或部分损坏时,可考虑拆除或部份拆除,当建筑物功能不符合使用需要而主体结构完好时,则应综合造价、土地成本、艺术价值、建设周期进行评价其改造再利用价值。可见,适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是电力工业建筑改造的核心。
5.3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策略
旧建筑空间资源的重新利用对于节约城市资源,减少建筑浪费具有很大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应用门窗、围护墙体和屋面等处的节能技术,利用太阳能、地能、风能和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等再生资源应用技术,提高电力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利用的绿色度。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延续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所以,应贯穿始终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眼光来制定可行的电力工业建筑策略。
5.4 完善的经济政策保证
分析国内外电力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案例,都是有强大的资金注入,对旧建筑的整体和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设计研究,建筑在改造成功后吸引了众多有实力的团体、个人入住其内,建筑自身不仅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复苏。可以说,完善的经济政策是建筑合理再利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对本文所提出的电力工业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的基本策略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描绘出电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的关系图,见图4。
图4 电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6 结论
工业建筑遗产的可持续改造利用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其积极意义还没有完全被各方普遍接受,且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改造利用的理念和规模远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基于上述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工业建筑的特点,参考了发达国家对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利用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与我国经济、文化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的电力工业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的策略。在以整体性保护为准则,以适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线索,以经济政策为基础的共同作用下,既有的电力工业建筑遗产将拥有真正顺应我国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大环境的新的出路,以实现我国的电力工业遗产的科学化保护和再利用。
[1]张佶.泰特现代.世界建筑.2002,(6).
[2]许清风,朱春明,朱雷.既有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改造利用.工业建筑.2007,37(12).
[3]瞿彬.新旧之间——对泰特现代博物馆竞赛方案的浅思.建筑师.2008,4(2).
[4]廖琳,杨建荣,葛曹燕,等.世博会南市电厂改建工程.建设科技.2010,(6).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ial Heritage
XU Yang1, LEI Mei-ying2, RAN Jian1, XIONG Xi-bei1
(1.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Wuhan 430071, China;
2.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tion, Beijing 100120, China)
Hrough the study of rebuilding and reusing of the existing electric power industrial buildings, combining with the examples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overseas, som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in theory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electric power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ing.The proposed strategies are to exert the global protection as the standard, to develop the appropriate design method and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ssue, to draw u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clue, to frame the proper economic policy as the foundation, and fi nally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architecture.
electric power industrial heritage; urban peripheral power station; protection reu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U271.1
B
1671-9913(2011)03-0033-04
2011-03-10
徐杨(1981- ),女,工程师,从事电厂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