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军:中国民营书商海外成立出版社第一人 让世界重新理解中国
2011-02-08史兰菊
文/史兰菊
中国民营书商海外成立出版社第一人
“CHINA!CHINA!!CHINA!!!”
“THEWORLDISREADINGCHINAIN ENGLISHEVERYDAY!”
2011年4月11日至13日,来自58个国家的1600多家出版机构云集伯爵宫会展中心的伦敦书展现场,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展台上主推的中国元素和主题广告语格外抢眼。
伦敦书展,是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全球第二大书展,黄永军当然不会错过这场“出版家的盛宴”。
新经典出版社是黄永军在英国创立的民营出版机构,几年来专注于在全球主流出版市场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这已经是他和新经典出版社在伦敦书展第三次亮相了。
在伦敦营销中国:CHINA!CHINA!!CHINA!!!
“一定要强化中国概念,因为我们推销的就是中国。”,谈起这些广告语的创意过程,黄永军说如何通过国际流行的市场化模式,让西方读者很自然地了解到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投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挑战。”
为了策划这次书展的相关物料,黄永军连续数日苦思冥想,推翻了无数个策划案,似乎觉得有点山穷水尽了。
一天,当他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刚刚合上眼,脑海里却像涌起了一阵巨澜:“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
这是他最喜欢的丘吉尔的一句名言。
对了!就用这样的句式——CHINA!CHINA!!CHINA!!!
最简单的就是最有冲击力的。黄永军善于化繁为简,这样的风格也很符合他的性格: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冲锋!
理解中国,更要理解中国共产党
且现在与中国政府或高校科研单位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这些位于学术制高点的学者对中国全方位的了解与研究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的见解不仅引导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影响着世界和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政策。
三天的展期中,黄永军的展台前熙熙攘攘。许多老外对这些描述中国现实的图书爱不释手,这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前来洽谈出版业务的老外更是络绎不绝。
影响欧美主流社会和高端读者
出版市场不能仅靠喊口号来生存,还是要贴近西方读者的需求,做到内容为王。这次展会,黄永军推出了一系列内容厚重的学术畅销书:
《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导致的中国崛起,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历史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必将对在探索中前进的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这本书回答了许多人对“中国模式”的质疑。
《中国改变世界》——毛泽东讲,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本书告诉人们,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怎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一个人和一个党——毛泽东怎样改变了中国》——以大量生动鲜活的图片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是怎样领导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彻底改变中国面貌,这对西方读者客观理解中国的变化是一个有力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对许多西方人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这本书对13个重大党史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准确解读。特别是正面回答了两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没有像苏共那样丧失执政能力。
《哈佛看中国》——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问题在美国有很高的地位。本书云集了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一流学者,他们除了一直从事中国问题研究之外,都多次来过中国,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变,并
长期以来,西方图书市场上关于中国现实的英文版图书,多是西方作者写的。其中也不乏客观介绍中国的,更多的却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甚至是妖魔化中国的,这给西方国家的读者许多误导。黄永军想,作为一个民营出版人,一定要让世界听到中国自己的声音!听到中国主流学者的声音!
虽然是一个民营出版人,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出版社,但黄永军并没有看轻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为了推出这批学术畅销书,走访了国内最高层的研究中国问题的部门,锁定了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中国问题权威专家,确定了一批既有学术内涵又符合老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重大选题。
有位学者将以往中国图书出口的热点归结为“老少边游”四个字——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边疆风貌、旅游指南。
黄永军通过大量市场调查发现,随着中国的崛起,许多老外不仅要了解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中国,更要了解现实的中国,渴望解开中国迅速发展的谜底。近年来,国际出版界对中国社科类书籍需求明显增大,而阅读中国的社会科学著作是解答中国何以崛起的首选途径。
黄永军把他的使命感和商机结合在一起,确定了新的出版定位:将国内最顶尖的社会科学学者和专家们关于中国现实问题的扛鼎之作及时介绍给海外主流社会的高端读者。
黄永军深知,现在图书出版业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他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把有限的精力用来做最有价值、最急迫的事情。
每次参展都是一个新的跨越
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黄永军的人生信条。涉足国际出版三年多来,黄永军每次在国际书展亮相,都给人们一种崭新的面貌,都是一个新的跨越。
2008年,黄永军作为唯一的中国民营出版人到伦敦参加了“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主题研讨会。
在伦敦,他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与更开阔的视野,于是伦敦成为了他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站。
2008年11月,新经典出版社在伦敦注册成功。黄永军希望这家其时只有两名全职员工和一个以英国人为出版顾问的小型出版社给自己带来好运。他将新经典的发展战略确定为:“一家打中国牌的本土化英国出版公司。”
此后,他和新经典出版社频频出现在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这两大国际性展会上,每次都引起了国际出版同行的密切关注。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中国经济一花独秀。黄永军觉得,饱受经济萧条的西方人一定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正在崛起的中国。他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出版定位:向世界说明中国!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新经典在2009年伦敦书展首批推出“中国系列”——《思考中国》、《投资中国》、《赢在中国》三大图书品牌。三天过后,就收获了一万多册的订单,来自欧美、中东等国家的发行商对“中国系列”产生浓厚兴趣,纷纷找到黄永军洽谈合作事宜。
新经典的“中国系列”在伦敦书展上首战告捷,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民间典型。黄永军也创造了一个没有申请的“吉尼斯纪录”——“中国民营书商在海外开办出版社第一人”。
2010年4月的伦敦书展,由于冰岛火山喷发,国内本来要参展的40多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能前来。幸运的是,“急性子”的黄永军早在4月6日就前往伦敦,为4月19日才开幕的2010伦敦国际书展布展。和上一次伦敦书展相比,这次新经典带来的图书品种丰富了不少,涉及中国武术、中医、国画、民俗及美食等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新经典这次主推的图书中还包括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与世界对话》。这是新经典出版社刚刚在国内拿下海外版权的一本书。
还有一个令黄永军兴奋的好消息:一位英国专家决定把他书中的案例引入到斯特灵大学的商学院课堂。这都标志着,这家小小的民营出版社,正迅速向主流靠近,吸引着海外的高端读者群体。
2010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黄永军入驻8号英美馆,与世界闻名的大牌出版公司站在了一起。M917展台,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书展期间,新经典的展台始终是8号馆的一个亮点。展台虽小,却散发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吸引着众多的发行商、出版界名流和普通读者。推销中国,是黄永军拓展海外出版市场的一贯理念。黄永军这次参展的56种图书,是清一色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图书,如此集中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以外文版图书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过去历届国际书展上,都是罕见的。
新经典出版社,这样一家小小的民营出版社,在这里刮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国风暴”。
从2008年伦敦书展的牛刀小试,到2009年伦敦书展的首战告捷,到2010年法兰克福书展掀起中国风暴,直至本次伦敦书展确立面向海外高端学者,发出中国主流声音。黄永军和他的新经典出版社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而恒久不变的,是他那颗滚烫的中国心。
黄永军最常说的话是:“人不能为钱活着,人活得要有价值!”他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自己的人生,书写着对祖国的深情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