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信息解析算法
2011-02-07刘斌彬葛启宏
刘斌彬,葛启宏,王 静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0 引言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我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频网和单频网组网,支持固定(含室内、室外)和移动接收,可以提供标清/高清电视、音频、数据、多媒体信息等多种广播业务[1-2]。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提供了多种传输模式,用以满足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组网环境对信号质量的要求,从而实现运营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这些模式参数都通过系统信息来指示。因此,准确地进行系统信息解析是系统终端实现正常接收的关键[3]。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系统信息解析算法,首先对系统信息的格式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解析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给出了实验性能与分析。
1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信息格式
系统信息用以指示信号帧的传输模式参数,包括星座映射模式、纠错编码码率、交织模式和帧体模式,从而指导接收终端进行解调和解码。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提供了64种系统信息模式,并将6 bit系统信息用32 bit的Walsh序列和32 bit的m序列进行扩频,得到64个32 bit的系统信息序列。64种系统信息模式与系统信息序列一一对应,例如“01110111110001110010000111011010”表示4QAM星座映射、LDPC码率1和交织模式1。
帧体模式用4 bit的帧体模式序列来表示,“0000”表示单载波模式,“1111”表示多载波模式。将帧体模式序列和系统信息序列用I,Q分量相同的4QAM星座映射为36个符号,并与3744个数据符号复接成数据帧,如图1所示。
2 系统信息解析算法
系统信息解析的算法结构如图2所示。
从连续N个信号帧中提取出帧体模式符号x(n,k),n=1,2,…,N,k=1,2,3,4,计算其时间分集和平均功率,为降低算法复杂度,这里用第一范数代替了模平方
式中:函数real()表示取实部,imag()表示取虚部。考虑到帧体模式符号采用I,Q分量相同的4QAM星座映射,实际扩频比为8,为获得与系统信息符号相同的扩频增益,需取时间分集数N=8,检测是否有时间分集增益存在[4]。根据实际信道环境设定合适的门限thresh1,若
则识别为单载波模式,否则为多载波模式。按式(4)方法生成32个32 bit的Walsh序列,分别是32×32的Walsh基本块的各行
对每个Walsh序列进行+1到“1”和-1到“0”的映射,得到32个二进制序列。将每个二进制序列与一个32 bit的m序列进行按位异或,得到32个系统信息序列。m序列生成器如图3所示,生成多项式为G31(x)=1+x+x3+x4+x5,每个信号帧开始时复位为初始相位“00001”。m序列由其生成的31位的最大长度序列末尾补“0”后生成。对每个系统信息序列进行“1到+1”和“0到-1”的映射,得到32个本地系统信息序列。考虑到实际系统只使用了24个系统信息序列,并且后12个序列是前12个序列的按位取反,因此只需利用前12个系统信息序列即可,其在32个本地系统信息序列中的索引为{4,1,5,6,3,8,9,2,13,14,15,16}。
图3 m序列生成器
从信号帧中提取出系统信息符号y(k),k=1,2,…,32。需要注意的是,在多载波模式下,由于数据帧映射到OFDM子载波之前进行了频域交织,系统信息符号应从交织后的位置提取,而在单载波模式下,则可以连续提取。将其与12个本地系统信息序列z(m,k),m=1,2,…,12,k=1,2,…,32进行相关
计算相关值的峰值功率、峰值位置和除峰值以外的平均功率为
检测是否有相关峰存在[4]。根据实际信道环境设定合适的门限thresh2,若
则认为系统信息解析成功,对应文献[1]附录G中的系统信息编号为
3 实验性能与分析
AWGN信道下当帧体模式识别门限thresh1=16 dB,系统信息解析门限thresh2=7 dB时,帧体模式识别和系统信息解析的错误概率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看出,当载噪比C/N=1 dB时,帧体模式识别和系统信息解析的错误概率都在10-3量级左右,是相当低的。由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在各种传输模式下的C/N门限均高于2 dB[3,5],也就是说,该算法与系统最低载噪比门限之间的裕度大于1 dB,可以有效地保证系统终端的正常接收。
4 小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系统信息解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与系统最低载噪比门限之间的裕度大于1 dB,可以有效保证系统终端的正常接收。
[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杨知行,王昭诚.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关键技术[J].电视技术,2011,35(8):22-27.
[3]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6686—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4] SIMON M,OMURA J,SCHOLTZ R,et al.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handbook[M].New York:McGraw-Hill,1994.
[5] 李庆国,冯景锋,姚瑞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现场性能测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