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011-02-01任国业曾良修余建新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4期
关键词:农用地分值用地

邹 玥,任国业,曾良修,余建新

(1.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2.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邹 玥1,任国业1,曾良修1,余建新2

(1.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2.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农用地分等;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以玉溪市易峨高公路改建工程(易门段)为例,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确定了该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的土地利用方向,以期为其他工程制定合理的临时用地复垦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公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公路建设中临时占地对生态、土地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面对此种状况,必须贯彻执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遵循“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对因公路建设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合理复垦[1]。

复垦的最终目标是使遭破坏的土地将来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达到最大,为此在复垦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便对复垦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进而合理确定土地复垦方案。为此,笔者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以玉溪市易峨高公路改建工程(易门段)为例,对公路建设临时占用土地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其他工程制定合理的临时用地复垦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1 公路建设对土地的破坏形式

总体而言,公路建设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挖损、压占和占用等。挖损主要由路基的挖填和取土场的取土等造成,这种形式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改变了土壤养分条件,而且增加了水土流失及土壤养分流失的机会,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回填措施,则会形成深坑,影响周边植被的正常生长,加快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速度。压占主要由弃土场、拌和站、临时施工营地及施工便道压占土地造成。占用是指把原有的农业用地等地类变为公路路基等建设用地。占用只是改变了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仍然在发挥着使用价值,并且一直持续到该公路停用。

2 土地适宜性评价

2.1 评价原则

公路建设临时用地适宜性评价应根据各临时用地单元所处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水平等条件,借助影响土地适宜性的指标体系,评价临时用地单元满足农、林、牧、城镇居民点及景观、娱乐等用地的适宜程度。开展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应遵循综合分析原则,最佳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农业优先原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2]。

2.2 评价过程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开展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可采用以下评价过程:

2.2.1 划分单元

评价单元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评价的具体对象。目前,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大致有 5种方式:一是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二是以土壤分类单位(土类、土属、土种)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三是以土地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四是以生产地段或地块为评价单元;五是以行政区划单位(如行政村)为评价单元[3]。

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本文以土地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为划分依据。

2.2.2 参评因素的选择及量化

选择那些对土地利用影响明显且相对稳定的因素作为参评因素,以便能通过因素指标值的变动评价土地的适宜状况[3]。农用地分等中的参评因素有土壤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两大类,包含了对破坏土地的特性起主导限制作用的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 pH值等评价因子。评价因素各指标分级的分值范围为10—100分,基本以 10分为一个档次(局部略有不同)。

2.2.3 参评因素权重的确定

参评因素权重是指各项诊断指标对土地质量影响的大小,权重越大,说明该指标对土地质量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农用地分等先采用特尔斐法初步确定参评因素权重,再经过多轮的专家打分,不断修改各因素的权重,最后确定各参评因素的权重。

2.2.4 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及其量化分值,构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综合计算公式为式中:ωk为第 k个参评因素的权重;i为参评单元编号;k为参评因素编号;m为参评因素的个数;fik为第i个参评单元内第k个参评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 10—100)。

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 2003)和《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中关于农用地的评价标准,将土地适宜性的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适宜 4个等级[4]。一级地为宜耕土地类,二级为宜园土地类,三级为宜林土地类,不适宜地为暂无利用价值的土地;评价时一级分值 80—100分,二级分值70—80分,三级分值 50— 70分,四级分值 50分以下。

3 评价实例

3.1 项目概况

玉溪市易峨高公路改建工程(易门段)全长 30 km,全线按 4车道标准建设,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2a。该项目建设用地共 174.13 hm2,其中永久性占地 152.14hm2、临时用地 21.99 hm2。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沿线共设 14个临时用地场,其中取土场 1个、施工营地 2个、弃土场 11个。该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方向以水田、旱地、林地为主。

3.2 评价模型构建

(1)根据公路的布置及破坏土地的类型、方式,将破坏土地划分为 14个单元,评价单元的总面积为21.99 hm2。具体单元划分见表 1。

表 1 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

(2)根据《易门县农用地分等成果》,水田的参评因素有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排水条件、灌溉保证率;旱地的参评因素有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 pH值、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和地表岩石出露度。

(3)水田、旱地对各种因素适应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同一套评价体系里,水田和旱地的分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参评因素权重见表 2。

表 2 参评因素权重

(4)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及《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案》的要求,云南省的指定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 3种,这 3种作物对生长环境中土壤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应对这 3种作物分别进行评分。根据易门县实际情况,水田种植水稻和小麦,旱地种植玉米和小麦。参评因素各指标分级的分值见表 3。

表 3 参评因素分值

(5)根据实地调查选择水田或旱地指标体系计算评价单元的指标值,再由公式(1)计算出各评价单元作物的评价分值,水田的指标分值为水稻和小麦分值的算术平均值,旱地的指标分值为玉米和小麦分值的算术平均值。林地的评价分值参照旱地确定。

3.3 评价结果

通过对项目区各评价单元进行实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利用公式(1)计算其综合评价分值,得出该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 4)。

表 4 适宜性评价结果 hm2

4 结 语

(1)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一般比较脆弱、不够稳定,其群落发展或后退进程都比较明显。因此,正确评价土地复垦后的适宜性,涉及合理确定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恢复耕种条件以及实施环保、水土保持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

(2)农用地分等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其成果可应用于农用地定级与估价、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划定、征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农用地分等成果综合了专家的意见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其中的指标值能较好地说明当地的实际情况。

(3)鉴于易门县的农用地分等只涉及耕地,本文在评价林地时采用了邻近旱地代替的方法,因此对于林地、园地等其他地类的评价还需在今后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1]胡珊,鲁亚义.高速公路土地复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公路,2003(2):80-82.

[2]吴建国,吕佳佳.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3):1 276-1 281.

[3]焦志芳,高建钰,白中科.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1):82-86.

[4]叶国华,黄云,童新华.基于 GIS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 976-1 978.

F301.21

A

1000-0941(2011)04-0035-03

邹玥(1983—),女,重庆合川区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010-10-15

(责任编辑 孙占锋)

猜你喜欢

农用地分值用地
纾困与破局: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农用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杭州市余杭区出台新政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我国发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