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
2011-02-01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韩海亮王桂跃
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韩海亮,包 斐,王桂跃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
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
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韩海亮,包 斐,王桂跃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
对从美国引进的特用玉米群体14份和自交系50份的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品质等进行观察鉴定,筛选出适应浙江气候条件的材料16份。
特用玉米;种质材料;引进;鉴定
玉米种质资源是育种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1],掌握资源的多少和研究利用程度左右着育种效率,搜集种质资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评价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2]。我国不是甜玉米的起源地,甜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来自美国、日本、泰国和我国的台湾。目前国内特用玉米特别是甜玉米的种质资源少,基因匮乏,所育成的品种遗传基础狭窄[3-4]。通过二环系、回交转育、轮回选择和混合选择等方法,进行甜玉米自交系的研究利用,由于遗传基础狭窄,生态类型较为单一[5]。浙江虽自选了一些优良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与组合,但在品质方面不如国外品种,甜玉米皮太厚,渣皮太多,脆性不足,口感差,要解决品质问题只能加强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并进行农艺性状、抗性和适应性鉴定,最终加以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特用玉米群体和自交系共64份,其中群体14份,自交系50份,种质来源和类型见表1。其中编号AMP01~AMP14的为特用玉米群体,其余的为自交系。
1.2 方法
试验于2008年秋季在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基地进行,地块肥力较好,排、灌方便,整地后起垄。8月1日播种,自交系种植3行,群体5行,行距65 cm,株距25 cm,行长7 m,自交系选择15个典型植株进行套袋自交,每个群体选择30株的花粉混合授粉。其他栽培管理等同于大田。
调查每个自交系和群体雄穗散粉至雌穗吐丝的间隔天数 (ASI)、全生育期即从种子出苗到完全成熟 (甜玉米籽粒全部瘪粒,不同于鲜食甜、糯玉米)的天数。大、小斑病,锈病的抗病性。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记载穗部特征。品质测定采用在乳熟期收获的套袋果穗煮熟后品尝。
表1 特用玉米群体和自交系来源及类型
2 结果与分析
由于引入的种子量较少,再加上部分种子出苗差, 苗 势 弱, AMS110、 AMS111、 AMS118、AMS120等4份种质没有出苗或者出苗后苗势弱在小苗时死去。
2.1 生育期
因环境不适应会导致果穗生长减缓,雄穗与雌穗的开花间隔加大,间隔太大会导致雌雄花期不遇,无法结实 (表2-3)。材料中 ASI大于10 d的 有 AMS122、AMS123、AMS127、AMS146、AMS150等5份,无法结实;病虫害严重,枯死的有 AMS132、AMS140、AMS142等3份,这些材料就不作性状调查。剩余的52份材料中,ASI在-2~6 d;全生育期在77~102 d,最短的是AMS139仅77 d,其次是 AMP03、AMP04、AMP06为79 d,最长的是 AMS136为103 d,100 d或以上的还有AMS141、AMS144、AMS151等3份。
2.2 抗性和品质
表2 玉米种质AMP01等材料的性状特征
供试材料普遍不抗大、小斑病,年份不同锈病发生轻重不一。抗病性较好的材料是 AMP01、AMP07、 AMS124、 AMS125、 AMS126、 AMS133、AMS141、AMS143等。品质分为3个级别,A为好,B为中等,C为差。品质较好的有22个,品质中等的有22个,品质较差的有8个 (表2-3)。
2.3 适应性
根据品质、抗性、生育期等性状认为下列16份材料比较适合浙江气候环境:AMP01、AMP07、AMP12、 AMP14、 AMS109、 AMS112、 AMS114、AMS124、 AMS125、 AMS126、 AMS129、 AMS133、AMS137、AMS138、AMS143、AMS144,这些材料植株整齐、叶色浓绿,株叶型合理,植株健壮,单株产量较高,籽粒性状较好,品质佳,特别是皮较薄。
表3 玉米种质AMS138等材料的性状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供试材料中糯玉米群体1份,产量较高,但品质中等,需改良品质后利用。
甜玉米中大部分为普甜玉米,超甜玉米较少,部分普甜品质不错,但很难直接利用,需要和超甜玉米杂交转育后再选育超甜玉米自交系。普甜的种质资源和糯玉米材料杂交创制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种质材料。目前,糯玉米群体AMP01已经和品质较好的糯玉米杂交后创制新群体,普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群体分别创制出含有超甜基因的甜玉米群体进行选系。
[1] 曾三省.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中国农业科学,1990,23(4):1-9.
[2] 佟屏亚.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成就 [J].中国种业,2001(3):7-8.
[3] 王晓明,刘建华,李余良.广东省特用玉米生产科研现状分析及发展设想 [J].华北农学报,2000,15(专刊):29-31.
[4] 胡建广,王子明,李余良,等.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 [J].玉米科学,2004,12(1):12-15.
[5] 赵福成,王桂跃,段道富.浙江省甜玉米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分析 [J].浙江农业科学,2007(6):617-620.
S 513.037
A
0528-9017(2011)03-0565-04
文献著录格式: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等.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 [J].浙江农业科学,2011(3):565-568.
2011-03-01
金华市重点项目 (2008-2-028);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资助项目
赵福成 (1980-),男,山东嘉祥人,主要从事特用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注:王桂跃为通信作者。
(责任编辑:张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