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上的应用

2011-02-01陆若辉边武英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草莓有机肥大棚

陆若辉,边武英,娄 烽,沈 月,蔡 玮

(1.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9;2.浙江省土肥站,浙江 杭州 31002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上的应用

陆若辉1,2,边武英2,娄 烽2,沈 月2,蔡 玮2

(1.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9;2.浙江省土肥站,浙江 杭州 310020)

为了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促进该项技术在聪草莓生产上的迅速推广应用,针对大棚草莓需肥规律,制定施肥标准,依据配方施肥指导原则,提出重施巧施有机肥、妙用竹醋液、适时适量追施化肥、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喷施硅肥的施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化肥投入20%以上,增产超过5.5%,增收超过1.8万元·hm-2。

测土配方施肥;大棚草莓;节本增效

浙江省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超过3.3万hm2,平均收益超过7.5万元·hm-2,莓农种植积极性较高,长年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大棚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加上草莓需肥量又大,滥施、乱施肥料现象普遍,大棚草莓土壤盐碱化程度十分严重,土壤结构变差能胶养分失调,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也较为常见。为实现节本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008年,我们在大棚草莓主产地杭州近郊下沙、建德市、兰溪市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以当地习惯施肥作为对照,探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大棚草莓产量、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改进当地大棚草莓施肥技术、提高大棚草莓生产水平和保持产区土壤良好地力水平提供参考。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1.1 施肥现状

试验前,我们对下沙、建德、兰溪3地的大棚草莓种植施肥水平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列表1。

表1 试验地习惯施肥水平及大棚草莓产量

基追肥比约为2∶3,N∶P205∶K20比例基本上为1∶1∶1。有机肥的施用,下沙以菜饼为主,建德、兰溪则以商品有机肥 (畜禽粪便为原料)为主。

1.2 测土

测土是前提。土壤的分析测试结果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对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的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对试验地土壤的分析结果列表2。

表2 试验地土壤理化性状

1.3 配方设计

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依据大棚草莓需肥特点、土壤养分测定数据,同时结合试验地气候、地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因素,提出大棚草莓的施肥配方。

草莓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是钾多于氮,氮多于磷。据测定大棚草莓产均每吨需要吸收氮素8.7 kg、磷素2.3 kg、钾素9.3 kg,N、P、K比例为 1∶0.26∶1.06[1]。

其次,注重有机肥料的施用。试验中,有机肥品种仍按习惯施肥选择,下沙以菜饼为主、建德与兰溪以商品有机肥 (畜禽粪便为原料)为主,用量下沙仍为9.0 t·hm-2,建德、兰溪的用量大为增加,分别达到了习惯施肥的2倍、3倍。

拟定目标产量31 t·hm-2。

设计肥料配方,同时根据土壤特性合理选择原料搭配。大棚草莓生长的土壤酸碱度范围是pH值4.2~8.0,而以pH值7~7.5之间较适宜,根据3地区性土壤特性来看,pH值在5.6~7.4,土壤偏酸性,据调查,试验点附近部分田块已偏酸。因此,设计配方,选择原料时,避免使用过磷酸钙,减少硫铵等生理酸性肥料用量,尽可能多使用生理中性的肥料。设计3地区性施肥量及配比列表3。

1.4 施肥方案

巧施、足施有机肥;合理分配基、追肥比例。草莓移栽多在8月中下旬,此时气温比较高,施肥不当,易造成徒长,试验中配方肥施用基追肥比定为1∶3,有机肥全用作基肥。适时喷施叶面肥料。在草莓开始挂果后,每周喷施1次含钙、镁、硼、硅等营养元素的叶面肥料。

表3 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施肥水平

2 效果评价

下沙、建德、兰溪3地区性试验,每地均设两处理 (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取3地区性的平均值。

2.1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棚草莓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能明显提高草莓产量和经济性状。测土配方施肥草莓单产比常规施肥提高5.65%,其中兰溪、建德点增产幅度较大,超过10%,下沙点有增产趋势,可以说总体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经济性状中平均单果重也有一定幅度提高,为5%左右;草莓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1.6%;糖酸比提高1.41;单株结果数影响不大。

同时,据试验记载,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对减少草莓畸形果、提高草莓抗寒抗逆能力效果较为明显。增产5.5%;糖/酸提高16.4%;平均单果重增加5.2%。

表4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棚草莓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分析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草莓种植经济效益。试验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总投入增加230元·hm-2,其中有机肥投入增加3 200元·hm-2,化肥投入则下降了20%以上 (平均下降2 970元·hm-2,下沙点化肥投入减少7 617元·hm-2,相当于减少了67%)。从投入产出比分析,测土配方施肥高于习惯施肥,而有机肥用量成倍增加,对土壤改良、草莓品质改善,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则具有长期性效果 (表5)。

表5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棚草莓经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及建议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因素,做到“适时、适量、迎合作物喜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表明,在大棚草莓栽培上实施测土配方技术,可减少化肥投入20%以上,增产超过5%,增收超过1.8万元·hm-1,起到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磷钾矿等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作用。结合已有的一些研究[2-6],笔者对草莓施肥建议如下:

重施巧施有机肥。有机肥用量要足,即重施。有机肥料能提供多种养分,除氮、磷、钾外,还含有硼、钼、铜、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还能不断地释放出二氧化碳,改善草莓的碳素营养;有机肥料能进行腐植化,使一些有机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更为复杂的腐植质,经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新合成的腐植质,能刺激草莓根系的生长,改进草莓浆果品质,提高糖度等;重施有机肥,对促进土壤熟化,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等均有促进作用,促使大棚草莓根系发达。有机肥用法要活,即巧施。由于大棚草莓多为长年连作,由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较多,如白粉病、灰霉病、叶斑病、轮纹病和炭疽病等,还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在草莓移栽前1个月,正值夏季高温,结合整地将新鲜有机肥,包括畜禽粪便、饼肥等翻耕入土壤中,并覆以上年的陈膜,一般在1周内即可达到80℃的高温,覆膜1个月既完成有机肥的腐熟过程,又杀灭了土壤中大部分病原菌、虫卵和杂草。巧施有机肥能起到对土壤进行有效消毒、降低农药使用量、改良种植环境、改善草莓品质、提高食用安全性等作用。

妙用竹醋。竹醋液是竹材经热解后得到的副产品,一般为红褐色液体,有独特烟熏香气、味酸、pH值2.0~3.0。据日本有关专家研究,竹醋液是一种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的混合物,约含有300多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水,其次为有机酸、酮类、醇类、醛类等70多种物质及少量焦油。此混合物的比重约1.020左右。已有研究表明竹醋液对促进草莓生长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用作土壤杀菌剂,对多种菌类有抵抗及防治作用,同时对白粉病、木霉菌等某些植物病害有抑制作用;竹醋液能改良土壤,竹醋液中的有机酸刺激土壤中及作物根部周围多种有益的微小生物使之活跃,从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包括微小生物的遗体、树脂、蜡、单宁和木质素等,使土壤有机质得以提高;竹醋液有极强的渗透力和附着力,能使肥料中的营养成分长时间地附着在草莓上发挥作用。能促进草莓成熟期提前2~3 d、产量增加,对草莓贮运时间延长作用也十分明显;能增加草莓抗逆性能。竹醋液对线虫病等常见病虫害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可平衡微生物菌群,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对根腐病、炭疽病、枝腐烂病等具有极强的预防效果;能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发育,竹醋液中的酚类物质,能影响作物体内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同时竹醋液可以促进土壤中放线菌的活动 (其产生的分泌物为细胞分裂素),对草莓根系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适时、适量追施化肥。氮肥对促进大棚草莓生长速度、增加单果重等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其增产效果并非随施肥量直线上升,增加到一定水平,反而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偏施、重施氮肥时引起营养元素间的比例失调,反而光合强度减弱,抗性降低,易招来病虫害和徒长,最终导致减产。

磷肥可促进大棚草莓根系发育、幼苗生长,但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则因土壤类型而异,再则是草莓连栽年限长而又很少补充磷肥或有机质的土壤,施用磷肥才显示出增产效果。因地制宜、合理施用磷肥,对实现大棚草莓高产至关重要。

钾素在大棚草莓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促进植株机械组织的发育,增强抗逆性,并能协调氮素,使大棚草莓生长健壮。

氮磷钾对大棚草莓糖分和浆果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因元素的种类和用法而异。

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草莓生长过程中,应适时适量补充钙、镁、硼、硅等营养元素,叶面喷施是收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钙参与细胞壁组成,形成钙盐后有加固细胞壁的作用,可抗病虫害,尤其当草莓浆果开始膨大、成熟期间,缺钙易使果实松软,不耐贮存、运输;

缺硼则使畸形果明显增加;镁在体内的作用是参加叶绿素的组成,缺镁则对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有较大影响,对浆果产量、大果率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

铁虽不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但却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的条件。缺铁草莓很快会出现缺绿。缺铁还会抑制大棚草莓的生长,阻碍根系的发育。

锰有助于形成绿色组织,并促进植株体内某些氧化过程,同时对分生组织的发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对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也起重要作用。

铜与大棚草莓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而且含铜的各种酶又是生长所必需的,它又影响植株中蛋白质的组成。

锌对生长点和生长带所形成的生长素起着重要作用,因缺锌不能合成生长素的前身物质色氨酸锌又是植株中多种脱水酶、蛋白酶与肽酶的重要成分,锌对稳定细胞原生质和核糖也起到重要作用。

合理喷施硅肥。喷施硅肥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硅在植株体内作用是大部分积累于表皮细胞的角质层,可减少叶片蒸腾失水。同时,叶片表面硅质化后变硬,对防止病虫侵入有一定作用。有研究表明,施硅后草莓株高增加,草莓成果率比对照明显提高,且随着硅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同时大果比例增加,抗灰霉病、抗蚜虫的能力增强。2003年,我们在草莓“丰香”上进行了水溶性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确认硅肥在增加草莓叶片厚度、果实结实度、植株抗病性方面能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

[1] 蔡万久.保护地草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9):22-23.

[2] 陈春宏,汪寅虎,柯福源.草莓吸肥特点和施肥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4):67-70.

[3] 洪军孟,周淑惠,胡淑芳,等.大棚草莓专用肥应用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l999,12(1):32-33..

[4] 叶春,陈红金.“硅素灵”对草莓使用效果初报 [J].福建农业科技,1996(3):20-21.

[5] 艾天成,雷泽湘,万健民,等,土壤环境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J].湖北农业科学,2003(1):60-62.

[6] 陆若辉,徐文.大棚草莓种植施肥技术研究 [J].中国农技推广,2004(6):40-41.

S 668.4

B

0528-9017(2011)03-0522-04

文献著录格式:陆若辉,边武英,娄烽,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上的应用 [J].浙江农业科学,2011(3):522-525.

2011-03-12

陆若辉 (1973-),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夏起洲)

猜你喜欢

草莓有机肥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