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海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2-01■陈镁
■陈 镁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及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美学等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黄河、长江、澜沧江这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水系发源地在我省。三江源头自古以来深情地滋润着这片沃土。黄河、湟水谷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我省光热水土条件最好的地区,可以说,山川秀美,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方略指导下,这里已经形成了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整合、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较集中的富矿区。国际自行车环湖赛、青海湖诗歌节以及国际唐卡艺术节等的成功举办,逐步把青海打造成了高原夏都、大美青海、昆仑文化向全球传播的全国性的文化大省。喇家遗址、马场遗址、柳湾彩陶、吐谷浑墓群等珍贵文物和遗址也使其成为影响世界的文物大省。
浅谈我省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一个重点;建设两个文化基地;打造三个品牌;开发文化旅游景点;坚持以人为本。
一、突出一个重点
重点就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心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它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2007年5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发表世界上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成都宣言》,以唤起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7位专家共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现代文明冲击和被世人遗忘的严峻形势。宣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起步晚,但动作大,影响大,投资力度大。我省也不例外,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的积极工作和努力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较大。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我省的“老爷山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民间音乐)、“黄南藏戏”、“土族纳顿节”(民俗)、“社火”等被录入。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传承人40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93项,传承人113名。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取得的成绩上,而是要加倍努力,积极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4月26日)和《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4]18号)的文件精神,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想;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全面管理,重点开发。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要加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切实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解决突出问题。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正确利用,合理开发,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省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两个基地
(一)以黄南为中心建立国际唐卡艺术文化基地。
黄南地区有藏族独有的民俗活动。以同仁为中心的多个村庄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习俗、礼仪、节庆以及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黄南州地域文化正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国家级、省级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还有许许多多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如农历正月13—18日隆务寺祈愿法会,隆务大乐法轮洲;三月的尼丹法会;九月的隆凡节;十月的五供节等等民间民俗活动留存于黄南,传承于黄南。包括民间傩戏当中的“黄南藏戏”、同仁六月神武法会、同仁热贡藏乡“六月会”等文化遗产应有尽有,看起来黄南人民好像天天过节,月月过节,一节接一节,节庆连续不断。而且丰富的节日内涵已经引起全国乃至国外文人墨客的重视和参与。所以,我们必须抢救、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唐卡艺术,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正确引导,做大做强。从以上内容看,这里基本形成一个民俗活动、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的基地,建立我省国际唐卡艺术文化基地条件成熟,我们要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
(二)以青海湖为中心建立环湖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基地。
青海湖在古代被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青海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还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环青海湖公路已成为国际环湖赛便利的交通通道。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地理自然风景游览胜地,鸟岛自然保护区、沙雕艺术、青海湖诗歌节、仙女湾民俗活动等成为青海湖的特色景区和活动。尤其是湖周边的油菜花到夏季盛开时,蓝天、白云、湖水、黄花形成四色一线,乃天下一大景观。这里地势平缓,海拔高,处处野花盛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又成为一幅幅天然的油画。青海湖有神奇的历史传说,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夏季更是吸引省内外游客的好去处。有青海湖才有青海人的骄傲。它展示着其自身和华夏民族的文明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和古道文化,还是目前打造的自行车环湖赛、诗歌等大众文化以及湖周边各民族民间文化。青海湖已形成多元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生命力,当属文化之湖的行列。总之,这里的交通、饮食、通讯等已具备建立环湖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基地的条件。
三、打造三个文化品牌
(一)打造“花儿”文化品牌。
2006年6月7日,在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II-20“花儿”中,我省“老爷山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丹麻花儿会”和“瞿昙花儿会”就在其中。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是民歌的天堂。“花儿”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在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挖掘、抢救、保护、开发下,“花儿”传承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以“花儿”为平台歌颂大美青海,繁荣民族民间文化,视“花儿”为一项重要文化产业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花儿”曲令多,演唱风格不一,传唱参与人员广,演唱地点随意是“花儿”的一大特点。如《白牡丹令》、《水红花令》、《马营令》等是我省各民族民间传唱并家喻户晓的“花儿”令。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青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青海“花儿”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政府倡导举办“花儿”会也空前高涨。“花儿”会已成为我省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大型歌会。“花儿”展示着我省多元文化交融、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良好精神风貌。开发“花儿”演唱会旅游线路,打造“花儿”文化品牌,真正让“花儿”走出青海,走向世界。2009年10月12日,“花儿”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为我省各民族民间“花儿”歌手进行“花儿”的创新共享、弘扬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花儿”逐步走向世界,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全球文化的一朵奇葩!
(二)打造“土族纳顿节”文化品牌。
“土族纳顿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顿节是我国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它内中的傩文化现象引起多方的关注。从农历7月12日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至上川转移,至9月15日结束,历时63天,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它以民间傩戏为纽带,年年举行,在形势规模上既有延续性,又有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参与群众十分虔诚和踊跃,与乡村管理、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其艺术内涵、音乐、舞蹈、颂词、服饰、礼仪等特色鲜明。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通过打造土族纳顿节文化品牌,可以带动当地民间刺绣、土族饮食、民居等文化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保单位“喇家遗址”地处纳顿节举行的地域内,所以,对开发和打造“土族纳顿节”文化品牌是非常有利。
(三)打造“大禹故里”文化品牌。
有了喇家遗址才有了学术上的大禹故里,开发大禹故里更应该保护喇家遗址。喇家遗址1999年发掘,2000年国务院批准为国保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轰动全国。喇家遗址出土了国内最大的制作精致的黄河石磬和大型玉刀等一批重要文物;发现了迄今齐家文化时期保存最好的房址和4000年以前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的世界上最早的“第一碗面条”;发现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史前先地震后洪水的灾难性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通过以上考证,我省的专家、学者提出大禹故里的设想。如省政协副主席、作家鲍义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谢佐,青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首席导师张忠孝,青海省社科院副院长、《青海通史》主编崔永红,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任晓燕,师范大学教授张得祖等发表文章,提出喇家遗址、洪水传说与大禹治水相一致,赞成打造省级大禹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尤其是,张忠孝专家提出“民和官亭是大禹故里”的学说,更引起全国的关注。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先生首次提出“喇家遗址与大禹故里”的观点后,近几年,先后组织召开了“大禹故里”座谈会,并组织大禹故里的考察等一系列活动。所以,有关部门进一步积极主动地与省政府取得联系,组织专家召开大禹故里座谈会、研讨会,早
四、开发文化旅游景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我国旅游业自1986年正式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已有20多年,1998年12月国家已将旅游业列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或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旅游景点(区)作为旅游吸引物,是游客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所在。旅游景点(区)所依托资源的价值大小、景点接待服务质量的高低等,直接影响着游客外出旅游过程中的整体感受。旅游景点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资源、文物、森林公园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大领域。我省可以开发的而且条件较成熟的旅游景点十分突出:三江源文化旅游、大美青海夏都旅游、少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旅游、青海湖环湖旅游以及自然生态文化旅游等等。根据以上景点,我省以建设大美青海为主线,总体设计,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文章和文化产业文章。当然,文化旅游业是全社会的事业,不是单靠旅游部门来实现、来解决、来完成,所以,统筹安排,共同协作,齐抓共管是最关键的环节。着手、早规划、早编制、早包装。通过组织专家考察,确定喇家遗址与大禹故里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热线,真正打造出大禹故里文化品牌。确认大禹故里,打造大禹故里文化品牌,不但对丰富我省的文化内涵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全世界展示青藏高原文化有积极意义;不但对推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推动我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新青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因素是干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没有强有力的文化干部队伍就是竹篮子里打水——一场空,根本上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目前,我省文化队伍人员现状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干部队伍年龄过大,专业人才紧缺,专业水平不高,文字功底较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上业务经费少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使文化工作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建议省政府及主管部门认真对待加以研究思考。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会管理、懂专业、善思考、有魄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同时,优秀人才向关键岗位倾斜。政府对文化的免费开放,更急需优秀人才,因此,干好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向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转变,必须转变用人理念,为全省“十二五”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大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