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三西宁篇

2011-02-01■尚

群文天地 2011年3期
关键词:西宁

■尚 青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湟水谷地中,一度曾是我国地方割据政权南凉、唃厮啰的都城。作为我省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它不但是河湟文化的摇篮,也是有关青海的史籍中记载内容最多的地方。这里有铜石并用时期齐家文化的沈那遗址;有表现北魏佛教壁画艺术的北山洞窟;这里有多种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历史,更有多元文化共存的人文景观。

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这里曾称为西平郡、西都县、鄯善镇、鄯城县、鄯州、青唐城,自北宋崇宁三年(1104)五月诏改鄯州为“西宁”后,历元、明、清三朝,称西宁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二年改称西宁道,1946年6月11日,正式成立西宁市,从此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成为了青海全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一、追溯西宁历史

西宁远古文明

西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有:小桥的沈那遗址,朱家寨遗址,西杏园遗址,张家湾遗址。

西宁建城历史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在今西宁设立西平亭;

东汉时,赵充国屯田湟中,其驻军指挥中心在今西宁乐家湾,世称“汉将营”;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立西平郡,凭依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这是西宁有关建城的第一次记载;

公元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唃厮啰筑青唐城,广二十里,旁开八门。中间为隔城。城设两重谯楼,谯楼之后设中门和仪门;城中之屋,佛舍居半。城西多建佛祠,广五六里,并“缭以冈垣,屋至千余楹”。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90年),长兴侯耿秉文率陕西诸卫军士筑西宁城,在原来元朝西宁州城的基础上,“割古城之半”,弃南占北,城高厚皆五长,壕深一丈八尺,周长九华里多;筑成后因高而险,号称“岩疆”。

清代二百余年间,只是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较大的维修。

二、西宁旧街巷名探源

观门街

观门街得名于当时建于西宁城东北隅的广福观。明永乐二十二年,西宁都指挥佥事李英,因功被永乐皇帝朱棣赐封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并特准李英在西宁建真武庙的请求。之后,李英亲选庙址,督工兴建,宣德元年冬十二月建成后,派专使进京请皇帝赐名,宣德帝以“广福”赐观额,后称西宁真武庙为广福观。广福观是当时城内重要的寺观,虽曾多次维修,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坍塌殆尽,惟留有一观门街名,叫到如今。

法院街

法院街得名于这里曾设过的宁互地方法院。清初,一名叫旭止的江宁(今南京)和尚来西宁化缘建寺,后经西宁府、县官员的允许,在城内北城墙根建起寺院,定名“葆宁寺(今玉井巷小学校址)”。葆宁寺因处城中,加之旭止和尚的声望,一直香火兴盛。但到上世纪初,寺院佛徒沾染吸食鸦片的恶习,只十余年功夫,寺产即被变卖殆尽。1929年青海建省,机构初创,困难重重,只得在破败的寺院中筹建西互地方法院,以审理西宁、互助两县的民、刑案件。由此缘故,寺前通道逐渐被人称作“法院街”。

心寺街

心寺街今已不存,原是南大街西侧东西向的一条小街,即在今省劳改局地段。它的得名,与印心寺是分不开的。印心寺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甘肃天水有一个七岁的姜姓小孩自称是三国蜀汉名将姜维之后,剃度出家,法名“佛敏”,成名后“来宁发愿修寺”,得到西宁府、县当局和信徒的支持,占用明代西宁卫布政分司官署所在地,建成“印心寺”,200多年间香火不断。所以寺前的原布政司街又被人渐渐改称“心寺街”。省劳改局机关的修建,使原街被封闭。

教场街

教场街得名于小校场。明代由于西宁“孤悬绝塞,外控番夷,中卫华夏”的特殊地理位置,设西宁卫后,就设镇守总兵官,以管辖军务,城中置小校场,作为“岁时校阅,护守城池”之所。当时的小校场在城东南隅。清王朝建立后,随着临巩总兵官移驻西宁,统领马步军达12425名,其中城内镇标五营营兵即达4500名,随之小校场移至今省政府所在地。小校场占地20多亩,设东西二门。两门外的通道逐渐被人称作“东、西教(校)场街”。随着城市的发展,东教场街因被封死而消亡,西教场街独存,人称“教场街”。

解放西宁

各族群众热烈欢呼西宁解放

当年教场街

当年的饮马街

虎台旧貌

饮马街

饮马街得名于左营军马饮水一事。旧时西宁城区虽地处湟水南岸台地,但地下水却比较丰富,先民们早就掘地成井,汲水使用。明初改建西宁城后,不久即将防守西宁卫的左营游击(明清两代武职官员级别名)署设在这里。此外,还建有兵卒营房和能圈养800多匹战马的马厩和料场。当年今饮马街地区就有一眼水脉旺的井,井旁设有一长溜石槽,作为军马饮水之用。汲水兵卒轮流摇动辘轳,清澈的井水不断被倒进槽里,湿漉漉的街道渐渐被叫作“饮马街”。

府门街

府门街即今文化街。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后,西宁府衙门即设在原明代隆庆元年修建的通判署内。十八年后(公元1743年),西宁府知府申梦玺对公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它右靠西宁县署(后迁往今人民街),左接文庙和儒学,高堂朱户,庄严威仪,一直是当时西宁府最高行政当局所在地。因西宁府衙门在此,府前街道被称作“府门街”。

县门街

县门街即今人民街。清初,震惊全国的罗布藏丹津之乱后,雍正三年设西宁县,县署即设在今文化街原明代通判署之西,与西宁府府署相邻。36年后的乾隆二十六年,西宁县署奉命迁往水眼洞街(今上人民街省财政厅家属院址),直到上世纪的1945年,西宁县改称湟中县,县署迁往文华镇(今鲁沙尔)为止。在长达184年中,这里是西宁县县署办公的地方。所以人们渐渐改称县署门前的街道为“县门街”。

莫家街

莫家街是西宁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元末群雄争霸的烽火中,安徽寿州人莫得投奔朱元璋,后因军功封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坐镇西宁。后其子莫云继任此职,因功又被加封指挥同知,莫氏后人即在今莫家街一带卜地筑屋,建起私邸,并在私邸附近建起莫氏宗祠,人们以“莫家寺”称之。寺前街道,渐渐被人们叫作“莫家街”。

大新街

明弘治初年,专设抚治西宁兵备道官员一名驻西宁,作为“宁郡大员”,官署分两处,在今大新街一带的一处叫“东察院”。1586年,留任西宁兵备道副使的万世德将旧道署东察院进行了扩改,作为抚治西宁兵备道的办事衙门,南察院后作他用。清承明制,这里又成了清分巡西宁道的办事衙门。清王朝灭亡后,1914年衙门终因失修而坍塌。1916年,废道署地皮由十家买定,中间留出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人称此街为“新街”。小新街开通后,为示区别,改称“大新街”。

小新街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八月,时任临巩布政司印务西宁道的杨应琚为达到“成人才、厚风俗”的目的,专门申请在西宁开设贡院。经同意后,即在今小新街所在地购地修建贡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建学堂,西宁贡院也随之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屋舍也“日形坍塌”。1918年,当局将它划拨给师范学校,学校即将贡院拆毁,开成街道,两侧修成楼房铺面,“招商以为学产”,人称“小新街”。

仓门街

昔日隍庙街

青海解放的报道

仓门街

仓门街得名于西宁仓。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当局在这里构筑粮仓,定名西宁仓,并派西宁仓监收判官一名,以负责管理仓粮入库、调拨和监守工作。“海寇”之患中,由于西宁周边军事形势严峻,大军齐集,粮糈需求量大,明都御史石茂华曾上书,要求在西宁增设通判,以提高西宁仓场的管理级别。西宁仓的设立,使“广籴征贮,以备不虞,水旱有备,地方大幸。”因此,粮仓前形成的街道称为“仓门街”。

隍庙街

隍庙街即今之解放路,得名于这里的西宁城隍庙。西宁城隍庙始建于元代,据说供奉的城隍是东汉护羌校尉邓训。邓训在任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待羌胡以恩情,深得羌人心。邓训去世后,家家“为训立祠”以祭之。清初,庙前街道被称为“庙街”,后来渐渐改称“隍庙街”,与会馆街一起,是当年西宁最繁华的两条街道。

会馆街

会馆街即今之兴隆巷,原称后街,又得名于这里的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集资筹建的。他们远离故土,在外经商,为了加强彼此联系,互相关照,增进乡谊,交流商情,协调商务纠纷,融洽与官府的关系,设立了山陕会馆这样一个共同议事的场所。原建于今湟光附近,因毁于1895年的战火,五年后,在城内后街茶店地址重建。建成后,很快成了城内一处热闹的地方,门前的后街也很快被人改称为“会馆街”。

兵部街

兵部街即今之解放巷。300多年前,这里是明王朝西宁卫南察院所在地,正德年后,“海寇”之患起,战火燃遍山川,西宁卫副总兵李魁,百户郭承勋、刘世爵,洮州副总兵李联芳等先后战死,陇右之祸,九边震动。万历十八年七月,明神宗诏遣兵部尚书郑洛率军西征,八月,郑洛入驻西宁,行营设在南察院。因第一次有中央王朝六部大员驻节西宁,老百姓将南察院前街道改称“兵部街”,以示荣耀。

黉学街

黉学街即今城中文化娱乐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都督史昭在西宁建文庙,并在其侧修起了儒学,供生员读书。因此儒学前通往东大街的街道被称为“学街”。清雍正三年,改卫儒学为府学,至乾隆时,街名已改为“黉学街”。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又改为“勤学巷”。上世纪90年代,整个勤学巷被拆除,改建为城中文化娱乐城。

水眼洞街

水眼洞街实际上是“水眼头”,后来的水井巷是上世纪50年代命名的。原来南山寺根水渠的一条支流经渔场台,通过今水井巷南端城墙下的一个洞眼,流入城内,供城内居民清扫及城内菜园灌溉使用。因此“水眼头”竟成了这一区域的地名。上世纪30年代,有人在此购地建屋,一些作坊相继设立,人称这儿为“水眼洞街(包括今上人民街部分地区)”。五十年代,西门城楼及城墙被拆毁,路面拓宽拉直,面貌一新,改称“水井巷”。

官井尔街

官井儿街即今民主街,是一古老的街道。西宁虽处湟水南岸台地,常年干旱少雨,但地下水却比较丰富,据考古发现,这儿就有两千多年前挖掘的深达十余米的水井。今民主街原来有一口水脉旺的井,属公众所有,所以称“官井儿”。有人在此终生以打水、送水为业,许多老年人对此尚记忆犹新。解放后,街名改为“民主街”。

北斗宫街

北斗宫街与官井儿街、水眼洞街是西宁西大街南侧的三条古老街道,清朝初年就有。北斗宫街以这儿建有一所道观——北斗宫而得名。北斗宫宫址在街东,官井儿街西侧,只有一个院落。它的右侧还建有修道院,当年护送班禅的专使曾一度住在这里。

1941年日机轰炸西宁遗址

昔日的宏觉寺街

弘觉寺街

弘觉寺街以这儿建有古老的弘觉寺而得名。弘觉寺,本名“妙华庵”,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它一进三院,从建筑规模布局设计、艺术价值上说,只有葆宁寺才能和它媲美。弘觉寺后来成为拉卜楞寺的属寺,除作为拉卜楞寺的一处佛教教场外,还作为该寺僧众朝拜塔尔寺途经西宁时的寄宿之处。过去由于香火颇盛,由寺得名,明代已称“弘觉寺街”。此街南侧还有金塔寺。

西宁三其发现的金书铁券

当年的小西门

雷鸣寺街

雷鸣寺街亦以这儿曾建有雷鸣寺而得名。雷鸣寺创建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寺南向,正殿为二层。据说当年正殿落成时,忽然乌云四合,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寺主认为上天感应,遂将寺定名为“雷鸣寺”。雷鸣寺今已片瓦无存。

前营街

明嘉靖三十一年,经巡抚王诰奏请,西宁卫防卫机构的级别由原来的守备提高为参将,即在今西大街南侧修建参将厅,作为守护西宁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参将厅下辖中营和左营、右营,管辖马步军共9710名。清顺治十三年,将管辖西宁的最高武职自临巩移驻西宁,设西宁总镇,并在原来三营的基础上,除增设了前营和后营外,还另设了城守营。新设营的军官配置级别低于原来的三营,只设都司一员,统有马战兵480名,步战兵320名。新增的前营驻地在今宏觉寺街中段五中校址附近,后称这儿为“前营街”。

后营街

因与前营街得名的同一原因,清顺治十三年,新增的后营驻地在今城中区前营街小学附近。后营也只设都司一员,统有马战兵480名,步战兵320名。后称这儿为“后营街”。在当时西宁只有两万左右人口的情况下,城内镇标五营驻军竟高达4200人,突出地凸现了当年西宁作为军事重镇的特殊地位。

斗行街

斗行街得名并不长,迄今不到70年的光景,但要说这个街名的由来,还得从西宁粮面市场说起。清代以前,西宁没有固定的粮面市场,市民所需的粮食,多由农民负粮进城,沿街叫卖,各藏于家。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与西宁县知县靳梦麟在西宁设立粮面集市,以加强管理,平抑粮价。因当时粮食交易,多以官定的量器——“升”来计量粮食,曾俗称“印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改称为斗面行。也许是人们嫌称“斗面行”口罗嗦,到民国时,又简便地统称为“斗行”了。1941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宁后,“尕北门”的开挖使西宁古城偏僻而冷清的东北隅有了一个新的通道,民国32年(公元1943年),当局又将斗行迁往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渐渐又被人称为“斗行街”了。

南城壕·南关街

西宁南城墙所在地黄土层很厚,筑城取土后留下了很深的壕沟,人称“南城壕”。当年南城壕作为一条车马道,从渔场台下来,沿南城壕拐向东行,到山陕台下向北拐,即可到今花园南街。随着人口的增加,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仅南城壕西段南侧,就有近十家住户。1941年6月侵华日机轰炸西宁后,当局为了战时便于疏散城中居民,下令在四面城墙上各开挖一个豁口,南城墙豁口即在今水井巷南口处。由于此豁口的打通,人们进出更为方便,更有人依城墙建房修院,南城壕两侧更显繁华。解放后,西宁市政府机关设在这里,汽车一场、长途客运站、煤场等单位相继建立,当年冷清的南城壕终于变成了南关街。

大同街

大同街地处古城西北隅,百年前,这里叫“后马场”。明洪武年间,长兴侯耿秉文率陕西诸卫所士兵修筑西宁城后,作为陇右重镇,城内一直驻有重兵,众多的军马所消耗的草料,集中堆放在城内封闭的西北隅,即今大同街一带。清末,镇标五营迁往城外后,所遗“后马场”成了一片空旷地,1922年,西宁道尹黎丹、县长周子扬、巡警局长明璋等筹款在这儿建起丰黎仓,老百姓俗称为“尕仓儿”。十二年后,当局废除丰黎仓,将地皮分别赏给“马家军”头面人物金耀星、赵遂等人,让他们修建私宅,一时偏僻荒凉的后马场顿时成了达官贵人的天下。1941年6月,日本敌机轰炸西宁后,为了预防再次空袭时疏通方便,当局下令在后马场城墙挖开了一个豁口,人们互相告知:“打通了”,后马场顿时成了城内一处热闹的去处,俨然成了一条街道。“打通”与“大同”读音相近,且与孙中山先生所追求的“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意思一致,故定名为“大同街”。

南、北小街

据史料记载,早在千余年前,东关已是各族商贾交易之地,称为“关厢”。明代“海寇”之患起,为了保护关厢商贾,嘉靖二十一年(1542),兵备副使王昺在修补西宁卫城的同时,在东门外绕关厢修成了子城,开三门(东门即保良门,老百姓俗称“东稍门”,北门即水城门)。之后,连接东门和东稍门的街道,更为繁华;沿着子城南、北两门一线,逐渐也形成了街衢,即今之南小街和北小街。

玉井巷

玉井巷得名于原西宁县监狱。明初,长兴侯耿秉文率兵修筑西宁城后,在今玉井巷南修建长兴侯府第,后改为西宁卫衙门。北面因修城取土而形成的“涝坝”被填平后,设在城驿(驿站名),设驿丞,专管递送官府紧要公文。故驿前通道称为驿军巷。清雍正三年,新设西宁县,七年后,知县沈子绩建县狱于驿军驻地,后西宁府府狱亦在此建成,并明令此巷禁止百姓通行,驿军巷渐被改称“狱禁巷”。清乾隆二十六年两狱合并,直到1929年才迁往他处,原地皮卖给一盐商。盐商嫌其名不雅,改“狱”为“玉”,改“禁”为“井”,并书招牌为“玉井巷盐栈”,从此有了“玉井巷”的街名。

营房巷

营房巷得名于清西宁府镇标中营守备署。明西宁卫参将厅下辖中营在今营房巷,设中军游击(军职名,低于参将而高于都司)一员,中军都司一员。清王朝代明立国后,驻军机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另设了城守营和前营、后营,但中营的地址和级别没有变化。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城中镇标五营被裁撤,只留下了营房巷名,让人还能想起那渐渐远去的历史。

斜石巷

清初小教场自“城东南隅”移至明代西宁卫“草场”后,今省政府所在地就成了城内镇标五营营兵岁时“校阅之所”。当年校场西侧除了一些人家院落外,尚有不少地段是畦田菜地。由于小校场设东西二门,校场西门外连接西城门一线,渐渐被人们图近走捷路,成了斜斜的一条便道。后随着人家增多,成为巷道,为防路湿难行,和石坡街一样,铺垫石块,人称此巷为“石巷”。当年因与横平竖直的西大街和校场街相比,石巷显得不直,故称“斜石巷”。上世纪前半叶,有名的“西北歌王”王洛宾就曾在这儿住过。

社学巷

社学巷得名于清代“回民社学”旧址。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饱学多才的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在知府刘弘绪等的支持下,在创办新社学的同时,在回族聚居的西宁东关地区购置地皮,建造屋舍,创办了回民社学。之后,清代在西宁任职的西宁道蔡廷衡,知府马愚、玉通、龙锡庆等人先后捐银资助,社学一直办到清末。1914年,回民社学改为西宁县立高等小学校,后又改为东关同仁小学。几经变迁,1969年正式命名为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因260多年前这里办过回民社学的缘故,所以这儿的街巷被称为“社学巷”。

驿街子

驿街子即今之生产巷。清雍正三年建西宁县,七年后,知县沈子绩为建县狱,将“狱禁巷”驿军住宿地迁至今城中生产巷。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在驿军新驻地建成“在城驿”,当时有驿马44匹,驿夫32名,归西宁县管理。因这里百多年间曾作为“在城驿”的住址,所以人称其巷为“驿街子”。

广济路

广济路因广济桥而得名。明万历年间,以“勇冠三军”而闻名的柴国柱任西宁卫中军守备时,曾率兵卒驻守西宁东湟水北岸,为方便交通运输而在东郭门外湟水上筑桥一座,老百姓也深受其惠,称其为“柴家桥”。清乾隆年间,杨应琚在原址建起了一座更为坚固的桥,定名“广济桥”,连接“关厢”北门(水城门)的桥南端便有人垒墙筑屋,做起小本买卖。因桥与水城门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条斜斜的大路渐成街道,约定俗成,以桥名街,就称“广济路”。

莫家路

莫家路即今兴海路。莫家路的形成与北山铁佛寺是分不开的。铁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建筑华丽,有明代诗人夏瓒称赞铁佛寺的诗为证。它与北山洞窟一起,成了西宁城内士民和四乡老百姓礼佛和游览的胜地。每逢寺院举行佛事,人们扶老携幼,进献面食、奶茶供喇嘛食用,称为供“芒嘉”。当年,今党校后的湟水上搭架有便桥,莫家路一带田埂便成了去铁佛寺必经之路,人称其路为“芒嘉路”。起初有人在此做卖香表、蜡烛等朝佛用品的生意,后更有人摆茶园、开饭馆,成了街道,因谐音,把“芒嘉路”叫成“莫家路”。

三、西宁名胜古迹一瞥

凤凰山下南禅寺

清末西宁名士基生兰先生曾用“十里杏花红雨路,几层杨柳绿荫楼”这样绮丽的诗句,描绘了西宁南禅寺一带旖旎的风光。可见那时,南禅寺下杏花如雨柳如烟,确实是城内市民郊游的最佳去处。

南山又称凤凰山,得名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明代石槚的《塞下曲》中已有“龙旗摇曳凤凰山,汉将英风振百蛮”的诗句。据民间传说,当年有只凤凰曾落于山头,因称落凤之处为“凤凰台”,曾以“凤台留云”被列为古湟中八景之一。清人张思宪的一首

“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的七绝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凄丽的南山月夜图,更使凤凰山声名远播。南山自古就有寺。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南山开始建寺,经过长达六年的修建,于永乐十四年完工。这一年,寺院主持僧人舍剌藏卜向明朝皇帝奏请寺名,永乐皇帝曾敕赐寺名为“华藏寺”。华藏寺是当时西宁主要的佛教寺院,明朝御史李素来宁后曾写有《西平赋》,赋中就盛赞西宁“有大石小石之峡口,有南禅北禅之招提(寺院的别称)”。据说南禅寺建成后,曾有一双孔雀来楼上,这一虚无缥缈的故事给南禅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闻孔雀旧栖游,禅院新修孔雀楼”。孔雀楼是南禅寺上文人常聚会的地方,“危楼冠绝壁,突兀俯千寻”,形象地描绘了其雄伟的姿态;“痴儿今日忘尘事,孔雀楼头看夕阳”,清人李荣树的《登南禅寺孔雀楼远眺》一诗,记述了当年文人在这儿相聚的状况。

南禅寺经明清两代维修、扩建,殿宇比邻,依岩争奇。有名可考者就有萧曹殿、关帝殿、三义殿、老祖殿、桓侯殿、财神殿、三清殿、秋水阁、孔雀楼、小西天等。殿宇比邻,楼阁相望,俨然成了一处宗教和游览的胜地。人们每有空闲,往往呼朋唤友,携酒带饭,来此聚会,清人彭镇五的《游南山寺观剧遇雨》一词,“城南路,弥望绿草荒畴,野蔬杨柳,斜破楼阁参差,笛声正在游人聚处。庙前伫,士女似霞如锦,倚窗穿户,箫弦响彻山腰,开樽又对盈盈笑语”,给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南禅寺当年的热闹盛况。

南禅寺的建筑可惜大部分毁于清末战乱。后虽经多次重建,但再也未达到先前的规模。改革开放后,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山下建起了环境优雅的丁香园。当年的“绿草荒畴”已被假山美亭所取代,这里松柳争翠,丁香竞芳,当你过广场,登曲径,迎面便是华丽的南禅寺山门,不远处一幢新修的歇山式重檐大殿倚山而立,雕梁画栋,彩绘眩目,在叠翠堆绿、千帆竞发的凤凰台的衬托下,更显得昂扬大气,富丽堂皇。

凤凰山下麒麟河

凤凰山位于西宁市城区正南,又名南禅山,俗称为南山,得名至少已经有五、六百年了。因为明代石槚的《塞下曲》诗中已有“龙旗摇曳凤凰山,汉将英风震百蛮”的诗句。据民间传说,当年有只凤凰曾落于山头,因称落凤之处为“凤凰台”,山即名为“凤凰山”,故“凤台留云”成了古湟中八景之一:“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张思宪的《凤台留云》一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凄丽的南山月夜图;“墩上云留凤已去,洞中月照虎犹鸣”、“山僻雾迷玄豹窟,秋深云暗凤凰台”,周光辉等的诗句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南山扑朔迷离的神秘画面。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凤凰山在县治(指当时的西宁县)西南二里许,上有寺阁,可以眺远;西有岩洞,下临大川”。民间传说中的凤凰只给这座毫无特色的山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历史上被人们称道的却是这里的孔雀楼、三清殿、秋水阁等人文景观。清顺治三年编成的《西宁志》中说:当年南禅寺建成时,有一双孔雀来楼上,因名此楼为“孔雀楼”。孔雀楼是明代凤凰山上有名的建筑,也是文人墨客江山览胜、饮酒聚会、赋诗作画的好地方。清人彭镇五的《游南山寺观剧遇雨·调寄瑞龙吟》一词中,就绘声绘色地记述了当年凤凰山节庆时的盛况:“城南路,弥望绿草荒畴,野蔬杨柳,斜坡楼阁参差,笛声正在游人聚处。庙前伫,士女似霞如锦,倚门穿户,箫弦响彻山腰,开樽又对盈盈笑语。”多么像今天南山公园里市民假日休闲的热闹景象。

今天的凤凰山已彻底“旧貌换新颜”了。从山下有假山美亭的丁香园开始,登石阶,步回廊,在经过彩绘焕然、香烟缭绕的南禅寺,再到叠翠垒绿、楼阁隐约、流水潺潺的南山公园,仰望前方,是蓝天白云衬托下、千帆竞发的凤凰台。站台上,你可以俯瞰西侧的南川,那里“烟拥城中市,花明郊外林”,麒麟河上下二十里的江山胜景,可全收眼底。

凤凰山下麒麟河。南川河被称作麒麟河,是有来历的。据《晋书》、《十六国春秋·南凉录》记载:“建和二年春正月(建和,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年号;建和二年,即公元401年),龙见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秃发利鹿孤欲称帝,于是群臣皆劝之,……”长宁即今大通县长宁镇;绥羌即今西宁南川。因这一典故,南川河被称作“麒麟河”,河西岸土坡下的一眼泉水也被人称作“麒麟泉”。清代西宁诗人曾以此作诗:“麒麟河上画桥新,但见长虹不见人;麟去不知何日返,暂骑驴背学诗人。”土族女词人李宜晴在《探芳讯·游南禅寺》一词中也写道:“……记石峡风雄,土楼春暖,凤岭麟河,佳话千秋远。”词中的“凤岭”,就指凤凰山;“麟河”,就指麒麟河,并说“佳话千秋远”,表示得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史载麒麟河发源南川远山中,这个“远山”其实指的就是拉脊山。出西门过渔场台,沿宁果公路南行,就是南川地界了。南川实际上指从凤凰山脚起,到拉脊山马鸡沟峡为止的近百里川道。这里麒麟河纵贯其中,林木冉冉,村落相望,是当年湟中县有名的农业丰产区——“五朵金花”之一。这里更有大名鼎鼎的古迹牛心堆、承风戌、清平寨、伏羌堡、马场苑、明边墙,访古寻幽走南川,且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傍着麒麟河,沿着宁果公路南行二十余公里,只见右侧平畴中兀立着一座孤山,呈赤色,碧草覆盖,南高北低,东西稍窄,长近二百米,高达数十米。这座独立于旷野之中的小山,便是屡见于我国地方史料中的“牛心堆”,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其《水经注》中说:“牛心川,水出其南远山中,东北流迳牛心堆”,足见其名声之大。

牛心堆所在地因南控拉脊山峡口,西依去鲁沙尔、西川要道,东通小南川,北靠西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唐贞观年间,因占据青海的吐谷浑扣留唐使臣赵德揩,进而犯凉州,惹得一代英主李世民发怒,公元635年,他派李靖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统领五路大军征青海,“大败吐谷浑于牛心堆”,迫使其首领伏允西逃。牛心堆一战,揭开了吐谷浑走向衰亡的序幕,新、旧《唐书》中都郑重地记述了这次战争的经过。

明万历二十三年,蒙古永邵卜部攻南川,兵备按察使刘敏宽等督军迎战,牛心堆前刀枪交错,杀声震天,“飞丸疾矢,运荡山谷。”据刘敏宽亲撰的《湟中三捷记》载:十二天后,他亲至湟中,尚见“南川战垒,积尸交横,膏血俱殷,”致使刘敏宽乘马“惊逸不服乘。”“天阴月黑多磷火,七百游魂哭战场。”逼真地刻画了当时牛心堆前尸横遍野的恐怖场面。清雍正元年,在青海蒙古亲王罗布藏丹津发动的反抗清廷的叛乱中,牛心堆前又演出过血腥的一幕。

蜿蜒北流的麒麟河西源经门担峡,出马场沟后,与马鸡沟峡麒麟河东源水合为一起,流向西宁,在这儿留下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明永乐四年,明王朝为了抵御强悍的蒙古铁骑,保障边防部队的军马补给,特设陕西、甘肃两个苑马寺。甘肃苑马寺下辖祁连、甘泉两监,祁连监管理着西宁、大通、永安、古城四苑,其中西宁苑就设在今湟中门担峡外马场地界。麒麟河纵贯全沟的马场沟南北皆山也。草场宽,牧草肥,水源好,易守护,只要守住两头,苑马不易丢失;帐房台居沟之北,登台一望,东西十余里一览无余,所以是当年苑兵扎帐之所。当年千骏今已逝,而马场、帐房台的地名将永远留传下去。

过牛心堆不远,右侧平畴中兀立着一座黑魖魖的古城堡,土墙苔染,黛色一片,当地人称为“黑城”。现城堡中住有数十家农户,以城堡作为村名,人称黑城村,现为湟中县上新庄乡黑城村。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古城堡,它就是《宋史》上有名的清平寨。说起它的来历,还得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

由于南川道上走的人多,马鸡沟峡中终日行人不绝。为了保障道路安宁,给行人以憩足用餐之方便,进而控制门担峡大道,当时统治青海东部的口角厮啰政权在两峡口选址修筑了一座城堡,称“溪兰宗堡”。溪兰宗堡呈正方形,边长300米,墙为“夯土筑,北向门”。北宋崇宁三年,后任威州团练使的王厚进军河湟,在攻取青唐城(今西宁)时,青唐王子溪赊罗撒“携其长妻入溪兰宗山(今拉脊山)中,再从溪兰宗山退至青海湖”。随后,王厚“乘胜围溪兰宗堡”。王厚围攻溪兰宗堡时曾发生过激战,部将苗履、姚雄、高永年等“领劲骑”,经反复争夺,歼敌二千后,才收复该堡。宋王朝即在改青唐城为“西宁”的同时,改溪兰宗堡为“清平寨”,并设知寨、兵马监押、主簿各一员,以管理马鸡沟峡口、门担峡口这一地形险要的防御之地。北宋王朝的西宁州辖地“南至清平寨五十里”,可见当时这里是卫护西宁州的军事前沿要地。

清雍正年间改动青海行政区划时,贵德改由西宁府管辖。为加强和保证赴贵德通道的安全,进而控制门担峡和磨石沟要塞,乾隆三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议请在原清平寨旧址基础上,就险建城,设官增兵,改筑为新的军事防御要地,并责成西宁县知县靳梦麟等监工。新城就加筑在旧城残垣之上,除正墙土筑之外,“女墙用砖,设南北二门”。《西宁府新志》中也记有“黑古城”的名字。

过黑古城,沿麒麟河北行,这里是宁果公路上去湟中县城的分叉处,附近有村,名徐家寨。徐家寨村南依回龙山,回龙山是拉脊山北麓的一条支脉,蜿蜒起伏,状如游龙,行至徐家寨地界,戛然而止。山梁两侧,俱为平坦川地,村桥烟树,阡陌相连。这里因南通马鸡沟峡,西接蚂蚁沟,东连赴东沟滩大道,扼南川要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海内升平,人们怎么也想象不出,千余年来,这里曾多次充满过战争的硝烟。

北宋崇宁三年,王厚攻取青唐城(今西宁)后,即与童贯率军继续向南川进军,南川平定后,设倚郭县于今徐家寨,并督军民筑起了一座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只开东门的城堡,定名“伏羌堡”,以管理马鸡沟峡以北的整个南川地区。

明王朝建立后,鉴于伏羌堡地理位置的重要,西宁卫当局对伏羌堡旧城稍加修葺,设守备官,以负责南川军务。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太祖封徐勇为西宁卫前所流官百户,驻守伏羌城。此后徐氏后裔倚城而居,遂成望族。尊者易显,后人遂改称其地为“徐家寨”。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为扫荡明王朝在西北的地方势力,派贺锦西上甘陇,以牵制边将对京师的援助。西宁生员胡琏器因贺军骁勇,秘与西宁土司祁兴周等设计,在伏羌城下设陷阱及绊马索,然后诱贺锦等至麒麟川。据史料记载,祁兴周等在徐家寨村外“杀大顺军数千”,曾转战江、淮、豫、楚等地,威名远扬的五营主要领袖“左金王”贺锦,也不幸殒命在小小的伏羌城下。

在冷兵器时代,伏羌堡作为军事要地,在清代亦受到当局的重视。清乾隆十二年,在这里设立了协路二十四营之一——南川营,常驻马步军198名,并派有游击、千总、把总各一员管辖。当时有的协路营只有都司负责,而南川营却委派了级别高于都司的游击统领,可见当局对南川营的重视。也许是清王朝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缘故,忌讳“伏羌”二字,不久即正式改“伏羌堡”为徐家寨了。

南川营在有清一代,除道光年间因陕甘总督富呢杨阿巡边遭劫而曾增添过营兵外,随着军事地位的降低,守兵也逐渐被裁减,光绪年间,只剩下104名。清王朝灭亡后,民国三年,奉当时中央命令,一律裁撤绿营,西宁府所辖镇标五营和协路各营编为宁海巡防各营,归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统管,至此,作为军事要塞的伏羌城——南川营,也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湟中县总寨乡徐家寨村。

如今,随着南川经济开发区的建立,麒麟河畔已高楼林立,西(西宁)塔(塔尔寺)高速公路穿行其间。当年的麒麟河上因建了一座“通济桥”而使西宁才子基生兰高兴得盛赞“山脉蜿蜒水脉迢,绿杨荫里露虹腰;何日得遂男儿志,驷马高车过此桥。”假如老先生看到如今的麒麟河上建起了让人眼花缭乱的七一桥、五四桥、西关桥、昆仑桥、六一桥等数也数不清的桥时,他将会盛赞哪一座呢?

风姨何处家

小峡在西宁之东,“东西流水南北山”,因地形险要,号称为西宁锁钥,作为咽喉之地,历史上曾演绎过不少故事。小峡夹在两川之间,呼吸关紧,空气流通较快,虽至炎天,峡中也清风习习,张臂生凉,所以小峡也与“风”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以“石峡清风”入选古湟中八景之一。古往今来,纵观有关描述小峡的诗篇,大都是和“风”联系在一起的:明代御史孙昭在《入湟秋思·讯孟兵宪、贺参戎》一诗中说:“七月乘槎晓渡河,秋声峡口两崖多。……别垒风迟悲鼓角,远峰云湿暗山河。湟中旧是屯田地,筹策诸君近如何?”明代御史詹理在《行次西宁》一诗中说:“重关倚石峡,万嶂宿风烟。”即就是清末西宁名士张思宪的《湟中八景》诗中,也说小峡“行人莫嫌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往还。”基生兰先生更是用两首《小峡清风》七绝诗,把这里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石磴巉岩入古湟,重关曲似九回肠。悠悠峡口卷风起,送到边城一味凉。”“走马西来入鄯湟,崎岖山径绕羊肠。河声适共风声卷,即在炎天亦觉凉。”上面所举的诗人们都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小峡的,而风格迥异、别具一格,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小峡“风”的,却是西宁诗人朱向芳。

朱向芳先生,字维庵,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西宁府儒学廪生。据说他“性慷慨,有大志”,但壮志难酬,一生贫困,“家徒四壁”,只以设帐教书为生,今仅存由其孙朱耀南先生辑成的《寻芳书屋遗诗》一卷,共12首。而这12首诗,却奠定了他在青海诗歌史上的地位,其中被收入《西宁府续志·艺文志》中的《吟峡口风神洞》一诗,可说是其中的代表作。

《吟峡口风神洞》是一首五律诗:“风姨何处家?石洞锁烟霞。山月眉含翠,溪云鬓落花。气清河两岸,力挽水三叉。从此扶摇去,鹏搏路不斜。”我国有关风神的崇拜起源较早,先秦《周礼》中就有“以燎祀风神、雨师”之说。风神,又称风伯、飞廉、箕公,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的缘故,与神话中的雨师、雷公、电母同为祭祀之神,秦汉时已列入国家祀典。风伯原为男身,但唐宋之后又作“风姨”、“风后”,成为了女神。尽管今湖南永州祁阳有座有名的风伯山,但我们小峡的风神洞也同样有名,早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由兵备道刘敏宽所撰的《西宁卫志》中,就记有“风伯古祠”,“春秋祭之”的记载。既然那时候就称其为“古祠”,可见小峡的风神祠设立的年代很早了。《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也有有关记载,说:“风岩,在小峡口山,山半有岩,下临湟水,每起大风,居民祷之。”

由于几十年来峡谷中地貌的改变,小峡“风伯古祠”已不存在,风神洞在峡中南山半壁上,现在,只要你有兴趣,仍可看到南山半坡悬崖下有个石窟,宽、高数米,洞口斜向朝下,不太深,那就是至少600年来人们祭祀的“风神洞”。“风神洞”也称“风婆婆洞”,传说里面住着“风婆婆”,也就是朱先生诗中所说的“风姨”,当年洞中曾塑有她的神像。

朱向芳的《吟峡口风神洞》一诗,起句就用反问句:风姨的家在哪里啊?就在那小峡高高的悬崖上,被烟霞笼罩的石洞里。迷惘诡奇的环境,为神秘的风姨出场做好了铺垫。再用小峡凄清的山月、蜿蜒的行云流水描绘出“风姨”高洁、美丽的容貌,翠色笼罩的崖头上悬挂的山月像“风姨”弯弯的眉,云雾缭绕的溪畔芳草中绽开的山花像插在“风姨”的云鬓上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瑰丽环境,就像屈原在《九章·山鬼》里描写的“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一样,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风姿绰约,但神力非凡,能“力挽水三叉”的仙姑形象。优美的词藻,形象的比喻,凄丽的环境,在艺术性方面,直可与《山鬼》媲美。

钟灵毓秀筑文峰

西宁地处边陲,几千年来战事不断,“民风尚武,不重文化”,其间虽有汉三老赵宽“教诲后生,皆成俊艾”,南凉史嵩兴学等简短记述,但教育不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直到明正统年间,都御史史昭到任后,建文庙,设卫儒学,正规的官办教育才得以兴起。“千秋同颂史昭贤”,尚武的民风才逐步得以扭转。明孝宗年间,西宁卫地方官员认为,当地“民风粗俗,崇商气力,率喜战斗”,因而“教育不兴,人才罕出”。为了扭转风气,使崇文的风尚形成,必须选择福山佳地,立碑禳解,方能改观。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抚治西宁兵备道柯忠在实施“教先于政”的措施同时,择吉日,祭天地,经过诸多繁杂的手续,最后勘定西宁南酉山村后那个凸起的山头处,为西宁文脉所在,因名为“文笔峰”。之后在地方官员的支持下,在峰顶建起了一处形似碑、状如塔的建筑,上有魁星阁,定名“文峰碑”。希望此举能使地方人材辈出,文化得以振兴。

文峰碑建成后,经官府和几代士民的维护,一直矗立在南酉山顶,人们认为朝山进香,去了南山寺,登了凤凰台,拜了文峰碑,才遂了心愿。所以除了战乱之年外,每逢文坛盛事,大比之年,这里常常举行一些隆重而虔诚的仪式;每逢盛夏,风和日丽之时,文人雅士也以到文笔峰踏青赋诗为乐事。他们站在这高山之巅,望“湟水雄浑环近郭,雪山迢递接祁连”,抒书生意气,发古今感慨;多少失意文人,考场“孙山”,也常到这里暗祈上苍,哭诉委曲,直到块垒泄尽,才蹒跚下山。

文笔峰海拔2716米,地处南山制高点,进小峡一望,恰似玉管指天,气象万千;登高四顾,长空万里,青色满目,西宁三川,凤凰山诸景,尽收眼底,因而以“文峰耸翠”被誉为古湟中八景之一,清人张思宪的一首“文峰崱屴耸云霄,孔雀楼前望不遥;最爱年年秋雨后,青螺翠黛画难描”诗,更使文笔峰锦上添花。基生兰先生更赞美它“文笔峥嵘灵秀钟,新晴更见翠千重。孤高自有凌云势,直作边城第一峰。”

文峰碑历经数百年的雨雪风霜,后来终于“年久倾圮”。1924年,有人倡议重修文峰碑,在当局的支持下,士绅捐资建成20余米高、内填土坯、外包青砖的五层塔形建筑物,呈四方形,最上层为一间小殿宇,内供“魁星神像”,魁星“单足踏斗,右臂高举,手执点元朱笔,面向西宁”。可惜在40余年后的“文革”中,1966年秋,却被人用炸药分两次将其炸塌。三十多年里,只有东南角残存的墙脚不屈地从土坯中探出身来,向来访者诉说着那段令人神伤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弘扬地方文化,张扬西宁的人脉和文脉,政府投资400余万元,开始了包括文峰碑主体和须弥座重建的一期工程。重建的文峰碑依然是五层,但高达33米,采用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古色古香的青砖。二层南北两面分别镶嵌砖雕“文运昌盛”、“钟灵毓秀”八个大字,第四层按中国传统风格,东西南北分别镶嵌砖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依照旧貌,第五层为魁星阁,内供文昌和魁星镏金铜像。残存的旧碑遗迹被包裹在第一层,得到妥善保护,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既保护了现存遗迹,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又体现了昂扬向上、气势恢弘的时代精神,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在西宁市城中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二期工程将要完成碑下八角平台、南北两侧观景台、停车场、管理房的建设。相信随着文峰碑重建工程的竣工,作为我市的一处文化胜地和旅游景点,它将和大墩岭山顶公园南北交辉,为市民提供一种充满中华文化氛围的观光和休闲去处。

探究毛胜寺

沿西宁小桥大街北行,过沈那中学,路侧有两家“毛胜寺便民商店”、“毛胜寺加油站”,离“宁张路”公交车站不远处,路边还有一个牌子,上书“毛胜寺”。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这一片地方过去确实叫做毛胜寺,但作为一个地名,现在已渐渐淡出人们的印象了。几十年前,北行走过小桥街道,到这里时已路空人稀,记得沙土路西侧是一溜灰黑色的土崖,崖下常有拉煤的、卖瓦缸盆罐的在此打尖(歇脚),每逢春暖冰化,路面泛浆,状如橡皮,泥泞不堪。如到秋深冷月,这里枯草黄叶,随风四起,古道瘦马,令人彻骨觉寒。加之传言过去常有劫道者,所以是北川路上第一道险要处。随着宁张公路的彻底改建,这里已成为渐显繁华的街衢,这段路起名为“丁香大道”,绿树夹道,花卉掩映,忆及当年冷清龌龊旧况,真是恍如梦境!

过去,这里曾叫“毛胜寺”,寺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为啥叫“毛胜寺”?同样也说不清楚。要说起得名的原委,还得从居牧在大通河两岸的巴沙族谈起。史载大通河两岸“原陉膏腴,水泉润泽”,但其首领却“负险为固,荼毒人民”。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瓦洛发动叛乱起,到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十年间,他们攻城堡,杀官军,掠妇女,劫牲畜,使凉(凉州,今武威)、永(永昌)、庄浪(今永登)、西宁一带岁无宁日。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其首领孛来率数万骑抢掠西宁、凉州,副总兵毛忠率军迎击,“死战却敌”;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毛忠又与总兵卫颖率官军由驼驼山出师,大败巴沙、昝咂诸部于今大通城关地区,“俘斩7700有奇”。经过这次大战,巴沙部落受到重创,很快“散弱”,再也没有对西宁卫构成威胁。

两次征讨巴沙部的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剌,原籍“西陲人”。他的曾祖名哈剌万,明王朝开国时曾归附朱元璋,由行伍出身,因功封千户,后在战斗中阵亡。祖父名拜都,随明军远征哈密,亦战殁。父亲名宝,“以骁勇充总旗,授永昌百户”。毛忠20岁时袭父职,任镇番土军百户,因“膂力过人,善骑射”,且“为将严纪律,善抚士”而深得军心,年纪很轻,就随成祖北征,在战场厮杀。宣德年间征曲先,升任指挥同知;正统十年,因“守边功”擢都指挥同知,并被赐姓“毛”;后又征罕东,“执李南哥弟、伪邪王锁南奔”,升都督佥事,又赐名“忠”,因称毛忠。天顺初年,毛忠任左副总兵,协镇甘肃。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春,晋升左都督,天顺七年大败巴沙、昝咂诸部于今大通城关地区后,封伏羌伯——这也是今大通城关镇过去叫“毛伯胜”的缘由。西宁小桥地区扼北川之口,当年巴沙、昝咂诸部多次经这儿攻掠西宁,“毛伯胜”大捷,既解除了北川之患,又使西宁得到了安全。为纪念毛忠功德,西宁卫当局在今沈那中学附近建起了类似报恩生祠的祠堂,刻碑树匾,记述战功,生日致祭,追怀恩德。就像西宁纪念刘松山等的昭忠祠被人们称为“统领寺”一样,祠寺不分,人们把这里的祠堂又称作“毛胜寺”了。清王朝建立后,毛胜寺作为前代功臣的纪念遗址,由于无人管理,日晒雨淋,不久即损毁。到乾隆年间杨应琚老先生撰写《西宁府新志》时,已片瓦无存,所以《西宁府新志》中没有关于它的片言只字记载。但作为一个地标符号,竟成了五百多年不变的地名。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毛忠已是75岁的古稀老人,夏四月,开城满俊(亦称满四)发动叛乱,秋七月,右都御史项忠率军讨伐失利,都指挥蒋泰、申澄阵亡。冬十月,毛忠奉命出征至宁夏固原石城,挥军从木头沟攻至炮架山,连夺北山西侧两座高地,杀敌很多。但友军却怯战败退,使毛忠孤立无援,“贼并力攻忠,为流矢所中”,伏羌伯毛忠战死于阵前,侄子毛海、孙子毛鎧同时阵亡。冬十一月,都督刘玉、副都御史项忠再次征讨开城叛乱,“满俊平之”。毛忠祖孙三人死节事上报后,明宪宗朱见深感叹不已,封毛忠为“侯”,谥“武勇”,并下诏在兰州为他建“忠义坊”,春秋致祭。孙毛锐“袭封,谥‘武襄’”,从子毛濬被任命为兰州守备。

龙泉谷·深沟儿

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为唐蕃会盟,奉旨出使吐蕃,回长安后,曾写有《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文中说:“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西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记载:“县(指西宁县)西八里有龙泉,疑即西川称龙泉谷也。唐刘元鼎使吐蕃,逾湟水至龙泉谷,谓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并说:“(当年)刘元鼎使吐蕃出蒙谷,抵龙泉,则蒙谷在龙泉东也。”据专家考证,龙泉谷东的“蒙谷”指西门外由沈家寨沟(长岭沟)水冲刷所形成的沟。沟经湟川中学大门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东侧北行,通向南川河。杨应琚先生所指“县西八里”的西川龙泉谷即今海湖新区的深沟儿,杀胡川即指今西川。当年哥舒翰率军在赤岭一带与吐蕃抗衡时,今西宁地域就设有“河源军”。深沟儿南接鸳鸯沟,向北撕裂西川平整的原野,拐向东北,在苏家河湾附近通入湟水。鸳鸯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起于今湟中县城通宁路附近的湟中职业学校,止于今海湖新区的彭家寨,全长约二十余公里。全沟属浅山地区,干旱缺水,因而沟中有当年以吃窖水闻名的火烧沟、狼沟等苦地方。平时沟中未有涓水,但夏秋季节偶遇天降暴雨,由于山高沟深,地域较大,常会突发山洪。千百年来,突发的山洪咆哮着一路、裹挟泥沙,冲出沟口,因而在彭家寨村东形成一条宽大沟壕,人称“深沟儿”。当年,平坦的西川南路经杨家寨,过刘家寨村南,就到了深沟儿边上,一路下坡,通向沟底,沟中搭有一处便桥,过桥再上数十米的土坡,才到路平处,即见彭家寨村。从沟中望去,只见两侧土崖壁立,颓然欲倾,斗折蛇行,令人心寒。深沟儿蜿蜒东北行,在苏家河湾地界,因沟西侧有有名的龙泉,所以文人们称其为“龙泉谷”,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龙泉又称都龙湫泉、药水泉、药王泉,泉水下泄,汇集成池,称为“龙池”。“龙池夜月”被列为古湟中八景之一,古人曾写了不少诗词赞美它:“龙池环注五龙宫,一水清澄月正中”、“池中若有蛟龙在,云雨一经便上腾”、“见说河湾药水祠,同声异口夸龙池”。既然刘元鼎时已称这里是龙泉谷,可见深沟儿早已有名了。

千百年来,龙泉谷横亘在西川原野上,既给行人旅客平添了一些麻烦,也阅尽了人世沧桑,但到了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高大宽敞的箱涵在沟底建起,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千万方黄土填平了大地的裂口,深沟儿摇身一变,成了昆仑大道的一部分,行走在笔直宽敞的路面上,你再也想不到脚下的地段,曾是有名的“龙泉谷”!深沟儿南侧的荒山秃岭作为西宁大南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火烧沟”已经披上了绿装;它的北侧,原来的荒草野沟,作为海湖新区重要的绿化景观带,引来了解放渠水,随沟哗哗流淌,其间曲径小桥,叠水成瀑;巨桥横跨,彩灯耀珠;芦苇遮堤,浮萍流连;芳草碧树,掩映两岸,难怪治理工程尚未竣工,已让到过这里的人一呼三叹。

龙泉现已改建成为景观带中的“药王泉遗址”,“深沟儿”早已被人们遗忘,站在横跨景观带的海晏西路大桥上,远望碧水环绕的原苏家河湾村庙,檐角高翘,斗拱焕然;邻近高楼林立,气势非凡。这一高一低,一旧一新,既有宁静,也有繁华;既有壮观,也有幽雅,正合着时代的节拍,记录着龙泉谷这块土地前行的步伐。

铁佛寺·寺台子

西宁北山寺脚下有个不大的村庄,名叫“寺台子”,距村子不远的北山里还有两个山沟,分别叫作“大寺沟”和“小寺沟”,这些地名是否和现在的北山寺有关?据史料和一些文史专家考证,答案是否定的。原来这些地名的来历,和早已消亡的“铁佛寺”是联系在一起的。

铁佛寺是西宁一座很古老的寺院,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久远的教派,因该派僧人头戴红帽,所以又称为“红教”。“宁玛”是“古旧”的意思,由原克什米尔的密宗大师莲花生大师所传,比其他藏传佛教教派要早300年。它的主要教义是“九乘”和“大圆满法”,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是该教派的主要寺院。明代诗人夏瓒就写有一首有关铁佛寺的诗:“西来铁佛倚嵯峨,铸得钟来圣绩多;地上轮菌含混沌,土中窅霭孰婆娑;海潮无响闻仙梵,月影飞光下素娥;安得六丁起潜伏,五更鲸吼震山河。”从诗中看,铁佛寺背倚嵯峨的北山而建,寺中有一口铁铸的钟,敲击起来,声震山河。既然“地上轮菌含混沌,土中窅霭孰婆娑”,可以推测,夏瓒造访铁佛寺时,这个寺院已建成有时了。到底建于何时?至今仍然是个谜。

据我省知名学者谢佐和格桑本等所著的《青海的寺院》中记载,铁佛寺建在北山“山麓平广处”。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西海蒙古进攻西宁时,当时的西宁卫守备崔骐曾率领明军与蒙古军激战于铁佛寺(《青海历史纪年》)。崔骐,肃州人,当时任西宁分防守备,因功于万历年间升任分守参将。当年西海蒙古进犯西宁时,多取南川和北川道,既然两军激战于与西宁卫城仅有一河(湟水)之隔的铁佛寺,可见当时军事形势已极度危急。

清王朝建国后的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仲冬,分守西宁道陕西布政使右参议苏铣写成《西宁志》,其中也说:铁佛寺“有口钟,高不可知,圆径半入地下,不能掘取。”但几十年后的乾隆年间杨应琚撰《西宁府新志》时,说:“铁佛寺在城(西宁城)北五里余,昔传有钟,高大不可知,半入地下,半在地上,不能掘取。”建寺历史悠久的铁佛寺到清雍正初年,终于没有逃过灭顶的劫难,由于该寺参与了环海蒙古族亲王罗卜藏丹津的反清活动,“当年梵宇助枭雄,豕火狼烟遍海东”,初登帝位的雍正帝闻讯十分震怒:“寺院本是修行之区,转为藏奸之所。……佛教复兴,如此隆恩,喇嘛并不感激,反助忤逆之人,凶恶已极”,下旨痛剿,于是僧众尽被陕甘总督、大将军年羹尧诛杀,华丽的寺院也和东科寺、郭隆寺、郭莽寺、却藏寺等十多个寺院一样,被一火化为灰烬,“高不可知”的巨钟从此也下落不明,真是“古寺已随烈焰去,此地空留寺台名”。尽管铁佛寺消亡已经快300年了,但因它而得名的大寺沟、小寺沟至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地名。

铁佛寺焚毁后,北山土楼神祠还在。而废弃的铁佛寺寺址上逐渐有人筑墙垒屋,种稼生活,因这里曾是寺院旧址,人们渐渐以“寺台子”称呼其村。这里北禅山如屏,柳影掩映;朝阳渠如带,绕村东去。在熙熙攘攘的北山市场的喧哗声里,铁佛寺过去“鲸吼震山河”的壮丽一幕,早已像退了色的底片,飘向了远远的被遗忘的角落。

父子元戎坊和父子同科匾

坊,又称牌坊、牌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尽管牌坊既不能居家住人,遮蔽风雨;又不能供祭神佛,祈求福祉,但它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深厚的人文内涵,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匾,指题字的横牌,一般悬挂在门或墙的上方,具有褒奖、祈望、警示、告诫、纪念等多种意义。古老的西宁城里,曾经有过许多牌坊和匾,其中“父子元戎”坊和“父子同科”匾,就是很有名的两件。父子元戎坊坐落在今湟光车站附近的大街上,是一座“品”字形的过街牌坊,《西宁府新志》中称其为“柴家牌楼”、“湟中牌坊”。“父子元戎坊”是一座四柱三楼式牌坊,为保持牢固和稳定,四柱两侧加有斜靠辅柱。矗立于横坊上的斗拱,悬妙地顶起五脊四面的大屋顶,檐角高翘,吻兽罗列,极尽工巧。父子同科匾是教场街与斜石巷相交处西南角(今西宁市房产管理局)韩姓人家的一块匾。当年,匾是悬挂在韩家大门内小天井中,底色为蓝色的匾上,有碟子大的“父辈同科”四个金色大字,因而人称其为“父子同科匾”。

父子元戎坊是纪念明代著名将领柴国柱父子的牌坊。柴国柱,字擎霄,西宁人,史载“壮勇足智,善骑射,击寇两川,勇冠三军”,原是西宁卫中军守备,曾一度率部镇守今西宁火车站后王家庄地界,以保护兰宁大道的通畅。后因在被称为“湟中三捷”之一的西川之役中,因战功卓著,升任都指挥佥事;在萨尔浒大战前,以都督佥事身份,“带家丁星驰出关”;又因石灰关之役中,“以孤族击猖狂之寇,中矢带镞,斩二十一级,名闻京师”,因而擢升为总兵官,镇守陕西;后又加封为右都督,“移镇沈阳”,是朝廷倚重的边庭大将。其子柴时秀亦官至辽东总兵官,后不幸捐躯疆场;次子柴时华也历官甘肃总兵,史载“与父兄一样,俱骁勇”。柴国柱告老还乡后,曾一度住在今西宁火车站后王家庄(当年人称柴小庄),西宁史料中就留有柴家寨堡(后俗称柴小庄)、柴家桥、柴家渡口、柴园等地名。明天启七年,柴国柱不幸病逝,天启帝闻讯,专门下诏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保,以朝廷命官的规格给“故总兵祭葬”,这在当时偏僻的西宁是很罕见的。六月,祭葬仪式在西宁隆重举行,后葬在金娥山麓的今大通清水沟。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思宗皇帝为表彰柴国柱和长子柴时秀战死辽东的功绩,特命在其家乡西宁城修建“父子元戎坊”,希望人们在这国家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也像柴国柱父子一样,为国尽忠。父子元戎坊建成六年后,京城易帜,思宗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亡。但父子元戎坊作为纪念前朝功臣的建筑物,一直矗立在西宁东门外,却看到了清王朝的灭亡。直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先劳德·毕敬士先生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父子元戎坊的珍贵照片。

“父子同科匾”中的父子指贵德人韩树义、韩溥。韩树义,字子方,后来曾任江苏库大使;韩溥,字少方,两人同时参加科举考试,竟同中举人,这在封建科举考试中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时人荣之”。当年人们曾把“父子同科匾”当作西宁城内的地理标识,常说某某人家在“父子同科”北面多少步,某某店在“父子同科”南面多少步。影响之大,可见一斑。1901年清光绪皇帝已达而立之年,为庆寿,清廷将当年的正科考试改为“恩科”,但因“庚子之难”,八国联军侵华,贡院被毁,无法开考,直到光绪二十九年才将正科、恩科合并举行,所以《西宁府续志》中说,韩树义父子同时中举的这次是“恩正并科”。

西宁山陕会馆

上世纪前半叶名噪一时的西宁“山陕会馆”坐落在城中兴隆巷22号。那时,城里人互相戏谑时说:“没事了到隍庙里转去,会馆门口站去”,把隍庙(城隍庙)和山陕会馆当作城内惟一两处值得一去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可见当时会馆的规模和影响。

山陕会馆是当年在青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共同集资筹建的。“晋人善贾”,史有记载,当时在西宁经商、且有名气者,不下五十余家,故有“客娃满半城”之说。他们远离故土,在外经商,为了加强彼此联系,互相关照,增进乡谊,交流商情,协调商务纠纷,融洽与官府的关系,设立一个共同议事的场所是十分必要的。早在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他们就曾在今湟光附近建起会馆,但建成不久,就毁于1895年的战火。五年后,他们又选取较为安全的城内后街茶店地址,购地重建,建起了规模更为宏大,布局更为严谨,殿宇华丽,结构精巧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一进四院,气势宏伟。山门、戏台、香厅、关帝殿、三义楼沿会馆中轴线一字排开,集中地显示了山陕商人的财力和人气。这里除了按一定的日子演出会戏和节令戏外,也开创了西宁演京剧和电影之始。上世纪著名作家萧军之妻王德芬兄妹和“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都曾在这里演出过《打回老家去》等抗战话剧和教唱过《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为推动西北地区的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叙乡情、通商情、敬关爷”的山陕会馆曾作为山西、陕西两省商人集会议事的社交性公共场所,对当时我省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当时文化活动十分贫乏的城乡民众提供了娱乐场所。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让今天的商家领略当年山陕故商节俭尚义、诚信不欺的经营精髓,激发后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为我市的旅游彩图增添一道靓丽的景致,政府投资1580万元,重新对山陕会馆进行了整修。修缮后的西宁山陕会馆占地面积约为5600平方米,一改往日颓败之貌,山门上悬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书“山陕会馆”大匾,过山门,下台阶,院中设钟、鼓二楼。钟鼓楼后正对三间大殿,名“香厅”,东西两侧为二层“春秋楼”。香厅后即是会馆主要建筑——关帝殿。关帝殿后是一处幽静小院,北侧又有一座二层楼,即“三义楼”。各殿宇方砖铺地,金碧辉煌;斗拱高翘,彩绘焕然;曲径通幽,松、桦扬翠,花卉竞芳,不愧是院中碧石上所书的“长青园”,既能为来夏都的游人在闹市中寻得一处观瞻之地,也能为高原古城林立的大厦中增添一处能反映逝去岁月的游览场所。

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在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内,只要你沿建国路行至为民巷口,西行不远,就会看到巷南侧高墙矗立,一座由赭、白两色石料镶嵌的大门面北而开,这里就是当年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的私邸。

马步芳(1901—1975),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字子香,回族,甘肃河州人(今临夏市),是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麒的次子,未受过专门的学校教育。他从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少校参谋起,曾历任营、团、旅、师、军长和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是民国时期中国西北本地人中,势力最强、统治地区最广、影响最大、官阶最高的边疆大吏。1949年8月兰州解放前夕逃往重庆,10月即被国民政府以擅离职守之名给予撤职处分。之后在埃及开罗购置产业,学经做寓公,1975年病故于沙特阿拉伯,终年72岁。

马步芳公馆始建于1942年6月(民国31年),耗资约3000万大洋,次年6月建成,取名“馨庐”,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馨庐”二字,现仍镶嵌在大门上方。“馨庐”的意思就是用玉石垒起来的房子,因公馆许多建筑的墙面,甚至壁炉都镶有玉石,故人们亦称“馨庐”为“玉石公馆”。公馆由多个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及花园组成,这里有著名的玉石厅,穿过甬道,就是公馆正院,正院两侧分别是马步芳和儿子马继援的居室,后院是女眷楼。另外还有副官楼、参谋楼、警卫楼、机要室和银库。屋中所有的陈设,都参照了当年的样式。七个院落都有暗道相通,房舍设计精巧,风格典雅,布置有序,结构严谨,构成了统一和谐的整体,透露出老宅深沉、庄严和神秘的气息。位于公馆南侧的花园内栽种有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树木,还配有游亭和廊榭,著名的“晓泉”也在其中。“馨庐”修建时,恰在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国难当头,马步芳敛财修私宅之举,遭到外界广泛的非议。但马步芳向来刚愎自用,他对别人之议向来是不在意的。

西宁解放时,据说马步芳的部属曾提议炸毁“馨庐”,马步芳犹豫再三,始终没有下此决心。马继援兵败离青时,亦曾恋恋不舍地独自绕行三圈。文革期间,“馨庐”因被辟为阶级斗争教育的场所,作为反面教材而得以保全,保留下来的院落占地近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共有房间298间。

“馨庐”是青海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时的民居建筑,也是全国惟一的一座选用青海地产玉石来装饰墙面的民居,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 年建设成为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猜你喜欢

西宁
关于西宁动走线长链点临时限速功能验证的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大爱永驻
穿越时空,那沧海桑田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