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0例

2011-01-31赵巧红蒋俊燕童桔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性疾病后遗症盆腔炎

赵巧红 蒋俊燕 童桔英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 衢州 324002

穴位按摩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0例

赵巧红 蒋俊燕 童桔英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 衢州 32400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按摩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笔者近年来采取穴位按摩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符合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CDC诊断标准)[1]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年龄18~52岁,平均33.2岁,病程5~60个月;对照组48例,年龄18~50岁,平均32.6岁,病程6~5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均予左氧氟沙星0.2g,甲硝唑0.1g,静脉滴注,1天2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照下腹部30min,1天2次,连续10~15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暂停中药保留灌肠及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早晚各1次进行中脘、关元、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穴位按摩,以局部感觉酸、胀、麻为佳。连续15天为1个疗程。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提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B超复查附件炎症、盆腔积液等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复查无改善。

3.2 胃肠道反应 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1个疗程,观察组出现恶心10人次,占2.9%,无呕吐。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48人次,占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形式等,取决于正气与邪气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结果。正不胜邪,邪气乘虚而入,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疾病发生,此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邪气较盛,正气较弱,则发病较重。如正能胜邪,病邪难以侵入,机体阴阳平衡得以保持,则不发病,若病一般也很轻浅,易于康复,此即《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慢性盆腔炎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的感染性炎症,而主要与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和抵抗力的低下有关[3]。穴位按摩是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4]。我们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脘、关元、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穴位按摩,能减少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9-2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250.

[3]马振宇,王芸.王樟连应用穴位注射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150-15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98.

2010-06-14

猜你喜欢

性疾病后遗症盆腔炎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春天的“后遗症”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