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ESP和“一条龙”管理模式的角度探讨英语课程的改革

2011-01-30卢思源陈文杰王静娴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教学中职

卢思源, 陈文杰, 王静娴, 周 松

(1.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2.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外国语分院,上海 20044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之一。按照1996年制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初中后教育分流的重点,学校数及在校人数都占了我国中等教育的很大比例[1]。高职高专教育是指1998年,教育部将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3种高等专科教育形式纳入统筹管理,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指导并加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总体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众所周知,“三校生”(指的是中专、职校和技校毕业生)在专业、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很多方面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很大差别,在一些像英语、数学等连续性强的科目上,这种差别就尤为明显。在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中职学校,文化课往往被放在次要地位。在 3年中职期间,英语课往往只排 2~4学期,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一年多不接触英语还能指望记住多少?有些热门专业在中、高职院校都开设,但由于绝大多数专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对口”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训等缺乏统一规划、协调,结果出现了重复、甚至是倒挂现象。针对如何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模式,使英语课程做到“无缝”衔接,以避免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问题,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并作一探讨。

(一) 对已升入高职的“三校生”情况分析

为了解“三校生”在中职阶段英语学习情况以及对高职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对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6个专业的部分“三校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50份问卷通过任课教师发出并当场回收。共收回134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三校生”的专业相关度很小

专业相关度是指学生在中职学校的专业和升入高职院校后的专业相同或相关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相关度非常低。例如,09级酒店管理专业的15名“三校生”中,竟无一人来自酒店管理专业;50名10级动漫专业艺术类学生中,来自动漫、美术、视觉专业毕业人数仅为16人;在22名来自09级商务英语和会展英语专业的“三校生”中,仅5人毕业于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无人来自会展专业。其他学生均来自与现学专业毫无联系的专业。

既然没有联系,为什么还要花费三四年时间学习?这种专业相关度极低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协调起来,共同考虑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

2.英语开课时间短

上海中职学校学制一般为3年,个别为4年。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间(学期数)和开课形式在调查的6个专业中,各专业开设英语课的时间一般为2~4学期,在学生入学后的两年内结束。从开课形式来看,只开设普通英语的专业占多数;先开普通英语、后开专业英语的次之;只开专业英语的较少。也就是说,中职学生起码有一年多时间不学英语。约79.9%的学生在他们毕业的学校没有“英语第二课堂”。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教学分成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拓展模块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作统一规定”[3]。在重视专业课的理念下,很多学校就把这个重要的英语学习阶段省掉了。众所周知,一学年、那怕是一学期的空挡也足以使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学生将英语忘得一干二净。调查中约占一半的学生认为中职英语对高职英语没有帮助,因为“在中职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那时候比较重视专业课”。

3.语法教学欠缺

语法被“三校生”列为中职学得最差项目,听、说能力被认为对未来工作帮助最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他们认为自己语法学得最差,其次分别为写作、口语和听力。在回答“哪一项对自己未来工作最重要”时,选择口语和听力的学生占了绝对多数,其次为译、读和写。这种现象值得在探讨中、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时倍加注意。口语、听力教学既能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也是职校学生的迫切愿望。如果能够正确地加以引导,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当然,也要注意适当补充学生在语法项目上的欠缺。

(二) 对各类学校的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期间,走访了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理工大学。通过与各校教务处领导、系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交谈,发现情况如下。

1.中职统编教材太简单

中职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差而被分流到了职业学校,这在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反映中职的统编教材内容太简单,感觉没什么可讲的,但学生对选用的普通高中教材又感觉太难。中职校担负着培养职业人才和升学的双重责任,如果不采用有针对性的教材,采取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理念,如ESP教学,就会顾此失彼,难以完成大纲规定的任务。

2.中、高职相同专业缺乏协调

中、高职教育不衔接还表现在如何对相同专业进行协调。许多中职校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去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生进入高职后,发现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出现,有些专业重复率竟超过 60%。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全国很多中、高职学校都在开设,但由于中、高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不少课程如“外贸函电”等不仅名称相同,甚至连教材都完全一样,难怪有同学说“在高职惊现中职用的教材”。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搞不好会形成内容重叠、甚至出现倒挂现象。

3.民办和公办院校生源文化基础差距大

以沪上两所高职学校为例,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以旅游、酒店管理等为特色,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要大大高于“三校生”,学生在入学时个别专业还要进行面试,所以学生文化课基础好,普遍注重外语学习,水平比较一致。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办,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分为艺术和非艺术类,“三校生”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都大打折扣。另外,同专业学生中,不同专业毕业的“三校生”和高中生混在一起,文化课和专业课差别都很大,这又该如何实施教学?

4.许多学校都在加强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突出外语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重视文化基础,具有鲜明的“外语+专业”特色。学校以英、日、德、韩、法、俄、西班牙等多种外语为主体,以数控技术、国际商务为两翼。扎实的外语知识,熟练的商务或数控专业技能,使该校毕业生成为备受驻沪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青睐的人才。在外语教学中,除了使用中职统一的英语教材外,还增用了《新世纪英语》,并专门编写相应的实训大纲,强调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实践技能,为每一个专业(含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外语口语课,聘请外籍专家任教,使毕业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该校在历年“三校生”高考中,学校的升学率、名牌高校录取率等各项指标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上海旅游会展本科教育高地建设单位和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也是 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该校长期开展从专科到博士的多层次学历教育以及各类在职人员培训,是我国办学历史最长、种类层次最多、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覆盖面最广的旅游高等院校。其酒店管理专业是学校的强势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共348个课时,21学分,开设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和英语听说课,每周各2个课时。英语听说课程通过不同话题和不同场景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涉外宾馆的工作中应付自如。英语写作课程以英语应用文写作为重点,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晋升打下基础。学校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有高标准的3D模拟导游实训室和饭店综合实训楼等供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在校期间,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为60%)、导游证等。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会展分院由沪上宾馆旅游行业的知名专家、教授领衔,开设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两大专业。各专业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饭店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熟悉旅游法规、懂得旅游心理和社交文化,并具有外语交际能力,以成为现代酒店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该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由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和饭店情景英语三方面组成。大学英语占16学分,共256个学时;英语口语课是专业基础课的必修课之一,占8学分,128个学时,以日常生活为场景,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饭店情景英语是专业必修课之一,该课程配合饭店情景英语考证,使学生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水平的同时,获取行业证书。学校还鼓励语言类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进修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

最近,上海理工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立体菜单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增加了14门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改革后,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发展成为集“综合英语课程+拓展类大学英语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虽然4个学期的总课时数大大缩减,但这一改革为学生选修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课程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结合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 对酒店行业使用英语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调研期间,就酒店英语的使用情况,走访了多所不同星级的酒店,并同酒店负责人进行交流,收集到了许多有关酒店使用英语的一手资料。在对龙之梦丽晶大酒店、半岛酒店、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以及上海衡山度假村调研时,发现问题如下。

1.不同星级酒店人员的学历层次差别大

从酒店员工学历层次看,五星级酒店中 18%的员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7%的员工具有大专学历(大部分为来自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5%为大专以下学历(多为中专毕业生)。三星级酒店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11.67%,40%的员工具有大专学历,48.3%具有大专以下学历(以中职、中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组成)。四星级与五星级差别不大。

2.酒店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有层次差别

调研时发现,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有用英语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熟练应用酒店英语公文的写作能力,前台服务员和话务员需要有熟练应用英语处理酒店日常事务的能力,一般服务员只需掌握日常英语口语和本岗位的工作情景英语即可。三星级涉外酒店对英语的要求不高,但个别岗位需要至少达到四级英语水平。

酒店管理层提出,中职英语应该加强情景英语教育,高职英语应重视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的英语应用文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学校英语课要增加“英语俚语”的授课内容,而这恰恰反映了追求“语言规范”的学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衔接。

(四) 教学要求对比

表1为上海市初中、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4-5]、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3]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6]教学内容主要项目对比。

三、改革设想和建议

(一)“一条龙”管理模式提出的历史渊源

关于英语教学问题,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就提出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要实行‘一条龙管理’”的指示。实质上,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是构建“一条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2003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吴启迪教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对大、中、小学的整体外语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外语学习缺乏渐进性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使整个外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另一方面也由于教学内容重复、交叉,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遂后,吴启迪又指出:“应试教学倾向依然存在,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到了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吴部长通过寥寥数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的弊端以及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001年5月24日,笔者应邀参加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上海市重点学科评审会,评审了该校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申报上海市重点学科基金规划报告书。在其3个研究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是“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明显滞后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种类的实际要求,教学体制和师资的不足导致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情况。”另据悉,清华大学早在2000年9月就提出“一条龙”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中职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是构建“一条龙”体系的关键一环,该段的各种衔接问题若能完美地“无缝对接”解决,各有关英语课程若能分别对应、精简得当地衔接和设置,不言而喻,我国有关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 实行“一条龙”管理模式的现实基础

1.隶属关系的转变

最近,教育部高职与高专教育处的隶属关系由高教司转移到职成司,它为高职高专教育“一条龙”管理模式奠定了管理基础。

中职和高职虽同属职业教育,但教育主管部门却各不相同:“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

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它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研究也由该司直接领导。而高职高专教育则属于高等教育,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管理,由2005年12月成立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这种管理的结果,是造成中、高职英语教育在考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时,往往只考虑到各自教育对象的特点,结果造成了专业重设,课程重开,中、高职专业相关度低等问题。难怪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谈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曾指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1]

表1 上海市初中、高中、中职及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比较Tab.1 Com parison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teaching between the junior high,senior high,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nghai

据悉,这一问题有望在近期得到解决。2011年2月11日,教育部人事司印发《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处室调整的通知》(教人司[2011]30号),决定将高等教育司的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处的职能、编制和人员一并划转到职成教司。归一个部门管理,职业教育一盘棋考虑,这意味着教育部已认识到并开始着手解决中、高职教育的不衔接问题,它势必也会引起中、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此时重提对中、高职英语教育实行“一条龙”管理模式,可谓恰逢其时。

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实施

上海实施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一条龙”管理模式的实践。《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2010年9月,上海在上海交通学校等7所中高职院校中首次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首批招生490余名,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表示,此次试点的4个专业有其鲜明特点,一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高,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都为高职学历的人;二是需要反复训练;三是都为社会需求稳定的长线专业。“让那些很小就有职业倾向,很喜欢技能型工作的学生可以较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他还说,以掌握某一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而中职和高职的贯通则是建立体系的第一个步骤。未来,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研究生都将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学历通道畅通了,可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据悉,上海将继续增加试点学校和专业,扩大招收人数规模。这也肯定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7]。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渠道畅通了,对英语课程实行“一条龙”管理模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 实行英语课“一条龙”管理模式的建议

在对学校和企业所作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通过对比上海市初中、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分别简称《初中基本要求》和《高中基本要求》)、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简称《中职大纲》)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项目,拟从英语课时、词汇、语法、翻译、功能等方面,以“一条龙”管理模式的观点,探讨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

1.课时

根据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基本要求》,英语教学时数为180~220个学时。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连150个学时都不到,某些师资条件较差或办学经费较紧的民办院校则只有120个学时左右。不言而喻,从教学时数总量来看,有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其公共英语教学时数并未达标。

如从英语教学“一条龙”的视角看,一般中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前,其入学途径有二:一条是“初中—中职—高职”;一条是“初中—高中—高职”。如表1所示,初、高中3年的英语学习总时数分别为540,还不包括在外面读的各类辅导班。中职教学时数满打满算都不及高中的一半。部分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毕业后才分流至中职校,而中职阶段的英语学习,无论从学时数、词汇和语法部分的内容看,都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有较大差距。因而,经第一条途径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与经第二条途径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中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特别是课时数)和教材编写必须要与高中的英语课程尽快靠拢和接轨,否则,“三校生”就不能与“高中生”肩并肩地进入高职院校,在同一个课堂内一起学习英语。

2.词汇

从词汇量的角度看,有关初中、高中、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衔接问题似乎更为严重。对比表1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职毕业生的词汇量略高于初中生,但远远低于高中生。而对于高职生而言,其词汇量也低于高中生。这种反常现象造成了高中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后,感到教材的难度不如高中教材,3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不但收获不多,反而有水平下降之感。而对“三校生”来说,则会感到教材难度大,英语学习困难,在词汇学习和语法方面跟不上,自暴自弃之心油然而生。为此,在编写初中、高中、中职和高职英语教材以及设置英语教学时数时,必须要考虑到各阶段教程的衔接问题,心中始终要有一个“全局观点”和“一条龙”的教学理念。

3.语法

从教学法的视角看,认知派的“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详尽地讲授英语语法规则,以使学生掌握规范的书面英语。20世纪初,经验派的“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符号法”相继问世;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功能学派的“交际法”,它以功能意念为纲,在交际中达到综合运用语言为目的,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随着各种教学法的相继涌现和更迭,“语法翻译法”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这并不说明,英语语法在教学中已丧失其应有的地位,与此相反,它依然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合部分。问题是,在中学、中职校和高职院校有限的英语教学时数中,应该如何将语法内容尽量精简化和最优化,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去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英语,同时又可以让他们不至于觉得自己的语法差而放弃对英语的继续学习。

综观和对比现有的初中、高中、中职和高职的语法内容,发现其具体内容和难易程度均有显著的差异。从中职的语法项目看,其深度和广度与初中雷同,只不过在基础模块中的“较高要求”和拓展模块中增加了某些语法项目而已。而高中阶段的语法要求则比初中和中职高了许多,其高度甚至与高职英语相差无几。为此,要设法弥补、拉平初中和中职,高中和高职之间的差距,使之相互能循序渐进地衔接。“一条龙”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每个环节要真正达标,以确保能与下一个环节自然衔接,这样就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精力的浪费。

4.翻译

在目前的《初中基本要求》和《中职大纲》中,对翻译一项并无要求。虽然《高中基本要求》亦未提出对“译”的具体要求,但在“写”的基本技能中要求“高中生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直译或意译,译出正确通顺的句子”。尽管这是针对写作方面的要求,但实际上,高中生已从中受到“汉译英”技能的初步训练。高职英语教学重视翻译技能的训练,在《基本要求》中专门对学生提出了“英译汉”A、B两级具体要求(参见表1)。从翻译的基础知识角度看,初中生和中职生为零,高中生略好。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暴露出来,翻译差又会导致写作中病句连篇。故建议,在初中和中职学习阶段,应对“译”有所要求和训练,以免在高职学习时难以衔接。

近十几年来,翻译这门学科在我国已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已成为科技和中西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目前尚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所有学生来说,熟悉和掌握必要的翻译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打好基础,无疑是必须完成的功课。为此建议,无论是中职生、高中生、高职生乃至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应该对“写作”和“翻译”加以应有的重视。

5.功能

这里所谈的功能是指英语的语言功能。它指用语言做事,完成既定的交际行为或任务。从表1中的“交际功能项目”可以看出,初中规定的语言功能为28个,高中为50个,中职则列出了16项交际能力和10个不同场景的话题。《中职大纲》所列项目与初中要求大致相同,而与高中相比,内容则少了许多,显得差距甚大。高职高专《基本要求》没有列出语言功能项目,只是给了一个“交际范围表”,表中的项目分为“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两大项,分别对“听说”、“读译”和“写”三方面做了规定。高职英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可见一斑。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H.G.Widdowson的语言交际观,可以把语言功能分为六大类:1) 传达和了解实际情况;2) 表达或了解理智性的态度;3) 表达或了解道义方面的态度;4) 表达或了解情感方面的态度;5) 请人做事(包括请求、建议、指令、警告等);6) 社交活动(包括业务交际、涉外活动等)。我们认为,与中学的基本要求和《中职大纲》相比,高职《基本要求》对“功能项目”的要求和定位是比较适宜的,中职应该做相应调整。

四、关于教学法的问题与思考

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而言,教学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左右其成败。为此,对此问题重点进行探讨并谈谈我们的见解。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基本要求》中,把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为“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在此阶段,既要夯实语言基础,又要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也要有所转变。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听、说、读、写、译要有全面要求,但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及他们的未来职业定位的需求去决定5项技能教学的偏重和取舍。

在本文第3节的“语法”部分中,已简略地介绍了近百年来各种英语教学法的相继出现和变迁情况,在权衡了各种学派及教学法的特色后,我们认为,以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的“功能(交际)教学法”(functional approach)最适合我们目前的国情。“功能法”又称为“交际法”或“意念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英国,其代表人物有该派创始人D.A.Wilkins、编写《新概念英语》的L.G.Alexander和著名的语言学家H.G.Widdowson等。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社会语言学,其中以M.A.K.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H.G.Widdowson的语言交际观和Hymes交际能力理论最为知名。

“功能(交际)教学法”至少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1) 功能学派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它为社会各阶层的所有人士服务。由于人们对学习外语的需求和目的有所不同,所以功能学派在进行教学时是根据学员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求而选用相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换言之,学员将来从事何种行业,他们就在教学中教授与之相关的内容,从而收到较快和较好的效果。

(2) 功能教学派以功能和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而通用的有关语言材料编写成书,而并不是凭空为某一主题而凑合编写一些语句、会话和篇章。其教材不是以语法为纲编写,而是以各种功能和意念为基础而展开的。笔者在近几年编写和已出版的《会展英语》、《会展英语荟萃》、《外经贸英语》、《商务法语》、《商务德语》、《商务日语口语教程》、《汽车英语》等书籍以及《科技英语常用词语用法词典》都是以功能学派的理念为基础而编写的。它们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特殊用途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教学,使之在最短的时期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崭露头角。ESP和功能教学法关系甚密,H.G.Widdowson曾主张,在进行ESP教学时,最好是使用功能教学法。ESP教学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极强。其学员大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交际需求,所用教材的内容和语言材料是各类专业人员所必需的,对不同专业人士的教学方法则根据其不同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也各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ESP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原先它是专为科研人员和商贸工作者的某些特殊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材[8],与GE(通用英语)相比,ESP具有三大特点:1) ESP的课程设置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不同专业学员的特殊需要。2) 从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的角度看,ESP在教材和教学法方面(包括词汇、语法、句型、语义和语篇分析)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它能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员的具体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到最大的学习成效[7]。3) ESP的“特定”语言内容、专业词汇、句型和表达形式以及培训方式能使各行各业的学员尽快地达到不同的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为此,ESP的理念和教材与功能教学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我国中职和高职的英语教学最为适宜。实际上,有关ESP的学习要求也应该同样设置于高等院校本科、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大纲中。

五、结 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学好英语,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高职学生的一把利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强衰。虽然我国高职高专起步较晚,一切还在探索中,但关于高职高专英语的改革在近几年却如火如荼。中、高职教学出现的不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提出了英语“一条龙”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目前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最优方案,ESP教学途径和功能教学法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部人事司决定将高等教育司的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处的职能、编制和人员一并划转到职成教司以及上海实施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无疑进一步印证了我们提出的观点。此时提出中、高职英语教育实行“一条龙”管理模式可谓恰逢其时。

然而,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的管理模式是一个牵涉面广,结构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性的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要建立一个声望高、有职有权的“最高司令部”,其职责为:1) 梳理和执行全国小学、中学、高职高专乃至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教学阶段的英语改革事务和方案(包括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评估与评价)。2) 选拔和召集大、中、小学的资深教师和教授,组成若干教学阶段的“分区司令部”,让他们集中在一起,研讨我国外语当今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制定对策和解决方案,然后下达命令,要各个分区按照最高司令部的统一步骤,同时投入各自管辖的教学阶段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使每个学习英语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到大,稳稳地乘坐在“高铁”上,以飞快的速度(当然,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安全),通过中学和大学的外语学习阶段,顺畅地到达不同的目的地,避免沿途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交叉、甚至倒退的现象。在消除外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的同时,让每个学生深切地感到,尽管在其一生中,耗费了多年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为了把外语学好,支出这么一大笔费用,还是“花得上算”和“物有所值”的。也许,这种空前巨大的外语改革规模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成果。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改委编.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上海市初级中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改委编.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上海市高级中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杨红玉,邬思蓓.优秀初中生五年可获高职毕业证——本市中招首次试点中高职贯通.新闻晚报,2010-05-27 (B01).

[8]卢思源.ESP/EST纵横谈[M]//庄智象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97-510.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教学中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